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开到马路上 智轨列车来啦

来源 :学苑创造·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ina0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长的车身、一节节车厢……咦?这是谁家的火车“开小差”,跑到了马路上?哈哈,它才没开小差呢,它本就是行驶在马路上的“火车”——全球第一辆虚拟轨道列车,正式名称叫“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简称“智轨”。
  智轨=火车的容量 汽车的灵活
  在挤得前胸贴后背的公交车上,大鸭梨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感叹:“为什么不把公交车做得长一点呢?像火车那样不就不挤了吗?”是呀,为什么呢?
  答案是——火车有轨道,公交车没有。
  你有没有注意过,汽车在拐弯转向时,前后轮的轨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前后轮离得越远,轨迹差得就越大。所以车身越长的汽车越难驾驶,一不小心,车尾就不知摆到哪去了,酿成惨祸。因此,国家有规定,公交车的长度不得超过18米。那如果是把多节车厢连在一起呢?那样好比棍子变成了鞭子,更难驾驭。
  而火车就不同了。火车在铁轨上跑,所有轮子只能沿着同一条轨道前进,所以不管车身多长,挂多少节车厢,都不会歪来摆去,影响安全。
  不过大家也知道,铺一条专门的轨道可比修一条马路要麻烦得多,费钱、费时,而且路线固定,难以调整。因此所有的轨道列车,包括火车、地铁、轻轨、磁悬浮、有轨电车等,线路都做不到像公交车那么多,站点更没法像公交车站那样“遍地开花”,一出家门就有。
  明白了这些,我们才会知道智轨是个多棒的发明——它不用另铺轨道,凡是普通汽车能走的路它都能走;它可以根据需要,挂上2~5节车厢,车身最长超过50米,能装下多达500名乘客!把火车的大容量和汽车的便利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那么,智轨是怎么克服前面所说的难题,让火车和汽车的优势合而为一的呢?
  虚拟轨道:无轨=有轨
  智轨列车看似“无轨”,实则“有轨”,只不过它运用了全球首创的“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把实体轨道变成了虚拟轨道。
  这套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车身上安装许多“火眼金睛”——传感器,它们能识别地面上的标记,并把信息实时传给车子的“大脑”——中央控制单元;“大脑”经运算处理后,将运动指令发给“肌肉神经”——多轴转向系统,从而精准地控制车轮的动作。不管是启动、刹车,还是转向、拐弯,后轮都不会偏离前轮的轨迹,就像行驶在一条看不见的轨道上。
  有“眼睛”,有“大脑”,还有“肌肉神经”,听起来怎么那么像机器人呢?没错!智轨列车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汽车人”——它不仅懂得按轨道行驶,而且会感知周围物体并做出反应,也就是说它实际上已实现了无人驾驶;更妙的是,它还能根据交通状况灵活调整路线,主动绕开拥堵路段呢!
  智轨=城市交通未来之星
  智轨列车是真正零排放、无污染的纯电动车。由于车身采用了新型的复合材料和铝合金结构,加上液压转向系统集成化设计,它的“体重”比传统汽车减少了30%,满载跑1千米只需4度电。它支持多种供电方式,一般使用超级电池供电,充电10分钟就能满载行驶25千米。它的轮子也很“高科技”,是跟飞机轮子相同材质的胶轮,噪声远远低于钢轮,爬坡能力也大大提升。此外,双车头的设计可以像动车一样双向行驶,省去了调头的麻烦。
  智轨不需要专用的铁轨,不需要固定的电网,从规划到运营,建设一条线路只要1年时间,造价仅相当于地铁的1/10!难怪它亮相才半个月,就已引得国内外20多个城市前来考察、洽谈。
  目前,在智轨列车的诞生地——湖南省株洲市,第一条示范性运营线路已开始建设,预计明年投入使用。也許再过不久,咱们就也能坐上这种“高大上”的新型公交车。那时,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大鸭梨会被挤成梨子酱啦!
其他文献
当前建筑工程在交付使用中出现的渗漏问题是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之一,渗漏影响住宅的部分使用功能和观感.本文对渗漏分产生的原因进行,提出预防的措施和解决的方法.
储冬爱的田野调查《城中村的民俗记忆》,选择广州珠村作为主要调查个案的理由如下:珠村是位于城市中心边缘,并迅速向城市化转型的农村居民点。它既不同于处于城市中心区内,几乎完
2000年2月22日,2000年国际钻井年会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新奥尔良市召开,会议由石油工程师及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主持。中国海洋石油技术服务公司的郭永峰在会上发表了论文SPE
期刊
本文先阐述了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再从一起模板坍塌事故入手,针对引发坍塌事故的技术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同时提出了预防措施,并详细探讨了高大模板的构造要求,
为了了解来自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的小滨麦种质系山农0096的染色体构型和抗锈性,在农艺性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该系进行了细胞学和RAPD鉴定。结果表明,山农0096
春耕在即,购买种子是农民朋友关注的问题,它将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成、收入。那么,在种子市场开放,种子经营纷繁复杂的今天,怎样才能正确购买种子呢?以我个人多年来的经验提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