【摘 要】
:
The Raman spectra from leukemic cell line (HL60) and normal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are obtained by confocal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using near-infrared laser (785 nm) excitation. The scanning range is from 500 to 2000 cm^{-1}. T
【机 构】
:
KeyLaboratoryofOpto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forMedicine,MinistryofEducationofChina,FujianProvin
【出 处】
:
ChineseOpticsLetter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Raman spectra from leukemic cell line (HL60) and normal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are obtained by confocal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using near-infrared laser (785 nm) excitation. The scanning range is from 500 to 2000 cm^{-1}. The two average Raman spectra of normal PBMCs and carcinoma cells have clear differences because their structure and amount of nucleic acid, protein, and other major molecules are changed. The spectra are also compared and analyz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o demonstrate the two distinct clusters of normal and transformed cells. The sensitivity of this technique for identifying transformed cells is 100%.
其他文献
提出荧光成像技术用于无损探测熔石英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利用该方法获得不同加工工艺下熔石英光学元件的亚表面缺陷。结合熔石英光学元件损伤性能研究,分析了熔石英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与其损伤性能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熔石英光学元件损伤阈值与荧光缺陷密度呈反比关系,即亚表面荧光缺陷较少的样品损伤性能较好。这说明利用该技术方法可以有效评价熔石英光学元件的损伤性能。该研究结果对光学元件加工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干涉测量平面的抗振,提出了一种同步移相干涉测量方案并搭建了实验装置。整个测量系统在菲佐移相干涉仪的基础上,利用四分之一波片作为参考镜,获得一对正交偏振光,经过棋盘相位光栅分光,利用光阑选取对于理想光栅衍射效率一致的(±1,±1)级衍射光作为测量分光路,使之先后通过相位延迟阵列和偏振片获得4幅移相量依次为π/2的干涉图。按照传统的4步移相算法,对被测波面进行了复原。分析了光强畸变和移相误差对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与泰曼型同步移相干涉测量相比,该方案可以简化系统结构,减小系统误差,并且更易装校,更适合用
采用自适应双光梳光谱检测方法对乙炔(C2H2)气体在ν1 ν3吸收带部分的P支谱线进行测量,并通过与HITRAN相应数据库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从采样定理出发,分析了自适应主动补偿技术的工作机理,并讨论了其高阶信号和带宽的特性。使用非线性光纤对光梳进行200 nm范围的超连续谱展宽,拓展了其宽谱特性。时域信号单次采样时长为600 μs,光谱分辨率达1.09 GHz,光谱更新频率为180 Hz。自适应补偿技术有效
为了提高频域OCT成像系统的性能,提出一种复谱频域OCT成像方法。给出了系统结构及核心模块设计,从理论上论证了系统的设计原理。提出一种复振幅干涉光谱重构算法,并对该重构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该复谱频域OCT成像方法的实施步骤。利用复谱频域OCT的成像方法,进行了仿真试验。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复谱频域OCT成像方法,无须使用参考相位移动或调制装置,所生成的被测样品OCT层析图,清除
相对于传统的780 nm饱和吸收光谱稳频技术,调制转移光谱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采用调制转移光谱技术将1560 nm分布式反馈激光器经全光纤放大和PPLN晶体高效倍频至780 nm后锁定在Rb 87原子D2线超精细谱线5 2S1/2(Fg=1)→5 2P3/2(Fe=0,1)交叉共振峰上,20 h激
使激活元件或共振腔的一个反射激发起20~200千赫频段内的纵向超声振动,钕玻璃激光器的辐射得到调制。在尖峰的平均强度同时增大1~2倍时,强度调制的频率是激发超声振动频率的两倍。脉冲内的总辐射能量仍然不变。研究了较宽的泵浦范围内调制规律与超声的振幅及频率的依赖关系,并表明这种规律与激光器的激活介质的种类无关。还研究了固体激光器辐射的超声调制机理。
凹陷包层波导是一种新型波导,其折射率未变化的波导芯被数量众多的折射率变低的轨迹包围,具有截面形状和大小可以灵活调控的优点。凹陷包层波导芯区保留了材料原本的性质,可以传播横电和横磁两种偏振模式,在集成光子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利用飞秒激光三维微纳加工技术,可以在多种玻璃和晶体材料中制备凹陷包层波导。除了通过平移和螺旋扫描进行制备,还可以利用焦场整形技术实现快速制备。综述了凹陷包层波导的飞秒激光加工进展及其在波导激光器、频率转换、温度传感、波导光栅滤波器和集成光子学器件等方面的应用。
本文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光谱范围在400~700nm的激光分光计.用此分光计测量了氪波长432nm,436nm和557nm的光学跃迁无多普勒效应的同位素位移,并用金(King)图检验实验数据.结果是十分满意的.从所测量的同位素位移值,推算出稳定氪的平均平方核电荷半径变化δ〈γ~2〉.
文中研究了双光子共振条件下,于泵浦脉冲之后在介质中传播的起动场和振荡场超短波脉冲的演变。表明了尽管脉冲在空间和时间上没有覆盖,但也能发生振荡波的相位锁相。获得了用来研究这一过程的面积定理。发现了在远距离处第二个脉冲中起动场次脉冲和面积趋于零或的比例项脉冲应该分开,关于次脉冲的形成和它的极限面积值的结论也是在双光子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得出的。本文还估计了铯蒸气和钠蒸气的发射脉冲的阈值强度,求出了最大的变换效率与泵浦能量、介质参数和相互作用场的频率的依赖关系,表明了在现时激光器可能给出的泵浦和起动场的强度条件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