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军旅歌曲是传承我军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的重要音乐载体,她发扬和继承了革命先烈的军人情怀、战斗意志、民族气节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军旅歌曲也是人民军队精神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军旅歌曲;精神价值;展望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43-1
当代军人尤其以80后、90后为主的年龄阶层,是我军的主要新生力量,他们在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的优良传统中坚定前行。同时,他们也是听着流行音乐和通俗歌曲长大的一代,当他们走进军营后,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文化背景往往会给新生代带来一定的困惑。此时,如果片面地强调发展通俗歌曲或传统革命歌曲都是有悖现实的表现。为此,可以采取文化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既保持和发扬革命歌曲的精髓———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气节,又协调融入通俗歌曲的积极人文思想———现代人的思想解放、开放意识、人文素养、梦想情节。任何一种片面的把两者相割裂和对立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一、军旅歌曲的精神价值
军旅歌曲的精神价值在于,通过歌曲的传唱和远播,鼓舞全军官兵士气,提高部队战斗力,继承我军优良传统,保持人民军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光荣作风。军旅文化的包容性应该是新形势下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无论军旅通俗歌曲走向何方,它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核心价值观不能丟。
军旅歌曲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反映军人的生活世界,紧紧围绕着部队的战斗训练、官兵的思想情感,以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正面引导,鼓舞和振奋广大官兵的战斗精神。军旅歌曲在军队中的欣赏对象多为我军基层官兵,它植根于火热的部队生活之中,是干部战士在现代化战备训练生活中思想意识的体现和表达,它对推动现代化的军事斗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亦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激励功能
军旅歌曲的创作产生和传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广大干部战士去热爱部队生活,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军备训练之中,如《时刻准备着》把对祖国对部队的热爱落实到认真地完成每一次军事训练、野外驻训、模拟演习和军事比武。
(二)升华功能
军旅歌曲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特别魅力,对于当代军人保家卫国的使命意识起到了升华作用。如《人民军队向前进》,每当军歌响起时,总能够使每名官兵感觉热血燃烧,催人奋进战斗的意志潜能无限。
(三)强化功能
军旅歌曲对于强化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有着特别而重大的教育意义,如:军人道德组歌《听党指挥歌》《爱国奉献歌》《爱军习武歌》《严守纪律歌》《革命气节歌》《文明礼貌歌》6首歌曲,从不同视角去阐释,强化了广大官兵热爱人民的价值本色,与人民子弟兵献身使命的人格魅力。
上述功能说明军旅歌曲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在部队的文化建设、思想宣传、政治教育,精神娱乐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非同寻常的深远意义。
二、军旅歌曲的未来与展望
军旅歌曲,激昂、高亢、鼓舞人心,具有振奋昂扬的精神力量,能够极大地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部队的战斗力。军旅歌曲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是时代的最强音。
当今,军旅歌曲正处于百花齐放,繁荣多样的发展时期,从三四十年代的摸索阶段,到七八十年代的尝试阶段,又到90年代的发展阶段,再到新千年以后的转型繁荣阶段,近百年的成长历程,无不说明军旅歌曲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这强大的生命力,除了来源于军队本身,也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祖国,更来源于人民!
随着时代的变迁,军旅歌曲也同样面临着一种新的分化组合,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随着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的确立,歌曲和歌词的创作便有了不同的对象和指向,随着社会音乐生活的发展和进步,军旅创作者拥有了更多的灵感,在继承军旅歌曲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注意增强军旅歌曲的抒情性、流行性,加强了军旅歌曲的节奏感、律动感,更加贴近部队的生活和现实。
(一)从作品类型方面
上佳的军旅歌曲作品,除了其本身的内在价值之外,一首动听的军旅歌曲更可以影响几代人,一首经典的军旅歌曲还可以传唱祖国的大江南北。例如:当战士们思乡时,可以唱《说句心里话》《想家的时候》,以解战士的思乡之情;当反映战友如兄弟的崇高友谊时,有《战友亲如兄弟》把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团结在一起,让人们感受军营大家庭温暖的真情流露。
(二)从创作梯队方面
现如今,在人民解放军的文化摇篮里逐步成长起了一大批有水准、有才华、有内涵的部队文艺工作者,有以阎肃、士心、阮晓星等为代表的军旅词作家,更有以傅庚辰、印青、付林、陶思耀、臧云飞、闫冬林等为代表的军旅作曲家。以这些名家为核心代表的艺术家,势必会为军旅歌曲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创作力量;在践行习主席重要指示持续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也一定会掀起新一轮军旅歌曲创作发展的浪潮。
现在,军旅歌曲的创作正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军旅歌曲以寓意深刻的笔触,从一个侧面讴歌了共产党人继承优良传统、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从伦理亲情、人间挚爱的角度,用最感人的音乐形象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真挚的感情和优美的旋律。未来将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军旅歌曲也将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程芹芹.印青创作歌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赵丽娟.浅谈抒情性军旅歌曲的基本分类[J].大舞台,2011,(02).
[3]杨秋玉,李涛.抒情性军旅歌曲的演唱特征[J].才智,2012,(24).
