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3D打印的多孔钛材料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和成骨性能。方法选取20只6月龄新西兰白兔,在其股骨髁上制备直径6 mm,深10 mm的临界性骨缺损。实验组将多孔钛材料迅速注入骨
【机 构】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基金项目】
: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面上科研课题(H201528);江苏省级重点研发专项资金项目(BE2015627);第5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M591929);徐州市科技社会发展项目(KC15SH067)共同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3D打印的多孔钛材料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和成骨性能。方法选取20只6月龄新西兰白兔,在其股骨髁上制备直径6 mm,深10 mm的临界性骨缺损。实验组将多孔钛材料迅速注入骨缺损区。对侧生理盐水冲洗,不植任何材料,作为对照组。术后3d、4周、8周、12周通过X线及CT观察骨缺损处生长变化,术后12周处死所有新西兰白兔,通过大体观察、X线、CT、Micro-CT及组织学观察骨缺损处的修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良好,术后12周取出标本清理周围软组织,实验组缺损部位被新生骨填充;对照组见缺损处骨质凹陷;影像学观察,实验组植入物区域与周围界限模糊不清;对照组未见明显新生骨阴影;Micro-CT观察,术后12周实验组植入物区域空隙内长入新生骨组织,植入物附近可见骨小梁长入;对照组缺损区未见明显的骨长入;硬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组植入材料与成骨细胞结合,可见成熟的哈佛氏系统散在分布于新生骨内;对照组骨缺损区被大量纤维组织填充。IPP5.1计算新生骨与缺损区面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孔钛材料可以促进骨组织的生长愈合,新生骨组织可以长入并充满孔隙,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组织工程修复材料。
其他文献
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10种硝基苯类化合物,通过萃取条件优化试验,选择正己烷为萃取剂,使目标物在0μg/L~38.5μg/L之间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2μg/L~0.005μg/L。实际饮用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0.8%~104%,RSD<3%。用该方法测定桂林市4个水厂饮用水,结果硝基苯、间-二硝基苯、2,4-二硝基氯苯未检出,其余7种硝基苯类化合物虽有检出,但检出值均低于标准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乙烯装置重油裂解炉运行周期可达120 d以上,但在运行末期相同投料量条件下燃料量增加,超高压蒸汽产量降低,能耗增加。计算裂解炉烧焦
背景:已有将多孔钛植入小型骨缺损的报道。目的:验证多孔钛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1只,建立双侧桡骨10mm缺损模型,骨缺损处分别植入多孔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药物后TEG参数情况及血小板的抑制效果。方法选取1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制鞋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海关统计,1994至1998年,我国鞋类出口分别为57亿美元、62.8亿美元、71亿美元、85亿美元和84亿美元。2000年度,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