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根据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实施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BNP、6 min步行距离]、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LVEF(56.24±1.25)%高于对照组的(50.21±1.21)%,BNP(278.56±13.25)ng/L低于对照组的(438.12±23.12)n
【机 构】
:
115200 辽宁省盖州市中心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根据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实施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BNP、6 min步行距离]、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LVEF(56.24±1.25)%高于对照组的(50.21±1.21)%,BNP(278.56±13.25)ng/L低于对照组的(438.12±23.12)ng/L,6 min步行距离(372.19±52.01)m长于对照组的(321.21±41.46)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9.51±2.21)d,短于对照组的(12.41±3.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实施冠脉介入治疗效果确切.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神经性耳鸣应用高压氧联合耳后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耳后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压氧联合耳后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各项[耳鸣致残量表(TH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 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HI、AIS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目的 探究胃苏颗粒+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9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三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32(IL-3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目的 研究晚期胃癌患者一线诱导化疗后应用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5例晚期胃癌患者,均接受一线诱导化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根据维持治疗的药物不同分为卡培他滨组(76例)与替吉奥组(79例).卡培他滨组采用卡培他滨治疗,替吉奥组采用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远期疗效指标.结果 卡培他滨组近期疾病控制率80.26%与替吉奥组的79.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胃肠道不适、手足综合征、肝功能损伤、乏力的发生率比较
目的 观察特利加压素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71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人血白蛋白治疗,观察组采用人血白蛋白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指标(体质量、24 h尿量、腹围)、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Na+]及肌酐清除率、血清胱抑素C、血清 β2微球蛋白,并观察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4 d,观察组体质量(53.27±7.26)kg低于对照组的(59.
目的 评价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轻度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为消化科疾病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80例轻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腹胀、头痛等)、大便隐血转阴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大便隐血转阴时间(2.10±0.5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