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促进营商环境政策落地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gtest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但是,在营商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及营商环境政策不断制定出台的同时,政策的精准及时以及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渐凸显,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政策落地。
  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中存在的短板
  政策可用性有待提高。从各地的调研情况来看,企业反映较突出的问题是,政策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等隐形障碍,广大中小微企业在市场准入、财税优惠、融资及融资成本等方面,或者是政策门槛过高,或者是办理流程和手续复杂、周期较长,一些企业难享受政策支持。此外,政策的精准性还不够,依然存在较明显的“一刀切”现象,竞争性政策尚未普及。
  政策执行力有待增强。从部分地方的调研结果来看,当前的营商环境政策存在“重制定轻宣传”现象,惠企政策的宣传渠道比较散,公开形式单一,市场主体的知晓率不够高,尤其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妨碍了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在落实支持非公中小企业发展上,有的地方照搬上级政策文件,针对性的措施较少,很多时候看得到政策却无法享受。“重制定轻落实”制约了基层政府办事效率。
  政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一是行政审批服务仍需提升。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各地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较为明显,但是也存在基层政府对审批权下放的承接能力不足,部分职能部门审批事项还比较繁杂,“一次不跑”“最多跑一次”等服务承诺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窗口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致使审批事项效率低下。二是政企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不够健全,政企信息沟通与反馈的服务平台还不够完善,企业对营造沟通顺畅的政策环境的呼声较高。三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仍需完善。当前,国家部委、省、市层级的政务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成效明显,但是在“一网通办”、信息共享、联合监管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县乡层级的少数部门电子政务水平不够高。
  政策实施的精准性及成效评价有待完善。当前,有些地方存在营商环境建设与产业优化发展“两张皮”现象,营商环境的理论性与产业发展的实践性结合不紧密,具体表现为区域营商环境建设与产业优化升级融合度低,出台的政策虽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方方面面,但是政策精准有效实施和真正惠企的效果打了折扣。而优化营商环境的最终目的是吸引一批企业、一批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来落地,这方面的效果还不明显。
  政策对市场主体的惠及度有待提高。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来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是营商环境改善的重要标志。虽然各地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但企业仍然面临税费较高和融资难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落地成长和发展壮大。
  深化改革,加快促进营商环境政策落地
  持续转变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各级政府需要主动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政策精神,持续推进改革从“要我改”向“我要改”的转变。二是切实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强化政府各个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加强对本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三是设立常态化的营商环境问题反映平台,完善线索举报热线等功能渠道,及时收集整理并处置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四是加速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公众参与、媒体监督、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如建立改革协调推进小组、成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咨询委员会,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专项巡查,开展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督查督辦等。
  提高政策落地和兑现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一是瞄准市场主体相关诉求,突出问题导向,针对营商环境政策实施过程中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寻找“堵点”“痛点”“盲点”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制约因素,构建从“政策制定—发布宣传—事中事后监管—考核评价—及时清理”的良性运行机制。二是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提高监管效能。改进传统执法方式,进一步强化“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和非现场监管,提升公共监管效能。三是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破除各类隐形壁垒,提升监管服务效能,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和产业升级融合发展。一是打造“精准营商服务”理念,以更高效的服务便利办事创业,改变“大水漫灌”的政策导向,切实提高政策制定的有效性,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政策辅导,精准推送惠企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政策红利能够及时传达到目标企业和终端用户。二是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充分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产业门类齐全的优势,努力争取那些遇阻缓流的企业留下来,激发新一轮外商投资和再投资。三是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自主创新,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推动领军企业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一批“铺天盖地”的优质中小企业,一批“顶天立地”的大型领军企业。
  (作者单位: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营商环境研究所)
  责任编辑:陈学科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并不只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应肩负起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提高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缓慢而又艰巨的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德育重视起来,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德育,充分挖掘教材,找准能够完美切入德育的切入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地接受德育的洗礼,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试着丰富自我的课程模式,也能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懂得学习的乐趣。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更多的乐趣融入课堂中,也能让农村的小学生完成好相关的语文学习任务,在提高各自的学习自信心的同时,还能让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得到更大的提高。小学生也要在语文课上消除被动的心理,成为一个积极探索课程的人。小学语文教师要秉持合理的思维模式,也能构建起正确的学习理念,同时能让不同地区的学生都能适应自己的语文课堂,继而得到提高。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普及,传统的古诗文课堂已经跟不上新式教育发展的脚步。本文针对在信息技术环境广泛应用的环境下,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构建初中古诗词多信息通道教学,构建情境化课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增强对古诗文的理解,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游戏与课程是一种共生且相互促进的关系。笔者认为要将《3-6 岁儿童发展指南》中五大领域具体发展目标科学地植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研究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如何让幼儿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科学全面的发展,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要想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促进作用,学校和教师就应不断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只有将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充实学生的阅读积累以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等具体阅读教学策略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彰显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与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更进一步地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稳步发展。
在小学语文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下,必须学会与时俱进,要让小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就必须让小学生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他们才能深刻地了解古人的一些品质和感受。因此,相关教育者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地在小学科学教育课堂中进行实践探究,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作为教育者,我们也应该对各种教学模式有所了解,全面地加强学生科学知识技能掌握的核心素养,创造新时代创新教育的价值体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不断推进,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了,因此,就出现了新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基础是遵循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发挥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动性联系。本文主要从互动教学的相关理论、互动教学的原则、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课堂中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剖析,旨在更好地服务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少先队员提出“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的希望,由此可见,培养少先队员的志愿服务意识,提高少先队员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是新时期对全体少先队员的要求。现代社会背景下,小学生有可能会被整个家庭成员所过度保护,以至于他们没有一丁点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而少先队员的志愿服务活动则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要将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在锻炼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促进他们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兴起,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正在深刻重塑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面貌。大数据作为一种通过处理后可获得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数据已融入国家创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贺信中指出:“我们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网络强国、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