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文,苦心积累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w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有言:“课文无非就是‘例子’。”课文既为“例子”,当然就是开启未知大门的钥匙,对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是不少学生平时阅读课文,仅仅把它视为分析鉴赏的“例子”,而没有一种从课文中学习写作知识的强烈意识。其实,文质兼美的课文蕴藏着巨大的写作“能量”,只要善于汲取,勤于积累,巧于释放,就一定能提高写作水平。当然,积累一环尤为关键,它是作文成功的基石。那么,该如何从课文中积累写作能量呢?从写作的规律来讲,其主要途径不外乎如下三种。
  一、积累素材,使作文言之有物
  毋庸置疑,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书籍也为写作提供了间接材料。秦牧就曾经提倡作家应该用一个仓库装载这些材料。有道是“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阅读不但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充实思想,培养气质,更可以学习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的方法。试想,假若罗贯中不摄取陈寿的《三国志》中的大量材料,《三国演义》就不会横空出世,震古烁今;假若韩愈不借用《战国策·楚策》中的“伯乐相马”的深刻蕴涵,《马说》就不会别开生面,光照文坛;假若柳宗元不援引《礼记·檀弓》中的“苛政猛于虎”的鲜明主旨,《捕蛇者说》就不会石破天惊,不同凡响。同样,对课文,我们如果教学生熟读成诵,融会贯通,他们也可以把其中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化为自己笔下的写作材料。譬如,借鉴《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经历,构思《选择》当不在话下;模仿《羚羊木雕》中“我”被逼讨木雕的情节,运筹《委屈》应唾手可成。当然,这要有“触类旁通”的功夫,即善于拿所积累的课文中的知识内容,来烛照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情,启迪思维,触发情感,从而提炼出与之相类或相反的观点。2010年湖北仙桃中考作文试题是以“位置”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作文。有位考生独出机杼,将鲁迅小说《孔乙己》深入开掘,拟题为“梦圆破庙”续编故事,叙写濒于绝境的孔乙己用手“走”进荒野外的一座破庙里,疲困入睡,于酣梦中爬上举人位置,享尽荣华富贵,醒来后发现自己仍处于穷途末路而陷入怅惘的故事。文章细腻地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麻木的灵魂,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文化的腐朽和罪恶,扣题严密,构思独特,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获取了满分。
  二、积累技法,使作文言之见巧
  高尔基说:只有在掌握了文学的技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赋予材料以或多或少完美的艺术形式。而多读名著,“便能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后求其化”(郭沫若语)。作家如此,学生亦然。通过“师法”而“入法”是非常必要的,课文中的许多写作技法,我们应该牢牢掌握。因为它们往往布局巧妙,各具匠心。《阿长与〈山海经〉》先抑后扬刻画人物形象;《我的叔叔于勒》以蓄势陡转突出文章中心;《威尼斯商人》以欲擒故纵掀起情节波澜;《故乡》以插叙对比打破结构平板……就局部而言,它们开合自如,不拘一格。或起似凤头:《阿长与山海经》开门见山,点明人物;《风筝》联想切入,巧设悬念;《羚羊木雕》凸显矛盾,展开情节;《观舞记》铺排假设,先声夺人……或收如豹尾:《珍珠鸟》卒章显志,饱含哲理;《爸爸的花儿落了》双关点题,发人深省;《紫藤萝瀑布》戛然而止,升华主题;《我的叔叔于勒》描写环境,烘托心情……把这些都积累起来,写作时根据主旨的需要灵活运用,就可以使文章新颖别致,摇曳生姿。2011年浙江宁波一考生的满分佳作《沟通》就因巧用技法而魅力大增,亮人眼球。作者先写父亲领回一个漂亮的后妈,“我”臆测她那迷人的微笑后面藏有阴险而对她极力排斥;次写一天放学,风雨交加,“我”为后妈没有前来相接而满怀恼恨,万般无奈中独自怏怏地回家;再写“我”接到父亲电话,获悉后妈因在接“我”的途中遭遇车祸住进了医院;最后写“我”赶往医院,与重伤卧床却含泪微笑着的后妈用手语交流,并抒情点题作结:“默默的爱是沟通我们的桥梁!”文章安排情节,像《我的叔叔于勒》一样蓄势陡转;塑造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一般先抑后扬,不仅造成文势的起伏跌宕,而且有力地突出了后妈的仁慈善良的美德。
