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如钟,聚如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是为“神聚”服务的。散文的“神”,主要是指文章的内涵和意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主题、要旨和灵魂;“聚”,就是指高度凝练、浓缩和集中,不枝不蔓,不溢不流。“神聚”是散文在内容上的基本要求,一篇精美的散文,“神聚”应该如一口铜铁铸就的古钟,经过反复冶炼,涤除杂质,使众多的零铜碎铁凝聚成形;“神聚”应该如一座挺立高耸的山峰,经过长期地壳运动,日积月累,渐渐隆起成山,而最突出的尖顶部分,聚集成峰。与此同理,散文的“神聚”正如这炼就的古钟、隆起的山峰,主题高度集中,内涵极为凝练,居高临下,统辖全篇。“神如钟,聚如峰”,是散文“神聚”的形象概括和生动呈现。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生物学科的发展已经成为多种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是当今社会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越来越受到多方的重视和发展。但在初中阶段,由于生物学科不是中考科目等原因,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都不重视,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将会对初中生物教学、我国未来生物领域和生命科学的技术的发展造成影响。本文就是对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做些浅显的探讨。  【关
婚后第2555天,那个可笑可恶又可悲的结婚7周年纪念日,她和我彻底决裂。当走出街道办的门,看着径直离去的她,我想,冲出围城的男女们或许都像她现在这样吧,甚至不肯再多看对方一眼。  第二天,她回来收拾自己的东西,慢得像蜗牛。收拾完了,却还在屋子里转悠,突然发现水果篮里还盛着些苹果,便挑了几个红润的,塞进了袋子——这是她几天前买的。  我不由冷笑,婚姻真是种可笑的东西,在一起时,恨不得把心送给对方。分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知识点里都蕴含着不同的数学思想,数学又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又要具备数学思想,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渗透 数学思想  数学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的灵魂就是数学思想,
身处职场,就必须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事,因此“职场代沟”在所难免。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被分配至机关办公室。办公室里上有“老”、下有“小”,各干各的,平时除了工作,谁也不搭理谁。我去了之后,先是怯怯的,随着思想和意识的转变,才慢慢感觉到空气中有些“暖和气儿”。  我是以对侍亲人的感情跨越“职场代沟”的。当时,除了两个主任以外,属于“元老”的老郭和属于“南下随军知识分子”的老魏都比我父母年龄
中国饮食美学历史悠久。它呈象淳厚,延揽古今,储藏在历史人文的深厚積淀中。  首先,我们需要传承一种属于我们民族自身的生活传统,这种生活传统以饮食最具代表性,而如何来实现这种传承,则依赖于我们对于饮食美学的自觉。通过呼唤饮食的自然原生滋味,让未来的生命健康得到维护底线的绿色屏障;通过人生欢愉与饮食情感的统一,让生命的乐趣在和谐的饮食氛围中得到流畅的表达;通过艺术化饮食制作理念,让生命的精致感与科学制
在今天的中国,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能坐下来安心读点书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少。不少有识之士警告,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书虫”将成为未来中国一个新的“濒危物种”。    很多人不知道四大古典名著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读书的人数正在逐年减少。去年,中国只有51.7%的识字国民读书,这一比例比5年前下降了8.7%。同时,人们读杂志的比率更比5年前下降了一半之多。   同时,
守着树桩子等撞来的兔子     姜子禾在出租屋里躺了三天三夜,还是咽不下那口气,自己踏千山涉万水一路跟着宁宇来到这座城市,凭什么他说一句分手就分手啊!可城市就像是个大迷宫,他安心藏,你就没处找。   好在,姜子禾知道宁安的住处。宁安是宁宇的姐姐,姜子禾想:我守着树桩子,宁宇你有本事就别往上撞。   第四天一早,姜子禾头不梳脸不洗用一只行李箱装了自己的全部家当进驻宁安家。宁安侧在一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教师的真正成长在于教师个人内心的觉醒。只有内心的深度觉醒,教师才会真正成长。”这句话对“互联网 ”背景下教师自主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受这句话的启发,我们申报了课题《“互联网 ”背景下促进中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模式探索研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互联网 ”背景下教师自主发展的基本模式,希望我们的探索和研究能够给一线老师们一些帮助。  “互联网 ”背景下
回程的路有多远?走回去,要有多少从头来过的勇气?  工作日早起,参加一场年会,坐车匆匆奔赴会场,却被临时告知会议延迟到下午,想到手头还有一篇急着写完的论文,犹豫着返回家中,趁着上午空出来的时间赶进度。  决定返回,走在路上,心里盘算着来回花费的时间,从家到车站,到会场,再原路折回,琐碎浪费的时间算起来有两小时,中午再出门,在家不过两三个小时的写作时间,这点时间,晚上聚精会神赶一赶也是可以挤出来的。
上世纪中叶,中国与苏联交往时期。某天,周恩来给毛泽东拟写一个有关中苏签订尖端武器购买协议的报告。报上去后,毛泽东批“原则同意”4个字。晚8点,这份报告转到周恩来手中。周恩来立即吩咐身边工作人员通知总参作战部副部长雷英夫看看这个报告,以便吃透精神。  可是雷英夫不知去了哪里,值班秘书只好向周总理做了汇报。周总理思索了一会儿,他很肯定地说:“雷部长一定是去看豫剧《大祭桩》去了,不信,你等戏散了以后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