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造生命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地的一些科学家正在创造人造(人工)生命的消息既让人惊奇,又让人担心。在未来3到10年之内第一个人造生命有望诞生的预言使人们的眼光开始聚焦“人造生命”这个词。那么,人造生命是什么,对人类和社会将有什么样的影响?
  
  不同的人造生命
  
  仅从字面上看,“人造生命”似乎很蒙人,也让人惊惧不已。其实,研究人员要创造的生命很简单。这就要说到生命的本质和定义。
  尽管在学术界对生命的定义有种种争论,但是生命的几个基本要点却是一致公认的。一是生命基本上都由碳、氢、氧、氮、磷、硫、钙等元素构成;二是要有遗传物质,能复制自我和繁衍生息;三是能进行新陈代谢,如合成和代谢蛋白质;四是能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并适应环境而求得生存。
  能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就可以看做是生命,但是,生命有不同的形式,还有功能的高级与低级、复杂与简单等的差异。因此,世界上的生命就人类现在的认识而言,所有的生物都可以算做生命,它们包括病毒、原核生物、真核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动物等6大类,而前面3种又可统称为微生物,也就是世界上最初级的生命,或最简单的生命。
  所以,现在科学家声称的创造“人造生命”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也就是一种简单的低级生命。按他们的解释是,“人造生命”在本质上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第一,必须有一种细胞膜来容纳细胞物质;第二,要能进行新陈代谢,即细胞结构内营养物质的补充及更新能力;第三,具有自己的基因,即遗传物质。能具备这3个条件的生命刚好属于原核细胞型生物,也就是微生物中的一种,其中最典型也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细菌、衣原体、支原体和立克次体等,所以,这种简单的人造生命不值得大惊小怪。
  当然,让人感到惊奇的是“人造”或“人工”。也就是,它们不是自然界中存在,或自然进化形成的,而是由人类按照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并利用生命的各种要素来合成的符合生命本质的一种东西。这种生命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一类已经存在和被人们所了解的生命,即“如我们所知的生命”(life-as-we-know-it)也称“碳基生命”。其实,真正能让人类惊奇的应当是另一种与“如我们所知的生命”极其相似的生命,如数字生命(或虚似生命)、机器人,也称为“如其所能的生命”(life-as-it-could-bc)。
  也许,后者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会比人类按生物生命的要素所合成的人造生命更大一些。
  
  人造生命的用途
  
  科学家称,创造人造生命有多种用途。比如,可以用人造生命来治疗疾病、防止全球变暖等等,意义非常重大。人类基因组的领军人物克雷格,文特尔是创造人造生命的先锋之一。他对人造生命的用途有更为具体的解释。因为他正在研发的人造生命就是一种合成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可以吸收贮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排放出可以当作燃料用途的甲烷。这就有助于降低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帮助减少全球变暖问题。
  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生命研究机构也是“人造生命”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他们认为人造生命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世界。而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预测说,6个月之内,科学家们将初步解决“人造生命”的第一步——创造细胞膜,这不会是大问题。而且,他对以后的人造生命研究进展也很乐观。
  其实,真正对人造生命有突破和进展,而且启动这一研究较早的是文特尔的研究小组。他们早在2002年就接受了美国能源部(DOE)300万美元的经费,计划以基本化合物合成的DNA来创造一种新类型的支原体,即人造生命,而这种新生命可以生产一种更新和更洁净的能源。
  文特尔的研宂实际上是其基因组研究所1995年启动的一项研究的深入。该研究所是为一种叫做生殖道支原体(mycoplasmagenitalium)的微生物作基因测序。这种最简单的微生物只有一条染色体和517个基因。而人类的每个细胞却有23对染色体和约30000个基因。一旦支原体的基因被测定,研究人员就会有计划地剔除基因,以确定对生命而言需要多少基因。
  早在1999年,文特尔等人的研究就有了进展。他们把支原体所需的基因缩小到265至350个。2002年有了新的经费资助,文特尔等人利用基本的化学物质合成支原体染色体的DNA(即基因组,也称遗传物质),然后用辐射杀死正常微生物的染色体,并把合成的DNA置入正常微生物中。当然,这个微生物将保留其某些功能部分,如酶和RNA,但是其所有的遗传结构(DNA)将是合成的。
  2007年6月底,文特尔等人称,他们首次实现了完整的基因组在物种间的移植,即把合成的DNA置入正常的支原体中,这预示着首个人造生命将诞生。
  
