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粉彩花鸟瓷画创作

来源 :景德镇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彩是釉上彩的一个独特种类,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白胎瓷上进行绘画,经过绘制后的白胎再进行烧制后而形成的一种艺术。粉彩瓷一般先在高温烧成的白胎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的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少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这种表现形式的釉上彩就是“粉彩”。
  一、粉彩工艺的形成
  清代的康熙年间,五彩艺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在当时五彩技法已经告别了明代的“单线平涂”开始使用较多旳色调来体现色彩的浓淡变化,构图也慢慢地开始讲究虚实的变化,画面也开始趋于均衡。在当时富有创造力的景德镇陶瓷工匠们开始借鉴皇宫中盛行的珐琅彩,经过无数的实践后,形成了现在的以玻璃白打底,然后在玻璃白上进行洗染,技法不同于五彩的独特釉上彩绘方式。粉彩由此而诞生,其装饰效果粉润、淡雅,又不失五彩的刚烈和浓艳。
  当时不仅只有进贡到皇宫的官窑精心制作粉彩瓷,在民间也有大量的民窑制作粉彩瓷具,民窑制作旳粉彩瓷完全不输给官窑制作的粉彩瓷。两者也是各有千秋,在粉彩发展的前期其特点突出了瓷质的莹洁、工艺精细、器型隽秀、品种繁多、色彩秀丽。
  二、粉彩花鸟的艺术特色
  大自然中的花鸟不仅和人类的物质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以其优美的品性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自远古时代起,当人类尝试用艺术表现自身力量的同时,也在艺术中开始描绘那些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花鸟。这些艺术化的花鸟,不但较之自然界的花鸟更具典型性,而且寄寓了人们主观的精神情感。我国传统绘画中的花鸟也经历了一个源生于工艺美术,又独立于工艺美术的漫长发展过程。由于其历史悠久,涉猎的题材面广阔,表现形式和手法日趋丰富,风格极为独特,再加上历代画家在创作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系列理论,使得花鸟画和山水画、人物画鼎足而立,在中华民族绘画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也在陶瓷文化史中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粉彩花鸟画意在工整细致,从艺术角度描绘出时花候鸟的具象。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就有“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工笔的画法要求即属于后者。五代时期的画家继承了这一绘画传统并有了重大的发展。黄筌的“勾勒彩晕法”和徐熙的“叠色渍染法”,丰富和发展了粉彩花鸟画的表现意韵。
  三、粉彩花鸟画的创作
  粉彩花鸟画的内容题材比较广泛,作品形态富有高贵和超现实的美感,还有深刻的美学内涵、优雅的意趣和欣赏价值,以及成熟的人文积淀。粉彩花鸟画时常把画家的审美意识与自然物象融为一体。也就是寄情于景,是自然环境与作者精神的结合,是“天人合一”美的化身。这同时也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是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的自我表达。不论何种意境的营造需经历一个以情观景、触景生情、寄情于景,最后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奇妙境界的过程。
  构思是作者孕育作品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它是决定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其主要任务是将生活素材在头脑里加工成全新的完整的艺术形象,包括立意、选材、确定表现形式等,其核心内容是立意为象,即确定作品表现的主题,而主题内容各式各样, 有的简古、有的奇幻、有的秀美、有的苍老、有的淋漓、有的雄厚。粉彩花鸟画的绘画是靠经验的积累才能自由的创作,尤其强调师传的技术经验,另外,在材料加工和绘制过程中,控制绘制料性的经验,加上填色的技术,这些基本靠经验的传授。陶瓷艺术创作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把某些局限变成无限创作,使艺术和工艺技能相结合探索出若干的文化精神价值,表现出粉彩艺术的精美,赏玩的特点,充分挖倔粉彩艺术的丰富审美内涵,达到伴随生活审美持续性的要求。如程意亭的粉彩工笔花鸟画师法名家恽南田,其作品融国画技法与粉彩工艺为一体,尤其是恽南田浅描在造型中的骨架作用的真谛,被他深切体会,并巧妙地运用于瓷画笔触之下。他的代表作有《翠鸟荷花》瓷板画,下角岩石突兀上的两只翠鸟,一俯视水中游鱼,一仰视荷花,显得画面丰满,花卉笔法老成,鸟的姿态矫健,宛若弹拨墨线铸成的琴弦,奏出荷花的形、枝、干、叶的韵态。尤其是效法恽派在花瓣边缘变换各种不同的曲线勾勒, 以示花瓣的翻卷正侧层次方向,伏仰起俯的区别和不同,却是妙手偶得。而刘雨岑在学习探索和继承中国工笔花鸟画传统技法的同时,刻意在粉彩技艺上有所创新,他的代表作《雄鸡图》颇具陈之佛的笔势墨意。
  四、粉彩花鸟画的章法布局
  章法是中国画画面物象和笔墨的排列方式,有着一套成熟的规范要求,如空白分布、虚实安排、聚散排列等。古人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实中有虚”才能灵而不板,“虚中有实”才能余味无穷。由于空白对比,虚实相称,使物象鲜明突出,强化了内容的表现力。如徐熙的《雪竹图》中,竹枝上积满的白雪并非是白色画上去了,而是在绢底将不着雪的地方用墨烘染留白而成。正所谓“借地为雪”。才令画面显得那样的清和轻。同时,空白本身又蕴蓄着无尽画意,是形象的一种延续,是意境的扩展,可以用想象来补充画面的意境和气势,让人们在这种审美想象中获得美的愉悦。
  当代粉彩花鸟画家在深谙传统工笔花鸟画技法、技巧的同时,又以开放的视野,吸取了平面构成的现代手法,突破传统的造型观念,增强现代的平面构成规律,将物象在画面中作平面化分布,甚至平均排列,更多地在画面空白与构成中有所突破。现在许多作品整幅画构图饱满,几乎不留一点空白,弱化了画面的空间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压迫感。也许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而言,可视、可感的艺术形象替代模糊、不确定的空白,更能适应他们的审美需求。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审美情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陶瓷艺术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继承传统粉彩工艺的基础上,在工艺、题材、技法乃至材质上寻求突破与创新,把现代粉彩装饰技艺与当今时代审美情趣有机地结合,才能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现代气息。
其他文献
现代陶瓷壁画,是陶瓷艺术和文化、生活观念的载体.陶艺家继承优秀传统陶瓷技艺,结合现代审美情趣,以恢宏的气势,创造出高雅的壁画艺术.
图案,在<辞海>里的解释是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图案从历史背景分,传统(古代)图案和现代图案,图案从文化背景分,中国图案和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因其可继发致命性肺栓塞和远期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已被公认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病率较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腰椎间盘突
景德镇与世界的纽带探底鄱阳湖:远去的水上瓷器之路  自江西都昌县多宝乡西行,便进了一片土黄的沙岭间。每每觉得前行无路时,拐过一个弯,又会看见山道蜿蜒向山壁阻挡的极远处。如此兜兜转转三小时,才能到达鄱阳湖畔的“老爷庙”,一片只有两户人家和一个沙厂、一座千年古庙的湖畔荒地。  两年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国内“物探”专家,在这鄱阳湖东岸楔入湖心的最深处,进行了为期数月的水下考古勘测,打捞出了大量明
中国绘画创作与儒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影响分不开,其中佛教“神文化”影响颇深。“禅文化”是印度佛教智慧的升华和中国文化精髓的交融而形成的结晶.是禅、禅学和禅宗的统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玉米种植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因素和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