  三、积累语言,使作文言之出彩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大凡优秀的作文必然文采飞扬。课文中不同风格的语言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典范。《孔乙己》幽默含蓄,《范进中举》诙谐酣畅,《安塞腰鼓》雄浑豪壮,《背影》凄婉沉郁,《雷电颂》激扬奔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犀利辛辣……熟读精思,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就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积累语言,还可以从如下诸方面着手。一是推敲文字的绝妙之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与“圆”为什么传神?细加琢磨,就能感受其“诗中有画”的意境,从而逐步养成炼字的能力。二是揣摩哲言雅句的深刻蕴含,如“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之灯……”,领会它的意旨,在作文之中直接引用,或者脱胎化用,甚至创新仿造,可以加深作文的内涵;三是背诵脍炙人口的名篇美段,如郭沫若的《雷电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了解句式,熟谙语段组合规律,运用时或撷其形,或取其神,使作文流光溢彩,更能准确表情达意。请看笔者班中学生付家宁的一篇题为《春满校园》的开头:
  春天象美丽的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唱着,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我们的校园。看吧,甬道两旁的柳枝吐出了鹅黄的嫩芽,冬青披上了清新的绿装。花坛边,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也纷纷为人们奉献一星星绿色。花坛中,各种各样的花争奇斗艳,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大笑。“我在开花!”它们高嚷。这里没有蜂围蝶阵,也没有莺歌燕舞,却也令人感到春深似海!
  这一段几乎全部借用和化用课文句子,然而自然妥帖,恰到好处,把个校园之春描绘得风姿绰约,真可谓“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清人唐彪说:“读书乃借人之功夫。”请每一个学生依托课文,苦心积累吧,那么你的作文一定能插上成功的翅膀。
  【佳作展示】   欲望·成功
  ——愚公创业记
  付家宁
  (一)
  迈着沉重的步伐,他登上了高高的断崖。眼前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身后孤村静默,秋风萧瑟。他那爬满沟壑的脸上,又一次笼上了严峻;一颗搏动了九十春秋的心,悲凉得如同谷底呜咽着的泉水——世世代代居住在荒凉的山沟,村民们苦不堪言啊!大山险峻,车马难通;土地贫瘠,五谷歉收;文化落后,教育荒废。沉默寡言的男子,衣衫褴褛的女人,瘦骨伶仃的小孩,一个个呆滞着浑浊的眼,木偶一样任凭命运把他们推入生活的困境……搬走大山,改成良田!他握紧拳头,突发奇想,胸中倏地燃起一股欲望的烈火,伟岸的身躯站成了一尊雕塑。
  (二)
  次日清晨,三间茅舍,少长咸集。他那苍老而浑厚的声音在四壁间回荡:“太行、王屋阻塞了我们的交通,压住了我们的命脉,使我们饥寒交迫,水深火热。大家就这样自甘屈服吗?我想,与其坐而受穷,不如起而移山!”“移山?”家人们惊异的目光交织在他的脸上。“移山!”他郑重重复,斩钉截铁。“凭您的力气,还不能铲平魁父这座小丘,况且那些土石往哪里放?”年迈的老伴忧心忡忡,充满关切。他坦然一笑:“拼下老命,造福后人,值!至于土石……”“无妨,运往渤海的岸滨,隐土的北边。”儿子们几乎异口同声。于是一场移山的战斗在紧锣密鼓中打响。他老当益壮,冲锋在前。铁锤挥舞,石屑迸溅,汗水流淌,号子飞扬,连邻居小孩也加盟的队伍,挑起一担担土石匆匆向东进发。欲望的烈火蓬勃升腾,他热切企盼着成功女神的青睐。
  (三)
  一年的时光衔枚疾走,山却还是那样的山。他在大自然面前碰得头破血流。逡巡在冷清的工地上,抚今忆昔,他思绪万端——队伍遭受伤病困扰,不断减员;他也累得筋疲力尽,身似软泥;无可奈何,他下令停工……“难啊!”他喟然长叹。耳畔隐隐响起智叟的讥讽:“你太不聪明了。凭残年余力,岂能毁山之一毛!”尽管当初将对方驳得理屈词穷,可是毕竟现实残酷,壮志未酬啊!苦涩,迷惘,困惑,沮丧,他不禁一个趔趄,立刻强打起精神站定。蓦然,空中仿佛传来爽朗的笑声,他抬起头,依稀望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拄着拐杖,立于云端,向他指点迷津:“移山填海,劳民伤财;因山造园,利尽天下。”他恍然大悟,长揖而别。那股欲望的烈火灭而复燃。他重新设计起一幅宏伟的蓝图。
  (四)
