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税务争议仲裁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uaye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交流的不断增长,国家间缔结的税收协定越来越多,而各国财政利益冲突及对法律条文理解不同,国际税收争议频繁引发。传统方法已不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国际税务争议仲裁制度渐成趋势。本文将从理论支持、实践操作两个层面试论述国际税务争议仲裁制度的本土植入。
  关键词国际税务争议仲裁 理论实践 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104-01
  
  一、国际税务争议仲裁的理论背景
  根据主体的不同,国际税务争议可分为两类:国家间的税务争议和国家-跨国纳税人间的税务争议。传统税法体制下,前者主要通过相互协商程序来解决,后者多通过国内的行政司法程序解决。然而目前上述两种方法已稍显不足。首先由于当事国并不负担强制磋商义务,相互协商程序效率低下,纳税人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其次,国内行政司法程度多适用于纳税人与缔约国间的争议,受到国内法的诸多限制。裁决者往往同时也是争议的利害方,不利于争议的公平解决。
  二、国际税收争议仲裁的理论支持
  第一,要利用仲裁的方式解决国际税收争议,首先必须确定国际税收争议是否具有可仲裁性。深入分析国际税收争议的特征,不难得出肯定性的答案。
  首先,唯法律性争端才能提交仲裁。国际税收争议是缔约国之间针对税收协定、条约的适用或解释而引发的纠纷,无疑属于法律性的国际争端的范畴。其次,仲裁具有自愿性、非强制性。当事人间达成一致同意当然赋予仲裁庭争议管辖权。如未达成仲裁协议,税收协定中的仲裁条款可视为缔约国事先达成的一个概括的仲裁协议。跨国纳税人亦可借助“仲裁第三人”制度或其他机制安排,实质性参与到仲裁程序中去。
  第二,税收协定争议仲裁不会损害国家的财政税收主权。一国同意通过仲裁来解决国际税收协定争议并在仲裁的全过程中行使相当的控制权,应被视为国家行使其财政主权的权能,而非对主权的限制。
  第三,仲裁的独立性为案件的公正公平处理提供了保障。仲裁机构独立于国家行政机关,仲裁员由双方主管当局各自任命依据法律以中立、公正的立场处理案件,能最大程度地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将国际税收争议提交仲裁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且有利于争议的及时、有效解决。
  三、国际税收争议仲裁的立法实践
  基于传统方法的弊端,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国际税收仲裁,开始在税收协定中订立仲裁条款,尝试利用仲裁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美、德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在税收协定中引入仲裁机制。截至2002年3月,仲裁条款已出现在大约50个双边税收协定中。欧盟、国际商会、国际财政协会等国际组织还制定了税收争议仲裁示范条款。作为全球最有影响的两大税收协定范本之一,经合组织(OECD)《关于对所得和财产征税的协定范本》在2008年7月通过的修订案中,也增加了税收争议仲裁条款。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探讨我国国际税收协定仲裁制度的植入,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国际税收争议仲裁若干构想
  事实上,我国已经在实践操作的层面上做了很多必要的铺垫。首先,内部制度的完善。近年来仲裁制度的改革和仲裁规则的细化,使得我国的仲裁制度越来越科学,完全能够适应国际税收争议仲裁的发展趋势。我国国际经贸争议仲裁的实践表明我国在认可和接受国际税收仲裁方面不会有太大的观念上的障碍。其次,外部条件的成熟。国际税收仲裁制度已经日渐成熟,仲裁过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有关的制度设计也趋于完善。笔者认为在我国本土植入国际税收争议仲裁制度完全具有可行性,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式上可参考OECD范本。在税收协定中增加仲裁条款,并以附件的形式详细规定仲裁规则。
  第二,附期限的相互协商程序前置。争议提交仲裁前当事国应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先行磋商。但该前置程序必须加以具体的期间限制,逾期则强行启动仲裁程序。
  第三,赋予仲裁裁决以强制拘束力。如当事方不执行或不完全履行仲裁协议,必须承担国际法上的国际责任。
  第四,建立完善的司法监督机制。赋予内国法院有限的司法审查权,有权以审查仲裁相关的程序事项。
  第五,强化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作为税收争议中最具有利益相关性的主体,掌握着大量有关证据。且裁决的结果直接关乎其切身利益,裁决的执行也离不开纳税人。因此必须赋予跨国纳税人通过仲裁第三人等机制提起、参与国际税收争议仲裁的权利。
  
  注釋:
  廖益新主编.国际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3页.
  DrBerndtR.Runge,MutualAgreementProceduresandtheRoleoftheaxpayer,EuropeanTaxation.InternationalBureauofFiscalDocumentation,2002.January/February.16.
  张泽平.论国际税收协定争议仲裁的法律特征.税务与经济.2009(2).
  王莹.国际税务争议仲裁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方祺江.我国对外税收协定仲裁条款引入问题初探.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其他文献
本文对小型化车载溴化锂制冷机实验台结构设计过程进行了标准化,并利用软件VB6.0进行了程序化开发,通过该设计软件,可以对车载小型溴冷机结构设计中的热力计算、传热传质计算
农民工是我国各城市普遍存在的庞大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提高农民工的体育参与,有利于促进农民工身心健康,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农民工
近年来,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校车存在安全隐患的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校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预防校车安全事故的对策。
目的调查四川地区宫颈癌患者组织中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33、52和58亚型的感染状况及E6基因突变特性,为制备适合中国人群的HPV疫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PCR技术,并结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方式以及效果,为后续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35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根据患者
[摘要]本文通过对区域创新风险的要素分析,基于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对区域创新风险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运用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区域创新 区域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 BP人工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158-02    一、区域创新风险概述  区域创新风险,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由于
期刊
“体验经济”是人性经济使人类需求能够达到被马斯洛称为高级需求的境界,开展以“色”悦人,以“声”动人,“以味”诱人,以性感的体验或情景销售,其诉求目标是创造性知觉体验
期刊
目前常用的人行横道信号灯无法对实际的交通进行自动调控,因此会耗费行人和车辆大量的等待时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灯控制系统.该系统将该装置放置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