[4]刘雪彬.演唱军旅歌曲的情感表达艺术[J].政工学刊,2002,(10).
作者简介:
王菲,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军旅歌曲;精神价值;展望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43-1
当代军人尤其以80后、90后为主的年龄阶层,是我军的主要新生力量,他们在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的优良传统中坚定前行。同时,他们也是听着流行音乐和通俗歌曲长大的一代,当他们走进军营后,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文化背景往往会给新生代带来一定的困惑。此时,如果片面地强调发展通俗歌曲或传统革命歌曲都是有悖现实的表现。为此,可以采取文化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既保持和发扬革命歌曲的精髓———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气节,又协调融入通俗歌曲的积极人文思想———现代人的思想解放、开放意识、人文素养、梦想情节。任何一种片面的把两者相割裂和对立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一、军旅歌曲的精神价值
军旅歌曲的精神价值在于,通过歌曲的传唱和远播,鼓舞全军官兵士气,提高部队战斗力,继承我军优良传统,保持人民军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光荣作风。军旅文化的包容性应该是新形势下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无论军旅通俗歌曲走向何方,它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核心价值观不能丟。
军旅歌曲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反映军人的生活世界,紧紧围绕着部队的战斗训练、官兵的思想情感,以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正面引导,鼓舞和振奋广大官兵的战斗精神。军旅歌曲在军队中的欣赏对象多为我军基层官兵,它植根于火热的部队生活之中,是干部战士在现代化战备训练生活中思想意识的体现和表达,它对推动现代化的军事斗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亦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激励功能
军旅歌曲的创作产生和传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广大干部战士去热爱部队生活,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军备训练之中,如《时刻准备着》把对祖国对部队的热爱落实到认真地完成每一次军事训练、野外驻训、模拟演习和军事比武。
(二)升华功能
军旅歌曲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特别魅力,对于当代军人保家卫国的使命意识起到了升华作用。如《人民军队向前进》,每当军歌响起时,总能够使每名官兵感觉热血燃烧,催人奋进战斗的意志潜能无限。
(三)强化功能
军旅歌曲对于强化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有着特别而重大的教育意义,如:军人道德组歌《听党指挥歌》《爱国奉献歌》《爱军习武歌》《严守纪律歌》《革命气节歌》《文明礼貌歌》6首歌曲,从不同视角去阐释,强化了广大官兵热爱人民的价值本色,与人民子弟兵献身使命的人格魅力。
上述功能说明军旅歌曲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在部队的文化建设、思想宣传、政治教育,精神娱乐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非同寻常的深远意义。
二、军旅歌曲的未来与展望
军旅歌曲,激昂、高亢、鼓舞人心,具有振奋昂扬的精神力量,能够极大地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部队的战斗力。军旅歌曲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是时代的最强音。
当今,军旅歌曲正处于百花齐放,繁荣多样的发展时期,从三四十年代的摸索阶段,到七八十年代的尝试阶段,又到90年代的发展阶段,再到新千年以后的转型繁荣阶段,近百年的成长历程,无不说明军旅歌曲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这强大的生命力,除了来源于军队本身,也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祖国,更来源于人民!
随着时代的变迁,军旅歌曲也同样面临着一种新的分化组合,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随着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的确立,歌曲和歌词的创作便有了不同的对象和指向,随着社会音乐生活的发展和进步,军旅创作者拥有了更多的灵感,在继承军旅歌曲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注意增强军旅歌曲的抒情性、流行性,加强了军旅歌曲的节奏感、律动感,更加贴近部队的生活和现实。
(一)从作品类型方面
上佳的军旅歌曲作品,除了其本身的内在价值之外,一首动听的军旅歌曲更可以影响几代人,一首经典的军旅歌曲还可以传唱祖国的大江南北。例如:当战士们思乡时,可以唱《说句心里话》《想家的时候》,以解战士的思乡之情;当反映战友如兄弟的崇高友谊时,有《战友亲如兄弟》把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团结在一起,让人们感受军营大家庭温暖的真情流露。
(二)从创作梯队方面
现如今,在人民解放军的文化摇篮里逐步成长起了一大批有水准、有才华、有内涵的部队文艺工作者,有以阎肃、士心、阮晓星等为代表的军旅词作家,更有以傅庚辰、印青、付林、陶思耀、臧云飞、闫冬林等为代表的军旅作曲家。以这些名家为核心代表的艺术家,势必会为军旅歌曲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创作力量;在践行习主席重要指示持续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也一定会掀起新一轮军旅歌曲创作发展的浪潮。
现在,军旅歌曲的创作正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军旅歌曲以寓意深刻的笔触,从一个侧面讴歌了共产党人继承优良传统、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从伦理亲情、人间挚爱的角度,用最感人的音乐形象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真挚的感情和优美的旋律。未来将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军旅歌曲也将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程芹芹.印青创作歌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赵丽娟.浅谈抒情性军旅歌曲的基本分类[J].大舞台,2011,(02).
[3]杨秋玉,李涛.抒情性军旅歌曲的演唱特征[J].才智,2012,(24).
[4]刘雪彬.演唱军旅歌曲的情感表达艺术[J].政工学刊,2002,(10).
作者简介:
王菲,南京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