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治疗灼口综合征经验

来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ng6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是一种特发性疾病,临床病因病机复杂.李佃贵教授提出BMS浊毒致病论,浊毒内蕴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其认为BMS主要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邪毒伤络等损伤脾胃,脾胃不能运化水湿,湿浊久居不去,气滞、血瘀,日久化生浊毒,浊毒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浊毒阻于舌体脉络而成.故以化浊解毒为治疗大法,贯穿始终,方从法出,并自拟灼口方治疗BMS,临床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临床研究案例,挖掘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统计中药联合化疗治疗AML的临床案例和所用方剂;通过Microsoft Excel对方剂所包含的所有中药进行使用频次、药类、四气五味、归经的统计和分析;采用Cytoscape 3.8.2软件绘制复杂网络图并分析其属性.结果 在符合纳入标准的13首方剂中,9首方剂可以显著提高化疗的有效率(P0.05),主要以补虚药为主.
国医大师刘志明教授,幼承庭训,正步杏林,从医80余载,在中医临床、科研、教学方面学验俱丰,临床疗效颇佳.文章从刘志明教授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理解着笔,列举刘志明教授应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遗精、汗证、心悸3则典型临床验案,以飨同道.
《伤寒论》麻子仁丸证,又称“脾约”证,是阳明病重要方证之一.它是阳明病燥热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的一个证候,其病机为阳明燥热损伤太阴阴津,导致脾的转运功能失常而发生的津液偏渗现象,属于阳明病的虚实夹杂证,是阳明太阴同病,而实在阳明,虚在太阴,为实中夹虚.治疗脾约证应把好三环节:泻胃热、滋脾阴、润肠燥.麻子仁丸为阳明、太阴同治之方,方用小承气泻阳明之热,芍药滋太阴之阴,麻仁、杏仁润阳明与滋脾阴并施.并对方证所涉之“脾藏营”理论、厚朴用量、《伤寒论》趺阳诊法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等进行了解读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