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无保护性行为相关因素的定性研究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e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北京市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

于2018年5—7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2家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招募年满18周岁、曾发生过男男性行为(肛交或口交)的全日制在读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共35名。通过深入访谈的形式,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收集其同性交友方式、同性性伴特征、对使用安全套的态度、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发生情况及原因、rush poppers及酒精使用情况;采用Nvivo 11.0软件对文本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

结果

35名学生MSM年龄的中位数(P25P75)为22(21,24)岁。访谈结果显示,造成学生MSM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个人因素包括:安全套使用知识掌握不全面、非插入性性行为及口交风险意识低、使用rush poppers和酒精等物质;而性伴方面,在面对固定性伴、校外社会性伴及年长性伴、性角色为"1"的性伴时,学生MSM更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面对性伴拒绝使用安全套时,安全套自我决策效能低是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结论

学生MSM的安全套使用相关知识水平和性行为风险意识较差,且面对固定性伴、校外社会性伴及年长性伴、性角色为"1"的性伴时,拒绝无保护性行为的能力较低,均为导致其发生危险性行为的相关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感染HIV风险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17年10月,以某男性同性恋手机社交软件的注册用户为调查对象,纳入年龄≥18周岁、居住于北京市、过去6个月发生过男男性行为、自报HIV感染阴性或不清楚者,共18 161名。采用自行设计的网络调查问卷收集其基本特征、HIV检测、该社交软件使用频率及性行为等情况,同时利用"MSM 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对调查对象近6个月HIV
期刊
期刊
目的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对HIV检测的认知和态度,探索不愿意进行检测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通过MSM社交软件Blued内嵌的"观点"功能收集用户对HIV检测态度和看法的定性数据。运用扎根理论对用户的评论内容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计28 269人参与了活动,其中1 977人发表了文字评论。通过对文字评论分析,发现4个与不进行HIV检测相关的核
性传播是目前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它在艾滋病疫情流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一直在演变,性传播中各种传播方式和我国所采取的防控策略也不断变化。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我国经性传播艾滋病不同时期、不同性传播形式的流行特征进行了总结,并从开展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扩大检测、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暴露前预防用药、暴露后预防用药、社会组织参与和性病防治7个方面对防控策略进行了阐述。只有根据艾滋病疫情演变采取创新
目的研究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依托2015年子宫颈癌筛查国家行业专项,抽取出9家省市级医院和14家区县级医院的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最终纳入了14个省/直辖市的23所医院的3 246例病例。采用查询病案系统结合电话访问的方式,序贯收集各医院2015年间研究对象不同治疗方式、病理期别的直接经济负担,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3 2
目的了解2009—2017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静脉注射吸毒人群(IDU)和暗娼HIV新发感染情况。方法以"德宏州HIV指纹数据库系统"为数据库,纳入2009—2017年德宏州5个县市戒毒所监测点每年新入的IDU,以及暗娼工作场所监测点的暗娼为研究对象,分别为10 480和18 126名,收集其吸毒相关行为、提供性服务相关行为、社会学和人口学信息等。排除IDU和暗娼HIV抗体阳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