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β诱导NF-κB通路对肠三叶因子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及意义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ITF)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的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观察ITF对NEC新生大鼠中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及胞内分布规律,探讨其在NE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50只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给予ITF组、NEC模型组、NEC给予生理盐水组、NEC给子ITF组),每组10只,并于NEC模型后,母鼠身边喂养3 d.第四天处死并取回盲部组织1~2 cm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及免疫组化表现NF-κB的表达,其他肠组织制备组织匀浆,取上清液检测IL-1β含量.结果 NEC新生大鼠模型中损伤肠组织IL-1β含量明显增多,NF-κB表达增强.ITF治疗组能明显的抑制NEC新生大鼠肠组织IL-1β的产生和NF-κB(P65)的表达.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NEC发病过程,并起着信号转导作用;ITF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小肠结肠组织炎症反应,起到保护肠黏膜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前后路Ⅰ期手术治疗重度僵硬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应用前后路Ⅰ期手术治疗21例重度僵硬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8~16岁,平均13.8岁.结果 7例行I期胸腔镜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手术,末次随访主侧弯冠状面Cobb角平均矫正率为70.3%;14例行Ⅰ期传统开放前路松解、截骨、骨骺
目的 明确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以进一步研究CPT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 取20例CPT患儿的20个骨膜及假关节处骨质标本作为实验组,以20例正常骨膜、骨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二组标本中NPY、VIP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NPY主要位于骨膜及骨组织中的血管壁内及周围,在CPT的骨膜中呈强阳性表达,在CPT骨折端骨组织及对
Wnt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分泌型蛋白生长因子,以旁分泌的形式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激活靶细胞内不同的信号级联放大系统,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其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极性化和凋亡均起到重要的作用[1,2].同时Wnt信号通路成分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存在相关性,Wnt信号级联放大反应在肿瘤的发展和失控性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近几年来大量研究开始重视在胚胎形成、生长发育及肿瘤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