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一张蓝图导向的城乡蓝绿空间营建策略——以安徽省界首市为例

来源 :规划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将如何营建蓝绿空间提上了工作议程。文章以安徽省界首市为例,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最新要求及开展全域蓝绿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尝试从全域一张蓝图的视角,围绕指标体系构建传导、科学模拟生态廊道、蓝绿空间自身体系营建、蓝绿空间统筹营建、多要素统筹一张蓝图等方面探索具有实用性的城乡蓝绿空间营建路径,实现城乡生态安全和系统完整、提升城乡功能和魅力特色、保障城乡绿色高质量融合发展,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探索与蓝绿空间相关的研究工作、梳理
其他文献
进入"十四五"规划时期,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都市圈将成为未来城镇化主体形态之一。文章通过梳理和总结都市圈的概念内涵及其结构和范围界定的理论与方法,以我国32个主要都市圈为对象,对我国都市圈进行全景式扫描,通过人口、土地和产出3个主要指标之间的比较与关联,探索我国都市圈发展的潜在规律,发现我国都市圈存在3条重要的发展曲线,分别为"倒U型"都市圈阶段曲线、"螺旋阶梯型"都市圈成长路径曲线和"对数线
详细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中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规划管控的重要载体。进入国土空间规划时代,传统详细规划面临变革。文章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对详细规划的新要求,从理念体系、思维体系、方法体系和工具体系4个维度提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技术逻辑重塑的设想,并从管理保障、标准更新、品质打造和平台建设4个方面探讨技术创新的实践要点,希望能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探索县级国土空间"双评价"的技术体系,对于优化县域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基础数据获取、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3个方面分析县级国土空间"双评价"的技术难点,提出通过获取高精度的多源数据、采用适宜的评价方法与构建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等手段,在衔接省级、市级国土空间"双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开展县级国土空间"双评价"工作,为细分县级尺度主体功能区及划定"三区三线"提供技
城区绿线规划的质量关乎城市绿地规模和布局能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城区绿线规划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将绿线"规划目标"转换为"规划指标",再将"规划指标"转化为"绿线"和后续绿线的维护管理。原城乡规划体系在转化过程和后续维护管理中存在指标体系不完善、规划路径不通畅、划定机制不完整和管控措施不合理等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规定绿线依托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划定,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中的"绿线划定"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