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谈《资治通鉴》

来源 :福建党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毛泽东生前,有一段时间,读《资治通鉴》真是入了迷,他一读就是半天,累了,翻个身,又是好几个小时,这样持续了好长时间。一天,毛泽东指着桌子上放着的那部《资治通鉴》笑着对身边工作人员孟锦云说:“你知道这部书我读了多少遍?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有时间了。”话里充满了惋惜和遗憾,他却没有丝毫的消沉与感伤。
其他文献
小时侯,经常从烟标、商标以及刊头画上看到华表。那时侯,并不知道它被称做什么,只是觉得它有一种特殊的美。青年时期,在一个灯谜会上,笔者曾经为“华表”配过一些谜面,如“祖国面貌”、“此中人语云”等等,可以说是对华表心驰神往。几年前,到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在登记好住宿后,笔者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天安门欣赏那洁白晶莹、精美壮观的华表。  天安门的华表是现存古代华表中的精品,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有5D0多年历史。
日常谈话是英语口语中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是最自然最真实的语言素材。本文通过分析一段日常谈话的文体特征,阐述其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各个层面的语言特
<正>也许我们更应该借由"妖怪"吸引来的眼球,顺便认真热闹地探讨自主招生的意义和"自主"程度如何把握、甚至教授治校和要做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等深远问题。复旦大学2013年自主
两千余年的男权、等级和专制文化,造成中国社会男性的普遍扭曲,这不仅注定了本民族"文革"的命运,也使女性和自然深受其害。小说对女性和自然的关怀及对男权文化的批判,既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