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自体淋巴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活化自体淋巴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adoptive immunotherapy,AIT)是否有助于改善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确诊的6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通过分层随机法分为免疫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35).免疫治疗组患者取60 ml外周血分离制备单个核细胞并在含OKT-3和IL-2的培养基中活化培养,回输前进行质控检测.免疫治疗组中的Ⅰ~Ⅲ期患者(n=14)于一线治疗后接受自体淋巴细胞输注(3个月内输注6次),Ⅳ期患者(n=15)仅接受自体淋巴细胞输注;对照组患者接受肝细胞癌相关的其他治疗.疗效评估的主要终点是2年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率,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入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8年(0.2~4.2年).免疫治疗组29名患者共接受了167次(计划174次,完成率96%)预定淋巴细胞输注(平均每人次回输9.30×109个细胞,其中CD3+HLA-DR细胞约占63%),治疗期间未观察到3级或4级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免疫治疗组患者2年RFS率显著升高(62.1% vs 22.9%,OR=0.181,95%CI:0.06~0.54,P=0.002),中位PFS(28 vs 8个月,P=0.004)和中位OS(38 vs 34个月,P=0.915)均显著延长.在Ⅰ~Ⅲ期患者中,免疫治疗组(n=14)2年RFS率较对照组(n=18)显著升高(92.9% vs 33.3%,OR=0.38,95%CI:0.004~0.368,P=0.005),中位PFS明显延长(38 vs 14.5个月,P=0.005),而两组OS间无显著差异;Ⅳ期患者两组间PFS(P=0.077)及OS (P=0.994)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活化自体淋巴细胞AIT为安全可行的肝细胞癌辅助性治疗方法,可提高Ⅰ ~Ⅲ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后RFS率、延长患者RFS时间,而对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的PFS和OS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iR-627-3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ESCC组织86例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20例.通过qPCR法检测miR-627-3p在86例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及预后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进一步分析数据库中hsa-
目的:探索南蛇藤提取物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28-hydroxy-3-oxoolean-12-en-2-oic acid)协同miR-451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miR-451过表达慢病毒感染AGS细胞,并用盐酸多西环素(DOX)10或100 ng/ml诱导24 h,构建过表达miR-451的细胞AGS/miR-451+.采用10、20、40、80、160 μmol/L的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处理AGS/miR-451+细胞,MTT法、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
目的:探讨miRNA let-7i-5p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RCC细胞769-P的增殖、迁移、侵袭和透明质酸结合蛋白4 (hyaluronan-binding protein4,HABP4)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TCGA RCC数据库及GEO数据库对let-7i-5p在RCC组织中的表达进行meta分析.体外常规培养人RCC细胞769-P并对其进行转染,根据转染物不同分为过表达组(转染let-7i-5p模拟物)、抑制组(转染let-7i-5p
目的:探究miR-133a-5p调控血清外泌体源性纤连蛋白1(fibronectin1,FN1)的表达对胃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细胞增殖、黏附和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借助GEO数据库分析GCA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采用qPCR检测FN1在GCA组织、血清、血清外泌体和细胞中的表达.向GCA患者血清外泌体中转染FN1的过表达载体及其对照质粒,向HGC-27细胞中转染miR-133a-5p模拟物及其对照,将转染后的HGC-27
目的:探讨F框蛋白2 (F-box only protein 2,FBXO2)基因在人胃癌细胞系中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细胞系MGC-803、AGS、SGC-7901、MKN-28以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qPCR法检测细胞中FBXO2 mRNA表达水平.设计靶向抑制FBXO2表达的特异siRNA,并瞬时转染MGC-803细胞,转染siRNA无义序列的为阴性对照.qPCR法检测转染48 h后MGC-803细胞中FBXO2 mRNA表达水平;用MTT法、细
目的:探讨穿膜蛋白125 (transmembrane protein 125,TMEM125)在肺腺癌组织与A549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影响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收集肺腺癌数据包,下载临床信息及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TMEM125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总生存期的相关性.构建TMEM125过表达A549细胞株,以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检测TMEM 125过表达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
调节性B细胞(Breg)是近年来新发现的B细胞功能型亚群,其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35(IL-35)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负向调节因子抑制机体免疫应答,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肿瘤的发展、侵袭和转移.在肝癌、胃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卵巢癌、肺癌等多种常见癌中均发现存在具有促癌效应的Breg.Breg和肿瘤的临床分期、治疗、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靶向Breg可能成为未来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新方向.
目的:探究linc00941作为ceRNA吸附miR-203上调CC-趋化因子配体2(CC chemokine ligand 2,CCL2)的表达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58例ES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其中,男性患者33例,年龄(49.3±18.6)岁,女性患者25例,年龄(44.6±20.7)岁.qPCR法检测linc00941、miR-203、CCL2在ESCC组织和4株人
RNA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已经设计出多种类型的RNA及其衍生体,并应用于不同的生物学领域.研究证实,RNA分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代谢和免疫逃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肿瘤相关RNA的研究和相关技术的应用,RNA已经被设计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之中.此外,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工具,RNA可以与其他类型的免疫疗法结合使用,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树突状细胞回输治疗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等.在综述中,论述了各种RNA工具(包括RNA适配体、mRNA疫苗和RNA
目的:分析miR-19对PTEN及PI3K-Akt通路的调节作用,揭示miR-19和PTEN对子宫内膜癌KLE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手术切除(术前未接受放化疗等治疗)且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肿瘤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qPCR和WB法检测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转染miR-19模拟物或抑制物对KLE细胞中PTEN表达的影响.通过TargetScan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并验证PTEN是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