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水稻嘉优中科13-1氮肥减量增效试验

来源 :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a_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达到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之目的,在永康市开展水稻氮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各处理水稻经济性状指标较常规施肥处理均有所提升,缓释肥有益于水稻生长发育;缓释肥等氮、缓释肥减氮10%和缓释肥减氮20%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5.9%、4.5%和1.1%,具有减量增效的作用.因此,试验地改施缓释肥后可降低氮素投入20%.
其他文献
花生荚果的力学特性是花生机械化收获的重要参考因素,而果柄强度和破壳力是花生力学特性的主要指标.本研究以173份花生品种(系)为材料,测定其鲜荚果的果柄强度、荚果破壳力、结实范围、产量和品质等指标,以筛选适应机械化收获的优异品系.结果表明:173个花生品种(系)的果柄强度变异广泛(4.35~11.68N),平均秧-柄脱落力(8.34N)大于果-柄脱落力(7.03N),13个品系在果-柄脱落力和秧-柄脱落力之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荚果侧压破壳力>正压>立压,3个方向的荚果破壳力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大花
为探究桐庐县稻油轮作或稻麦轮作水稻肥料利用率,于桐庐县百江镇冷水畈和西村畈共设置2个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冷水畈稻油轮作下全肥区的667 m2籽粒干产量为620 kg,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7.3%、18.2%、37.5%;西村畈稻麦轮作下全肥区的667 m2籽粒干产量为496 kg,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0.5%、16.5%、39.6%.
通过进行复合肥或尿素配施脲酶抑制剂、缓释肥和稳定性肥料对结球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秋甘蓝绿冠为材料,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替代复合肥或尿素配施脲酶抑制剂的效果最佳,667 m2产量分别为3726和3884 kg,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并且甘蓝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因此,脲酶抑制剂在结球甘蓝氮肥管理中具有延长肥效的作用.
为优化马铃薯施肥管理,减少肥料投入量,在永康市进行马铃薯兴佳2号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减氮20%处理、常规施肥减氮20%+脲酶抑制剂处理与常规施肥对照产量差异不明显;常规施肥减氮20%+生物有机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对照增产4.8%;各处理大中薯占比相对常规施肥对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常规施肥氮素减量20%的基础上,通过改施缓释肥、增施生物有机肥或添加脲酶抑制剂,不会对马铃薯产量造成大幅减产,而且马铃薯大中薯占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马铃薯商品性,具有减量增效的效果.
宿主适应性免疫系统通过产生种类多样的抗体保护其免受病原侵害,而传统的低通量测序方法无法完成对宿主抗体库的测序。本研究通过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从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扩增获得猪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重链文库,经二代测序建立并分析健康猪抗体库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3周龄仔猪在正常情况下对抗体库IGHV、IGHD、IGHJ基因使用具有偏好性,其中I
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外标法)测定反刍动物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并对顶空进样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平衡温度(85℃)和平衡时间(30 min)的顶空进样条件下,各挥发性脂肪酸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均不小于0.9997,检出限为0.036~0.329 mmol/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3.540%~108.130%。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3%,3 d内稳定性良好。该方法操作简单、定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反刍动物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快速检测。
为探究脲酶抑制剂延长尿素肥效时长的效果,在桐庐县的瑶琳镇茶树上开展脲酶抑制剂延长尿素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减氮20%情况下喷施脲酶抑制剂的处理667 m2茶叶鲜产量为29.0 kg,比常规施肥高20.1%.说明脲酶抑制剂可通过减少氨挥发来提高氮肥肥效时长.
为探索核连蛋白2(nucleobindin-2,NUCB2)对中国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生长发育的调节规律,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其cDNA全长,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主要功能蛋白Nesfatin-1神经肽在3龄和6龄胭脂鱼间脑和肝胰脏中的表达分布。结果
为优化小麦施肥管理,减少氮素投入,在永康市开展小麦氮肥减量增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照处理的小麦各农艺性状指标表现较差,实际产量较常规处理降低30.7%;施用缓释肥各处理小麦农艺性状指标相对常规施肥处理均有所提升.其中,缓释肥等氮一次基施、缓释肥减氮20%一次基施和缓释肥减氮20%一基一追处理相对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11.0%、4.2%和6.4%.因此,施用缓释肥能有效减少小麦施肥次数和减少施肥量,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减量增效的作用.
为验证施用叶面硅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小麦品种扬麦23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梯度叶面硅肥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对小麦叶面喷施硅肥有助于提高抗倒伏能力,从而提高机械采收情况下的产量.叶面喷施2倍剂量硅肥的处理的综合指标较好,产量为4.187 t·hm-2,比常规施肥高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