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水之清音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2g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善若水。
  水的名字叫命运。
  印象中的苏轼,是悠悠千载、红尘俗世中一个不朽的传奇,他那“天涯回首一笑间”的绝世风姿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古豪情,都令后人倾倒感叹。
  乌台的暗流褪尽了昔日的荣耀,苏轼来到赤壁。余秋雨先生曾在《东坡突围》中说:“苏轼选择了赤壁,而赤壁也成全了苏轼。”他并不是衣衫褴褛地出走,而是骨骼清奇地驾舟而来;他并不是茕茕孓立地自我放逐,而是侣僧友道的潇洒出游。酹酒临江,是主与客的问答,是参禅、是悟道。苏轼于滔滔江水前顿悟了:酒不醉人人自醉。于是转身走向那绿水青山。
  然而水本无恙,生命亦本无恙。
  自远古洪荒开始,水便以其生生不息的姿态孕育了生命。祖先在漫漫流水中看见了种族的繁衍,那时必有一个智慧的灵魂,顿悟于时光的变迁,从澄明的江水中开启一轮红日,水灵灵的文明从此诞生。
  小时候读唐诗,便喜爱坐在流水边。水自碧云天潺潺而来,宛若《枫桥夜泊》中寒山寺的钟声,还有杜甫的一句“晨钟云外湿”,想象中的境界是这样的:纤瘦的河,一系孤舟与落第才子,独对渔火难以入眠。晚秋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乡愁上来了。于是游子眼角的清泪化作满天的清霜,将钟声染得湿漉漉的。
  水成全了一代文豪,水孕育了文明,水也将故乡刻进了一个孩子的魂里梦里。
  我曾把未来描绘成想象中的图画,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败了风景。游弋于现实与梦境中,的确令人彷徨无助,但只要有泉水在心房内激起回声,琐碎与烦忧凝成的冰块便会在顷刻间消融瓦解。正如李煜用水解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也如哲人孔子望洋兴叹:“人亦如水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更如兴尽晚回舟的少女:“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金陵的歌舞,西湖的脂粉,隔江的后庭花,我不禁像陆游那样起了风尘之叹:“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故乡的角色不总是那么完美,正如她所孕育的林妹妹那样,惹人怜爱却经不住生命的考验。
  流水总令人徘徊,生命却不容徘徊。我想我要告别孩提时的旧梦,思想向更深更远处伸展,直到我找到生命的体悟与精神的皈依后,才能安适地将自己的灵魂与曾经走过的岁月,放在故乡的流水里安居、长眠。
  ‖浙江省长兴县虹星桥中学‖指导教师:张智勇
  水,简单,至低,柔弱。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却孕育万物,濯洗天地。作者以水为线索,引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引出了枫桥水边的千古绝唱,引出了李煜之忧,引出了孔子之叹,引出了“兴尽回舟”的李清照……这水一样的豪迈与愁情,孕育出了绵延的中华文明,成全了一代代文豪,也将故乡刻进了远游孩子的魂里梦里。
  水在的地方,就是生命所在的地方。水利万物而不争,然而正是这不争的温柔里,往往蕴藏着最强大的力量……
  【适用文题】上善若水;如水的文明;生命中的水声……(小风)
其他文献
摘要:“文图学”分析“文本”和“图像”,“文本”可分为肢体、声音、图绘三种类型。“文图学”中的“前文本”和“元文本”既具有“互文性”又存在“互媒性”。我们既可通过生产机制、使用情形、社会网络、流通过程等现象研究文本周边,也可通过视其外观、察其类型、解其形构、论其意涵探讨文本自身。  关键词:文图学;文本;图像;方法  楔 子  A:  B:  A:  B:  故事一:情人节的晚上,手机接收到了排成
暖阳被鑲入懒洋洋的眸子,轻轻柔柔地笼罩着那盆月季,染上金黄。轻嗅,思绪和着芬芳,想起那个美丽的瞬间。  那是个黄昏,西方天际被晕染成绯红一片,彩云为太阳披上一件大红嫁衣,宛若娇羞的新娘,很美。可再看看手中枯萎的月季,不免叹了口气,本来信心满满要种出最美的花,却因为老忘记浇水,让它几乎要香消玉殒了。唉!  突然地,鼻子里钻进一丝香,愈来愈浓,一浪一浪涌过来,把鼻子填满,又钻进心里。不用说,这必是陈爷
