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性与悟性结伴同行——谈有效阅读教学中学生悟性的开发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让学生心理放松,心灵放飞,思绪驰骋,其重要目的要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产生悟性,使他们在感悟的基础上得到思想情感的升华。
  【关键词】开启思维;鼓励参与;引导赏评;审时度势
  
  一、开启思维,在各抒已见中开发学生的悟性
  
  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对语像的构建,语义的理解,语情的体会,应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以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争辩、各抒已见,在争辩中教师要穿针引线,巧妙点拔,以促使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开发。如在苏教版第八册《祁黄羊》阅读中,为了使学生从课文最后一句深刻领悟祁黄羊的感人形象,悟出祁黄羊的感人形象,教者以“你是怎样看待祁黄羊的?请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争辩,在学生争辩中,教者并没有把争辩的目的确定在“出以公心”,统一认识上,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争辩对课文中心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事实上也说明,通过争辩,学生对祁黄羊这个人物形象在他们心中越发高大起来,使学生受到人物形象感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可抓住蕴涵丰富且学生容易出现差异的内容引导争辩,让学生在争辩中达到理解的深化和认识的升华。
  
  二、鼓励参与,在质疑中开发学生的悟性
  
  研究表明,加强学习过程内在参与,就要鼓励学生争强好胜敢于怀疑,敢于挑剔,敢于质疑,以挑战教材,挑战老师,挑战他人。 以前沉闷的教学气氛,不仅严重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须创造出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平等,学生友好,给学生“自由感”,使他们敢问、愿问、爱问。在质疑问难中迸发智慧的火花,开发悟性。
  首先,要鼓励参与——敢问。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要创造一种气氛,使学生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疑,就怎样问,要以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气,使学生消除疑虑;以激励的语言,明白的手势,使学生放开胆子,勇于参与;要及时表扬,随时赞叹;要创设情境,使学生坚定信心;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以平和的心境,稳定的心态,提出自己的不懂,表示自己的异议,表达自己的见解。
  其次要引导多问。要打开学生提问的话匣子,要求全体参与,全员性地问;要求始终参与,全程性地问;要求全面参与,全方位地问。这样,整个学习过程就会成为学生质疑问题、探究创造的过程。
  再则要允许错问。要亮明观念,允许错问乱问,但不允许不问。学生问对了,要大加赞扬他们的胆量和能力;学生问错了也要加以鼓励,告诉他们有胆量提出问题,就了不起。还要随机引导,化“错”为“对”,化“乱”为“序”。
  
  三、引导赏评,在综合评价中开发学生的悟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优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美妙,语言运用精妙,思想表达深邃,见解阐述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全面感悟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教学时一方面,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揣摩、咀嚼,从中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意义,情感内涵,感悟语言的表现力;另一方面,要在对课文的语境、语情、语义有了整体的感悟以后,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综合性的赏评,从而让学生在综合评价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弥补认识不足得到悟性的开发。
  
  四、审时度势,在有机引导中开发学生的悟性
  
  在新课程中,需要教师在课堂更多地采取“开放式”的控制方式,在这个“开放式”的系统中,我们要审时度势,细心观察,精心挖掘和运用学生思维活跃处,精妙理解,巧妙点拔,随机延伸,以培养学生的悟性。
  首先是运用精妙处。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在学习中不时的会表现出出人意料的“聪明”。为此,可捕捉其答问的理解中的精妙之处,借机训练,如在苏教版第十一册《负荆请罪》阅读中,一教师发现理解“廉颇在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廉颇和蔺相如有何表现?他们当时心情分别怎样”时,一学生这么回答:“廉颇到蔺府负荆请罪,当时是自惭形秽,表明了廉颇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而蔺相如是满心欢喜,同时也表明了蔺相如是一个心胸坦荡,不计较个人得失,心系国家利益的人,此后两人言归于好。该生回答的词语恰到好处,突出了人物特点,同时随机积累了词语。
  其次,是选择疑问处。学生提问,往往能反映出他们智慧的火花,可巧妙捕捉,有机训练。如“阿炳用这动人心弦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蕙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苏教版第十册《二泉映月》),一教师引导中,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阿炳创作出这样优美的音乐,跟溪水有什么关系吗?对此,教者课前并未考虑,于是他当机立断,引导训练,先引导思考:音乐时时变换调子是说什么?(舒缓而有起伏,恬静而有激荡)以形成对应,接着引导“流水月光都变成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蜿蜒而来,缓缓流淌。”从而激发学生感受蕙山清泉的美,进一步理解溪水声音激发了阿炳的创作灵感。
  
  五、巧妙引导,在创新中开发学生的悟性
  
  小学生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结尾往往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驰骋的空间,通过课文阅读,学生对课文语言内容,语言情感和技巧,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感悟,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叙述往往不满足,他们还会由此作出种种猜测和想像。对此,我们要充分运用,巧妙引导,从而在课文内容的补充,延伸和创新中开发学生的悟性。
  
  【参考文献】
  [1]胡演生主编《小学教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2]王振宁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作者简介:韦晓,女,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模式。
其他文献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蓬勃发展,我国建筑领域也得到了大力扶持,而相关的监管管理单位也随着受到了重视。但是建筑监管管理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肿瘤破裂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12例肝细胞癌患者实施TACE术985例次。回顾性分析TACE术后肿瘤破裂6例的危险因素及诊疗方法。结果 TA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鼻内镜外科涉及包括鼻-鼻窦炎症、鼻眼相关疾病、鼻颅相关疾病、鼻咽部疾病等的手术治疗,适应证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患者病变范围、术者经验、手术器械和设备以及辅助检查和治疗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摘要】文章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审计阶段详尽论述了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活动,提出了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多方面;全过程    建设工程造价,是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部分,即从工程项目建设意向确定直至建成、竣工验收为止的整个建设期所支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的建设成本管理,是一项技术性、经济性、政策性很强
【摘要】教师对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深刻反思,可以极大地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一个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语文老师,往往是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对学生有亲和力老师。因此,教师实现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对自身的成长非常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反思;成长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