  两年后,春光明媚的日子。太行、王屋山区风景如画,气象万千: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柳影婆娑,花色灿烂;惠风和畅,鸟鸣婉转。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成群结队,谈笑风生。或者穿曲径,过回廊,抚雕栏,上高阁;或者乘缆车,越深谷,履石阶,攀绝壁。无不赏心悦目,如临仙界。有携带摄影机的记者们纷纷来到旅游开发公司的办公楼前,对任总经理的他进行采访:“愚总是如何打造出这世界一流的旅游区的?请您谈谈经验。”他不假思索,出语铿锵:“我们太行人家历时三载,艰苦奋斗,几经坎坷,不折不挠,才经营出这一方绿水青山。我们的体会是,人,不能没有美好的欲望,但必须适应客观规律,否则与成功无缘,沦为悲剧性的绝望。”热烈的掌声四起,把他包围得严严实实。他的两眸折射出坚毅而自豪的光芒,好象在告诉人们:我们“欲壑难填”,明天这里将更加花团锦簇。
  [点评]这篇文章构思精巧,文采斐然,可谓将课文积累释放得淋漓尽致。
  首先,素材撷取方面,借助《愚公移山》一文的内容,反弹琵琶,以故事新编的形式演绎“欲望”的命题,表达出“人,不能没有美好的欲望,但必须适应客观规律,否则与成功无缘,沦为悲剧性的绝望”的主旨,构思别具一格。
  其次,技法运用方面,立意如《伟大的悲剧》,化虚为实,将题目扩展演化成“愚公具有改造家园的美好欲望,遵从规律,不懈奋斗,终于赢得成功”,开口小而深邃;谋篇如《荒岛余生》,尺水兴波,以愚公的“欲望”为线展开情节,重点刻画他如何突破“山穷水尽”的困境,挺进“柳暗花明”的顺境,结构曲折有致。
  再次,语言铸炼方面,融合了诸多课文的特色。如“或者穿曲径,过回廊,抚雕栏,上高阁;或者乘缆车,越深谷,履石阶,攀绝壁”一句中的8个动词,与《社戏》中描写孩子们出航看戏时的撑船动作神韵极似;又如“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柳影婆娑,花色灿烂;惠风和畅,鸟鸣宛转”等句,形式整齐,动静相宜,颇近《岳阳楼记》《与朱元思书》等文的骈偶风格。
  [作者通联:湖北仙桃市胡场一中]
其他文献
二语习得过程中,石化是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多数研究者从母语迁移、学习策略等角度原因并提出对策。词块具有一定的语法规则,结构、语义相对固定,是减少石化错误、流利表达的
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复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干细胞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成功地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s)分化生成了星形胶质细胞.
采用“pH-调节法”共合成得到不同钒含量的V-SBA-15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N2吸附、透射电镜、拉曼光谱、51V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NHs-程序升温脱附、Hz-程序升温还原等手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电化学的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浩青同志于2010年7月18日8时58分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7岁.
通过湿法预处理的方法改变活性炭(AC)的物理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以考察其对负载Pd催化剂上一氧化氮(N0)吸脱附的影响.活性炭经过H3PO4湿法氧化预处理后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结构和含氧
【主题导语】夏天是丰姿绰约、生机勃发的季节。夏天有花草斑斓,是五彩的画廊;夏天,有蝉鸣盈耳,像一首绝句;夏夜,有星星满天,静谧自然。让我们紧紧追随夏天的脚步,去尽情领略这一季
【主题导语】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闻名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
将模的support,Spec(R)的coherent子集等概念推广到非交换诺特环的情形.利用不可分内射模的结构,由模的相关素理想及support分别导出R-模范畴的全子范畴与Spec(R)的子集之间的一些对
英语学习动机是制约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主要变量之一,对语言习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河南大学一年级文科、理科共60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后发性、建设性质的社会主义性和建设目标的全面协调性的分析入手,得出结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实现我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