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内镜诊治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胆道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快速普及,手术操作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病例数在增加,而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有创伤大、手术难度高和患者难以接受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2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医源性胆管损伤诊断和治疗的体会。

其他文献
患者男,59岁,因突发“呕血、黑便1d”于2008年8月25日经急诊收入我院消化病房。既往无消化道疾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80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07/48mmHg。神志清,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中上腹轻压痛,肠鸣音5次/min。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52×10^9/L,粒细胞比率0.72,血红蛋白71g/L,凝血酶原时间15.0s。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被广大术者所采用。为了追求创伤更小、疼痛更轻、切口更隐蔽的效果,笔者在改良三孔法”。的基础上改行二孔法(即将脐部二切口合二为一)LC,后又将二孔改在裤带下,该方法简单,易于普及推广,且患者乐于接受。现将2008年6月至今施行裤带下二孔法LC治疗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食管穿孔是临床少见但极严重的疾病。过去认为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穿孔的“标准方法”,包括早期的修补和引流,到后期的食管切除术,但仍有近40%患者需多次处理,这无疑增加了住院时间和死亡率。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
自从1968年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问世以来,尤其是1974年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的临床应用,ERCP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我国ERCP技术起步于1970年代,经过几代内镜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日益成熟和普及。
2010上海国际消化系早癌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日ESD高峰论坛定于2010年4月9日至11日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由上海消化内镜学会和香港消化内镜学会主办,复旦大学内镜诊疗研究所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
消化道息肉是消化道黏膜层局部隆起性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小肠及结肠。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消化道息肉的检出率在逐步提高,息肉的临床意义在于出血或可能癌变,因此积极治疗息肉对降低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内镜下治疗已成为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操作模式的转变,对于ERCP的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因胆管疾病行诊治性ERCP的患者120例,其中选择常规插管法插管60例,使用导丝插管法插管60例。分别统计分析2组在ERCP操作过程中的目标管腔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术后7d内的胰腺炎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导丝插管组患者较常规插管组的插管成功率
患者女,40岁。2年前于当地医院行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后出现左下腹痛,大便前剧烈,便后稍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2年来患者下腹疼痛时轻时重,于1周前自肛门排出纱布1块后,左下腹疼痛明显好转,但疼痛仍存在,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查体:下腹正中可见陈旧手术瘢痕,腹软,
内镜是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消化道黏膜表面往往覆盖大量泡沫和粘液,导致内镜视野模糊,严重影响内镜医师观察,甚至造成各种假象,是漏诊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内镜操作中为清洗泡沫常需要生理盐水冲洗或负压吸引,增加了操作时间和患者痛苦。二甲硅油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临床应用的制剂有二甲硅油乳剂、二甲硅油散和西甲硅油乳剂,3种制剂的主要成分均为活化的二甲硅油和二氧化硅。多项研究表明,检查前口服二甲硅
患者女,63岁,因“反复右下腹痛、腹胀3个月余,加重5d”前来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腹隐痛,疼痛呈阵发性,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小时后能自行缓解,近5d来腹痛加剧,腹胀明显。患者自诉疼痛时右下腹有肿块突出并伴腹胀纳差,疼痛缓解后肿块自行消失,无恶心、呕吐,无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