  争论和担心
  
  毫无疑问,文特尔和其他科学家早就意识到合成新生命会引起争论。所以,早在2002年他就小心翼翼地解释,这是一种修改的新生命,并非创造的新生命。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把这种生命看成是人造生命,至少微生物中有一部分是人工设计和制造的,因此自然产生了几个问题。一是,人类可不可以替代上帝(自然)创造生命;二是这种创造是否违反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伦理:三是这种人造微生物是否危及人类安全,或危及生态,比如。是否会成为新的生物武器,或成为研发新的生物武器的基础。
  第一个问题涉及的是“如我们所知的生命”,但以前这样的生命是自然进化产生的,人类没有插手。现在人类要插手生命的创造,也就是要替代一部分自然的作用,实际上也是改造自然的举动,对此,一些研究人员赞同人类可以取代“上帝”(自然),但另一些人则认为不能替代。就人类的探索而言,如果这类替代“上帝”的科学探索解决了几个问题,是可以进行的。一是对人类社会有益无害,二是对环境和其他生物无害,三是不会产生长远的问题。实际上这几个方面已经包含在伦理和安全性问题中了。
  文特尔等人已经保证,他们创造的低级生命非常脆弱,而且在实验室外根本不能存活,更不可能被恐怖分子利用来研制新的生物武器。另外,在生物科学研究伦理上,他们也没有违反目前已经制定的伦理原则,如DNA重组原则、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等,没有将人的DNA与其他物种的DNA混合或替换,不可能创造出像“弗兰肯斯坦”那样的怪物来追杀人类。
  但是,科学永远是走在人类所制定的伦理和法律之前的。一旦人造生命获得突破,有关人造生命的伦理原则必将迅速制定出来,最大的原则就是,创造人造生命要有一定的规矩,不能随心所欲,以免危及人类社会、危及自然和生态。
  另一方面,尽管科学家声称创造人造生命并不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研究和行为有着完全可靠的可控性,因为长远的未来还有很多不可预见的意外和不可控性。比如,人造生命是否可能会突变成更为致命的微生物,从而无意制造了一种新的生物武器。一个事实很能说明问题。
  2002年7月11日美国《今日科学》报道了一则消息,科学家可以重新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由于人类早在70年代就宣布消灭了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毒也基本绝迹。但“9·11”事件后,担心恐怖分子利用残余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这种病毒在俄罗斯和美国的两个生物中心有少量保存)进行生物战,美国研究人员用两年的时间重新合成了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以便制作疫苗,在实验室中,这种新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能杀死小鼠,甚至比原来的病毒更有毒性。
  这同样是创造一种低级的新生命,而这种低级的但又毒性巨大的新生命既类似于文特尔等人创造的新生命,同时又比他们的新生命令人胆战心惊。如果这种新的更有毒的人造新生命被恐怖分子获得,所制造的生物武器就更有杀伤力。
  因此,尽管今天文特尔等人创造的新生命并没有害处,但谁又能担保未来其他的研究人员一不小心创造出了可能危害人类和环境的新生命呢?
  
