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患者认知偏向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2007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50年全球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的阶段,60岁以上人口总数预计从2015~2050年由9亿增加到20亿〔1〕.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老年抑郁人群的数量持续增加,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抑郁情绪问题的老年人比例为12. 8% ~31. 4% 〔2〕,老年重度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1. 6% ~5. 4% 〔3〕.老年抑郁会降低老年人的治疗依从性,增加跌倒、残疾和死亡的风险,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4〕.
其他文献
黑龙江省水稻产量逐年增加,糯稻因其用途广泛需求量也逐年加大,呈现出供给不足趋势.为顺应市场需求,选育出糯稻品种龙粳62.文章介绍了糯稻品种龙粳6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龙粳62亲本是由母本糯稻品系龙交04-2637与父本糯稻品系龙糯98-325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审定前参试代号龙交07134.龙粳62具有抗病耐冷、活秆成熟、整精米率高的特点.
目的 探讨“老爸茶”对海南本土机构养老者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口市某养老机构养老的符合标准的61名老年人,根据不同的入住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入住管理,实验组根据“老爸茶”干预方式,每周开设两次,连续干预12 w.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30、孤独感问卷(ULCA)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E-36)及采用自制问卷对老年人入住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GDS-30、ULCA、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得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入住满意
文章研究了雪莲果的主要营养元素、果实营养价值、叶片营养价值和果茎营养价值,分析了雪莲果高产栽培技术,综述了雪莲果的营养成分及栽培技术现状,以期对雪莲果的种植提供参考.
锌是所有生物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为人体内第二丰富的微量元素〔1〕.人体内只有约0. 1%的锌含量在血浆中.约60%的锌含量存在于骨骼肌中, 30%存在于骨中.锌在小肠中被吸收,通过皮肤、汗液、肾脏、尿液、大肠或结肠和粪便中排出〔2〕.锌是唯一缺乏生物氧化还原活性的过渡金属离子,它充当质子供体,使锌成为理想的酶促因子〔3,4〕.锌既可直接参与化学催化,也可通过维持蛋白质结构或稳定性间接参与〔5〕.因此,它在多种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作为300多种酶的催化剂和包含在数千种蛋白质中的锌指结构域〔6,7〕
花生的生长周期短,管理比较简单,并且经济效益高,在我国广泛种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花生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满足了消费者对花生的需求.为了提高花生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应采用无公害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科学选种、精细选地和整地、选择播种时间、科学进行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以此保证花生的产量和质量,促进花生产业发展.
目的 探讨抑郁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影响并检验社会隔离在抑郁与自我老化感知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抽取6所养老机构老年人502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B-APQ)、老年抑郁量表简版(GDS-15)及《社会网络量表》简版(LSNS-6)进行调查.结果 抑郁和社会隔离是自我老化感知的重要影响因素,且社会隔离在抑郁和自我老化感知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 降低社会隔离能够缓解抑郁对机构老人自我老化感知的影响,机构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增加老人亲友探望,加强心理及社会支持排解抑郁情绪来调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具有高产和稳产的特点.加强对玉米生长期的管理,能够促使玉米健康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玉米是山东省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对农业经济的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人员对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也不断加大.在玉米栽培期间,加强农业技术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从多个方面进行管控,不仅可以综合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能为玉米种植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为实现玉米增产增收的目的 ,必须结合地区玉米栽培现状,有针对性地制订管理办法.
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不断革新,我国小麦种植技术全面提升.小麦种植中的田间管理技术是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对于确保小麦的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作用.品种的不同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以济麦22号、烟农19和烟农23等高产小麦品种为切入点,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和小麦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文章就水稻品种望两优鑫占的选育过程和栽培技术进行了具体探讨.望两优鑫占是安徽新安种业有限公司用两系不育系“望1S”与优质恢复系“鑫占”组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2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