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抓咬伤后应尽早打狂犬疫苗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ne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媒体报道:2015年12月6日,湖南长沙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6岁小倩(化名)因狂犬病不治身亡,导致小倩感染狂犬病的竟然是母亲2个月前收养的一条流浪狗。10月9日晚,小倩在拉扯流浪狗时,大拇指部位被狗牙划了一下,母亲用土办法——淘米水清洗划痕,没作其他处置。次日早晨,小倩妹妹在拉扯流浪狗时,也被狗咬伤手指,因手伤的严重些,家人带小倩妹妹去医疗机构注射了狂犬疫苗。不到两个月,小倩病情发作,呼吸急促、恐惧不安、怕风怕水、狂躁、流涎等狂犬病临床症状明显,不久便死亡。小倩的妹妹则因打了疫苗而逃过一劫。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近100%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怕水、流涎和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狂犬病病菌通过破损的皮肤或者黏膜传播,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体液,包括唾液或者血液污染后,都可能感染。具体来说,抓伤、咬伤或者本身有破损皮肤,被动物体液污染,或者完整黏膜被狗舔都可能感染。
  那么,该如何加强自身的保护,谨防感染狂犬病呢?土办法是否有用呢?专家建议,一旦被狗抓(咬)伤,土法不可靠,应尽早打狂犬疫苗。
  做好暴露前免疫 暴露前免疫是在被狗咬之前,就给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包括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人员、兽医等注射狂犬病疫苗。注射过狂犬病疫苗后机体的抗体在10~14天之后才会产生,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在3个月以内发病,超过半年者占4%~10%,超过1年以上者约1%,文献记载最长1例达10年。
  做好暴露后免疫 暴露后免疫是在被狗抓伤或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以及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正确的狂犬病暴露处置分三级。
  一级暴露:即被动物舔舐过完整的皮肤,简单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即可;二级暴露:即裸露的皮肤被轻咬但无出血,轻微抓伤或擦伤,首先伤口清洗15分钟以上,并接种狂犬病疫苗;三级暴露: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抓、咬伤出血,破损皮肤被舔,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污染,头面部二级暴露。应当立即清洗伤口,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而且要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已进行过暴露前免疫的人一旦被狗咬伤后,也要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加强免疫。此时,机体的抗体很快就能启动,预防狂犬病效果更好。
  相关链接
  被狗咬伤后的处置误区
  误区一:疏忽大意。部分市民认为被宠物猫狗等抓咬伤可以不用处理,小小伤口不碍事。其实,一些貌似健康的动物,唾液里也可能带有狂犬病毒,千万不要因为伤口不起眼而疏忽大意。若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该尽快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暴露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家里饲养宠物的话,一定要给宠物注射疫苗,以免感染病毒后给家人带来威胁。
  误区二:用土方法。民间流传防治狂犬病的土方法有许多,从外用到内服数不胜数,如用淘米水清洗、用生黄豆咀嚼成糊后敷伤口、用某种鲜草药连根带叶捣碎绞汁灌服等,其实这些做法都不可取。
  误区三:到个体小诊所注射狂犬病疫苗。按我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有关规定,人用狂犬病疫苗是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级发放,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时,应该到当地卫计局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个体小诊所是没有资质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的。
其他文献
2015年6月13日,中国大蒜产业信息联盟在山东省金乡县挂牌成立,联盟成员单位覆盖山东、河南、江苏三大大蒜主产区及河北、四川、云南等副产区,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大蒜信息平台。促进大蒜产业行业标准建设,同行间信息沟通、经验交流、政策协调和行业自律,形成大蒜产业信息透明化,畅通产区和销区的大蒜信息交流渠道。通过量化的指标来反映市场价格动态,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和蒜农种植提供客观参考。  中国大蒜产业信息联
针对现代工业过程多变量、过程数据通常同时包含高斯性和非高斯性分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子空间的系统性能监控与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小波去噪、PCA和ICA方法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