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视域下赵树理小说的民俗文化表现

来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ip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浓郁的民俗文化风味是赵树理小说写作极为重要和显著的美学标志。作为一个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现代作家,赵树理在其写作中对于民俗文化内容的处置自然顺延或者说承袭了自鲁迅而来的五四乡土文学的启蒙要求。通过对于民俗文化存在的先在性和给定性、日常化和细节化,主体接受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历史承袭性等特征的揭示,他的小说写作形象地描绘了民俗文化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民众精神心理的控制和束缚并其为封建落后势力和政治敌对势力所利用的情状,从而从一个特殊的面向上,不仅说明了现代启蒙思想在20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存在的历史必要性,而且
其他文献
梁实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批评家,在其文艺批评话语中,古典主义的理念贯穿始终。其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东方古典主义”即儒家传统伦理观念为其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底色
讨论了异方差半参数回归模型,建立了模型中参数β和非参数g(.)的小波估计,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β和g(.)的小波估计的渐近正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