5月23-27日,在与谷歌AlphaGo围棋人工智能的对弈中,柯洁不出意外地以0:3的比分输掉。但在比赛中,即便早早局势落后,柯洁仍然发起了猛烈的反击。在第二场对阵结束后,AlphaGo已经赢棋“关机”,柯洁却一个人独自坐在原地,继续盯着棋盘思考。虽然结果没能改变,但柯洁还是兑现了自己“要全力以赴”的承诺。  比赛结束之后,“AlphaGo”之父哈萨比斯第一时间发布了一条推特,称赞柯洁已经“将Al
①有一天晚上,我都躺在床上准备休息了,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对我说:“爸,洗个脚再睡觉吧。”睁眼一看,儿子在床前,床前有一盆洗脚水。起身,把双脚伸到洗脚盆里面,感觉比自己打的洗脚水温暖,双脚都有化掉的感觉。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又听见儿子说:“爸,吃完早点再去上班吧。”一看早点已经做好了。  ②那一个假期,我常常有种进入了另一个星际的感觉。每天在单位上班特别有劲,盼望着下班的时候早点到来。非常贪恋一回家儿子
1.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并回答问题。  本报北京5月4日电 (记者赵贝佳)今年北方最强沙尘来袭。5月4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称未来三天北方地区仍有大风沙尘天气,并伴有降温。  5月3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10余省份遭遇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内蒙古局地PM10 峰值浓度超过2000微克/立方米,北京局地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内蒙古及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大
那一年,我刚九岁。  夏日的炎热炙烤着小镇,高温并没有因为夜幕的降临而削减它的威力。风挟裹着热浪迎面扑来,也吹不散这凝结在空气里的燥热。  小镇昏黄的灯光下,肩并肩走着的两个人,是我和我的奶奶。夜静得空旷,寂得悠长。街边的灯尽力地亮着,人的影子被拉得老长。我在奶奶身边蹦跳着嬉闹着,根本无视这夜的宁静与美丽。  奶奶一脸宠爱地看着我,嗔怪我像猴儿一样蹦跶。路边的柳树本已进入了梦乡,这时枝叶却在不时地
书信是记忆的扉页,是情感的载体。一段或长或短的文字,就可以让你窥见几分古旧的时光。  陈寅恪曾写过这样一封信:  今决计不南行,特陈其理由如下:清华今年无春假,若南行必请假两礼拜……  别有一点,则弟存于心中尚未告人者,即前年弟发见清华理工学院之教员,全年无请假一点钟者,而文法学院则大不然……  这是一封给他的朋友傅斯年的信。彼时,正在清华任教的陈寅恪因为忙碌,已两次拒绝傅斯年的邀请,心里深感愧疚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歌中的一弯新月,自《诗经·陈风·月出》篇中升起,向远古的山川洒落最早的清辉,照耀诗人卷帷望月的梦。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是自然馈赠的幸运。  天空会容纳我所有的心情,月会理解我所有的思绪并加以调和。与月对视,心便瞬然澄澈。我喜欢放学后在学校花园般的小径上,迈着轻盈的步子,邂逅月的
清风像那透明的荷包,裹住了一缕如丝的阳光,让它不至于从指间溜走,却也能散发着温暖与芬芳。这缕阳光,被我挂在生命的风铃上,随风歌唱。  清晨刚伸了个懒腰,掀开缀满星空的盖被,太阳便按捺不住,悄然苏醒,羞怯地在空中伸出它的一只金色触手——向世界道着早安。  厨房却早已成了舞台,锅碗瓢盆献上歌唱,火焰送来热情的舞蹈,那悄悄溜进窗棂的一缕阳光,当起了霓虹灯,让这片金碧辉煌持续升温。  蛋壳悄然敲裂,发出“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错觉》泰戈尔  人们总是站在别人背后羡慕别人的光环,殊不知,却泯灭了自己最初的灿烂。  她,有着天籁之音,每次文艺演出,舞台上总少不了她的身影;事关音乐,她从不缺席,也从不被淘汰。那种被人包围被人关注的感觉,是我所羡慕的。  我,总是能画出头脑中的一幅幅唯美的画面,因此,我常常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