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nd综合征手部不同类型骨骼的发育特征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917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oland综合征患儿患侧手部不同类型骨骼的骨龄发育状况及其发育特征。

方法

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共收治诊断明确且行双侧手部标准正位X线检查的Poland综合征患者32例,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1~15岁,中位年龄2.4岁,畸形位于右侧23例,位于左侧9例。分别选取每例患者患侧手部和健侧手部的20块目标骨(尺骨、桡骨、7块腕骨、11块掌指骨),应用Greulich-Pyle图谱法逐一检测骨龄,并行两侧对比,从而评定患侧手部不同类型骨骼的发育状况;同时按畸形程度将32例病例的手部畸形分为Ⅰ~Ⅴ型。取各骨龄平均数作为个体骨龄,取尺、桡骨骨龄平均数作为长骨骨龄,取腕骨骨龄平均数作为腕骨骨龄,取掌指骨骨龄平均数作为短骨骨龄;骨龄落后指骨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值为负值。采用独立样本差异性分析患侧手部各骨骨龄与健侧是否存在差距,以及该差距与性别、患侧及手部畸形程度的相关性,应用3次方回归曲线分析骨龄差值与年龄的相关性。

结果

与健侧相比,患侧手部长骨骨龄落后0~1.9岁,平均(0.5±0.5)岁,腕骨骨龄落后0~2.2岁,平均(0.7±0.5)岁,短骨骨龄落后0.5~2.0岁,平均(0.6±0.4)岁,总体骨龄落后0.1~1.7岁,平均(0.6±0.4)岁。32例患者中,Ⅱ型手部畸形12例、Ⅲ型15例、Ⅳ型5例。男性患者患侧手部与健侧手部各骨骨龄差值与女性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侧为左侧患者各骨骨龄差值与患侧为右侧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骨骨龄差值与手部畸形程度呈正相关(F=3.663~12.971,P=0.000~0.038),且随年龄的增长呈先增后减的特征。

结论

Poland综合征患儿患侧手部与健侧相比,各类型骨的骨龄发育落后,且该骨龄差异与年龄和手部畸形程度相关,与性别、患侧并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将优质护理的服务理念应用于口腔头颈肿瘤外科病房的护生带教工作中去,使护生能够尽早适应当代新型的护理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13年6-10月的3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式进行临床带教,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的3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按优质护理带教模式进行带教,比较2组护生带教后的专科理论、专科操作、带教老师评价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专科理论、专科操作、带教老
老年人健康素养偏低,认知功能下降,严重者进展至痴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可导致健康素养水平下降。同时,较高水平的健康素养是老年人认知功能免于下降的保护性因素。本文旨在总结老年人健康素养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认知功能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对英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BSES-SF)进行汉化,并分析其中文版信效度。方法对BSES-SF进行翻译、文化调适、修订,使用中文版BSES-SF对308例住院产妇进行调查,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BSES-SF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27(P<0.01);分半信度系数r=0.853(P<0.01),重测信度为0.811(P<0.01)。效度分析显示,量表各条目的
目的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从2014级护理本科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分别作为试验组(34人)和对照组(32人),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后比较2组学生的课程成绩、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教学后,试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t=2.53,P<0.05),此外,试验组学生的学习态度(t
目的了解上海市多家综合性医院老年病科对老年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内容、重要性及评估现状,为有针对性设计老年患者综合入院护理评估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41家综合性医院中老年病科护理管理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一般资料、老年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内容现状、重要性评价进行调查。结果有效回收率97.56%(40/41)。98%(39/40)的医院认为老年住院患者需要有针对老年特征的综合护理评估表,仅18%
目的基于"脉微积"理论,探讨盐袋热熨对PICC置管后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例置入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试验组102例。本研究分预防和治疗2个阶段。预防阶段,给予对照组常规置管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袋热熨,观察7 d。治疗阶段,抽签法将机械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湿敷组15例和盐袋组15例,分别予相应护理,观察7 d。结果预防阶段,试验组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是一类少见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胰腺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一般无特异临床表现。CT及MRI检查有助于SPN的术前诊断。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放化疗效果则有待更多研究验证。肿瘤最大径>5 cm,肿瘤侵犯胰周神经、血管及脂肪组织的患者复发风险增加,但手术切除后仍能获得较好预后。
目的探讨二次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或)胃底折叠术后复发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9月因症状和解剖学复发在火箭军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科行二次腹腔镜抗反流手术的连续19例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2例,女性7例,二次手术年龄(48±14)岁,距首次手术时间[M(QR)]为30(54)个月。二次术前行钡餐造影、胃镜、食管测压和2
目的探讨胸腰椎角状后凸后路矫形内固定失败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手术治疗后出现内固定失败的8例胸腰椎角状后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方式包括后路闭合截骨矫形(PSO)、后路前方撑开-后方闭合截骨矫形(AOPC)、后路后凸节段切除-双轴旋转矫形(VCR)。对内固定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翻修手术治疗。结果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为6.3%。发生时间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收治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的67例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疗效和随访情况。67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51岁;感染部位位于腰椎47例,位于胸椎5例,位于下颈椎7例,位于上颈椎8例;早期感染64例,迟发性感染3例;浅表切口感染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