  [责任编辑] 张田勘
其他文献
毒品不仅毁掉人的健康和生命,可能也会毁掉自然环境。对世界最大的毒品种植地哥伦比亚的一项调查得出了这种新的发现和结论。  哥伦比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种植地和输出地之一,不仅该国政府在努力禁毒,联合国和美国也在帮助哥伦比亚铲除毒品。古柯是生产毒品可卡因的植物,根除古柯的种植就能切断毒品来源。过去的传统方法是政府工作人员或雇员让当地的土著居民用大砍刀一亩一亩地砍掉古柯。但是,由于人力有限以及当地的叛军和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万里长江,气势雄浑,波澜壮阔,不仅给沿江人民以舟楫之便,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世界瞩目的珍稀动物白鳍豚就生活在这里。  白鳍豚又叫白鱀豚、扬子江豚,渔民多简称为白鱀白旗。它的体态矫健优美,体长为2米左右,体重100~200千克,雌兽略小于雄兽。吻部狭长,约有30厘米,上下颌两边密排着130多颗圆锥形的牙齿。前额呈圆形隆起,称为“额隆”。皮肤细膩光滑,背面是浅灰蓝色,腹面
专家们一直在研究人工培育人类心脏的方法,以解决心脏移植中供心严重短缺的问题。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心脏病患者需要提供移植治疗服务,但是,心脏移植有很多障碍,最大的障碍来自机体的排斥反应。使用与患者基因相匹配的组织替代部分受损器官,不会产生排斥反应,优点十分突出。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培育出腱、软骨及膀胱等简单组织,却一直未能培育出具有三维结构的复杂器官,例如心脏。  最近,英国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成功培育
土星是一颗常给人们带来惊喜与期盼的星星。它被美丽的“光环”所围绕,它的南极上方有一个巨大的“漩涡”,它的卫星之一“泰坦”星,拥有浓厚的大气层和丰富的含碳物质,引发人们对生命存在的猜想……现在,它的北极上方又清晰地显现出奇特的“六边形”——这是揭开了土星许多未知秘密的“卡西尼”号探测器的最新发现。  3月27日,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卡西尼”号传回的最新图片,这是第一次清楚地拍摄到土星整个北
四川省简阳市检察院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南,立足检察职能,坚实履职,大力构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屏障。2018年以来,该院加大办案力度,依法办理了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林木等案件10余件20人,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12份。  一是上下联动,建立健全公益保护机制。该院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的公益诉讼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推进公益诉讼的实施意见,多次与环保局、农林局等部门召开联席会,形成了内外联动、资源整合、
“以前厕所就建在猪圈,苍蝇蚊虫乱飞,味道也难闻。现在好了,我们有了和城里一样的厕所,生活更方便了。”“原来,城里的亲戚到我家都不敢上厕所。现在他们说,我家厕所比他家还干净。”“粪水统一处理了,不污染河流了,濑溪河更清亮了。”  2019年4月以来,重庆市荣昌区检察院在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专项活动中,检察官听到的都是村民们的叫好声。  这是荣昌区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职能,主动加强与行政机关沟通,扎实
太阳炽热无比,这主要因为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向外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地球上人类迄今为止利用的主要能量,直接或间接地都来自太阳。而在人类有史可查的漫长岁月中,太阳光和热都未见有丝毫的减弱,这既让人高兴,又令人费解:如此巨大而持久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对此,古往今来的科学家们。众说纷纭。首先有“燃烧说”,这是一种最原始也是最朴素的猜测。该观点认为,太阳是通过燃烧内部物质而发出光和热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性别搞错了,需要变性。而且变性的大多是男性想变成女性。这就涉及人和高级哺乳动物性别的起源。    远古的生物性别    生物医学的研究不断有新的理论和证据证明变性有着生物学基础,这就是决定人和动物所有行为的根源——基因。而在胚胎的基因性别分化中,谁也不知道何时基因会有突变和差异,就在上帝一打盹中,控制性别的基因出现了误差,或把本是男性基因的胚胎拼接成了女儿身,或把本是
陕西省宝鸡市检察院依法对郝晓晨涉嫌受贿、行贿案提起公诉  日前,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郝晓晨(正厅级)涉嫌受贿罪、行贿罪一案,经陕西省检察院指定管辖,由宝鸡市检察院依法向宝鸡市中级法院提起公诉。宝鸡市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人郝晓晨利用担任陕西省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總经理、董事长,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设备采
自有诺贝尔奖以来,和平奖由于更直接关乎人类的和平和稳定,因此总比其他专业性强的奖项更能吸引公众关注,也常作为颁奖过程中的压轴戏出现。当地时间10月12日,今年的和平奖最终揭晓:致力于环保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分享这一奖项。获奖理由是:“在创造以及传递有关人为气候变化知识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所需要的各种度量上所打下的坚实基础。”与往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