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孙子兵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舞台。教师课堂语言要有情感,是教师提高课堂语言艺术的首要条件;教师课堂语言要有起伏变化,快慢有序、高低起伏,是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教师课堂语言要学会转承,引导学生思想和精神状态始终处在集中与投入状态,让课堂真正引人入胜;教师课堂语言要精练,讲究有趣、精彩;教师课堂上学会调动肢体语言,让课堂更加有效、高效。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课堂的语言大师。
  关键词:教师;课堂语言艺术 ;提高策略
  学生课堂是一个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舞台。教师推敲、锤炼语言,讲究课堂语言艺术,让学生乐意听、主动听,增加课堂吸引力、凝聚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标志。在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的教师上课语言一个调子到底,平铺直叙,如一杯白开水,索然寡味;有的教师则是一问到底,满堂问、随便问、信口随便乱问,像一条直线看不到头,学生茫然,甚至感到厌烦,哪来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的教师则缺乏激励,自信心不足,“口头禅”重复一遍又一遍,对生活的提炼不足,谈不上课堂生活化、学习社会化,教师课堂语言犹如催眠曲等。因此,提高教师课堂语言表达水平,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堂问题。
  结合多年的教育管理实践,笔者疾呼各位同仁共同探讨怎样提高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水平这个话题,意在抛砖引玉。笔者认为,提高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水平要做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课堂语言要有情感
  教师对课堂、对学生怀着一种永远深厚的情感,是教师提高课堂语言艺术的首要条件。这种深厚的情感源自于教师自身从事教育教学这个良心职业的积淀,有的是短时间内形成的,有的经过多年醒悟而得的,有的则是与教育有情缘,是天分、与生俱来的。没有真挚情感的人,干什么事情都不会很成功甚至很糟糕;这样的人,工作上不出色容易出问题、误人子弟,在家庭和社会上也往往失意。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的时候,投入的情感与工作成绩往往成正比的。教师课堂教学工作更是如此。教师课堂上,面带笑容、神情怡然、和蔼可亲,给人以春风拂面之感;随着课堂学习内容而同喜忧同悲乐;或挪揄无奈、撇撇嘴,等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与理性的认同,“信其师”,学生方能“亲其道”,这样的课堂效率焉能不高?这种深厚的情感直接表现为教师要充满激情,它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关心。其实,教育是爱的职业,没有爱就不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请我们从现在做起。有了这种爱的涟漪,教师就会自然而然地热情洋溢、学生就会油然而生昂扬向上拼搏进取之心态,这种心态是一种进步成长的心态,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渐渐养成自信并茁壮成长。只有具备这种良好的心态,教师才能真正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视学生为子女,始终把学生时刻放在心上。一个对学生充满感情,并能静下心来钻研课堂语言艺术的教师,一定是精神富有的人,也一定拥有未来。
  二、教师课堂语言要有起伏
  教师课堂语言的快慢、高低起伏,是一个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无数的教育先贤和演讲大师成功的必备条件。其实,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天才的演讲家,或者说天天都在不断地向天才大师靠近。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教师的课堂语言象那催眠曲?几近没有变化的声调、平铺稍快而单一的语速,缺乏抑扬顿挫的语调等,是其根源之所在。教师课堂语言只有高低起伏、快慢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主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要放慢语速,切忌教师一股脑儿式倾诉、滔滔不绝,以致语速过快,语无伦次,让学生无所适从,甚至一头雾水。教师反复尝试放慢语速,课堂效果一定比快速要好,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课堂学习内容。二是要提高音量。对一些学习主要内容、重难点、关键处,提高语调和音量,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强化有意注意,学生听得清楚,又便于集中思想集中精力,同时显得自已底气足,自信心强。三是吐字要清楚。话说得慢些,响亮些,要力戒象嘴巴里含棉花团一样的发音发声,嘴巴嘀咕半天,也不清楚说得是什么内容,让学生不知所云。
  三、教师课堂语言要学会转承
  转承就是根据一定的课堂学习环境,学会使用一定的语言变化技巧,引导学生学习的注意点、兴奋点,使之思想和精神状态始终处在集中与投入状态,让课堂真正引人入胜。一是巧用停顿,设置悬念。停顿,即空白,是一种艺术。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为了突出学习内容,在一些紧要处,如学生积极亢奋欲罢不能、山重水复或柳暗花明的时候,空出片刻的停顿,如同刘兰芳评书中“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会创造出“此时无声却有声”的令人难忘的效果,同时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学生对下面要学习的内容会更感兴趣,从而更投入高效地学习。二是运用小故事、笑话、歇后语、成语俗语、格言警句等,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语言的文化文学色彩,形象直观,让学生在活泼生动的探讨中思考、启悟、收获。
  四、教师课堂语言要精练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轰轰烈烈,其主要精神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打破教师传统的“一言堂”、“满堂讲”、“满堂问”的固疾,转变传统思维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简约精练,恰到好处。教学内容中的疑难困惑、重点亮点特色处,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一要有趣,二要精彩;让有趣、精彩的问题给学生启智和引路,达成有趣、精彩的课堂,这样有趣的问题和精彩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难以忘怀的。这样的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就高。精练语言的组织锤炼需要教师的真功夫。没有精练精彩语言的课堂一定难以有精彩高效的课堂。
  五、教师课堂上要学会调动肢体语言
  教师应该有表演的天赋,在课堂教学实践的中,教师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技巧,会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使课堂真正生动活泼。这种凝聚力、向心力,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这是新课改的迫切要求,更是学生内心的热切呼唤。教师调动肢体语言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你要保持微笑,或者说让学生感到你在微笑、你是愉悦的,给学生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之感。此外,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不同的动作甚至于板书的姿势及特定设计的表演、歌舞等,都能给学生带来鲜活的形象,带来无限的活力,带来优质的效率。
  教师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是开启师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是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的催化剂。
  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课堂的语言大师。
其他文献
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协会在2002年对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治疗效果提出了准确定义的衡量标准,即单个健康婴儿的出生.减少ART治疗中出现的严重
就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意义,中医护理学人才发展的对策,中医护理对西医病房的指导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在西医院推广中医护理知识的意义,以期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期刊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患者在哮喘药物的治疗中也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编码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ADRB2基因突变可以影响哮喘的易感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学习的高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课堂是否生动,能否抓住学生的心灵,往往尤为关键。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中,积极地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从而把课堂当作自己学习的乐园,这样的课堂必然是高效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现将我这些年来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权威教学者转变为学生学
目的 探讨手术室老年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1 560例手术室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目前,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2
目的 探讨在口腔科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系统对门诊候诊时间及医生、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从口腔科门诊未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系统前的2017年1月~2017年6月选取120例患者为对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二者可统称为阻塞性肺疾病(OLD);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与OLD存在交互作用的常见疾病.二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