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用三通管观察固定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机 构】
: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300193,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眼科 274000,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300193,天津市人民
【出 处】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发表日期】
:
2019年25期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对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的认识。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合并左下肢动脉血栓的CNL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以左下肢动脉血栓为首发临床表现,白细胞持续性升高,以中性分叶核及杆状核为主,CSF3R基因突变检测阳性,确诊为CNL。患者最终因左下肢截肢术后伤口愈合差且合并感染而死亡。结论CNL早期诊断困难,需与类白血病反应及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等相鉴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是一种少见的以血清单克隆IgM为主要特征的惰性淋巴细胞肿瘤,首发症状多为发热、体质量减轻、血细胞减少或脏器肿大等。IgM型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IgM MGUS)和冒烟型WM(SWM)是疾病的早期阶段。WM治愈率低,但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各种新药的研制,患者预后得到显著改善。研究表明90%以上WM患者存在MYD88基因突变。MYD88基因编码是一种衔接蛋白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虽然R-CHOP标准治疗方案改善了DLBCL患者的整体生存,但高危患者5年总生存率仍<50%。因此DLBCL一直是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如新药的联合治疗、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和抗体治疗为代表的免疫靶向治疗、如何降低治疗的长期不良反应以及寻找新的预后生物学标志物和分型系统等。文章就第60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DLBCL的最新进展进行概述。
目的探讨不典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例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DLBCL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全血细胞减少,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影像学检查可见脾大及全身多发骨质代谢增高,无法进行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及脾切除病理诊断,结合多次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流式免疫分型、基因重排、影像学检查等诊断为DL
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进入新药时代。2018年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对D-VMP、D-Rd方案治疗新诊断不适合移植的MM,DARA-VRd、IRd-Dara方案治疗新诊断适合移植的MM,第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复发难治MM的疗效均有相关报道。文章就MM的最新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滤泡淋巴瘤(FL)是最常见的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总生存期接近15年。但如果出现难治、早期复发或转化,生存期明显缩短。2018年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公布多项关于复发难治FL治疗的最新数据,其中新型免疫治疗及靶向药物仍是关注焦点。文章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及评论。
目的探讨子宫颈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18F-FDG PET-CT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子宫颈IVLBCL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析其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18F-FDG PET-CT检查示:子宫颈体积增大,其内见大小约4.0 cm×3.0 cm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