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老化”保障性住区公共空间的适老设计改造——以厦门万景公寓为例

来源 :住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98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老化”(Double Ageing)是指人口与建筑物同时老化,两者的双重效应构成的社会问题.在我国最早一批建成的保障性住房老化的同时,其居民不仅以中、老年或病残人士为主,而且因收入所限,大都无力支付养老机构费用,保障住区的居家养老支持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万景公寓为改造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对保障住区的适老化改造策略和设计手段进行了研究,从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便捷性四个角度出发,尝试对社区场地总体进行了重新规划,同时完成了建筑单体的改造设计,以此来探索保障社区公共空间双老化问题的解决之道.
其他文献
天地春晖近,江河万象新.值此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珠江水运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珠江水系交通港航干部职工,以及参与珠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
期刊
厨房是住宅的主要功能空间以及环境污染物滋生的主要场所,营造健康舒适且符合人体工学的厨房环境已成为百姓最为迫切的需求.本文通过调研问卷的方式分析提炼基于用户体验调查的排烟排气系统性能影响因素,旨在为未来厨房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本次问卷调查通过网络平台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86份,采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与交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女性下厨比例总体高于男性,30岁及以下用户下厨频率较低,烹饪活动时长一般为30min左右;24.3%的公共烟道用户及11.1%的直排用户排烟管道存在串味问题;智能排烟系统相比非智能排烟
与长江相比,作为中国第二大河的珠江,总显得有点各自为阵:同属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东江,与传统认知里的珠江,在奔向大海的路途中,相遇于珠江三角洲,才被人所熟识.
期刊
本文以空间叙事理论为研究视角,选取深圳大学粤海校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意象理论”、 “城市故事论”和“空间句法理论”等叙事空间研究方法,基于叙事空间三要素“物”、“场”、“事”所对应的叙事特性,对深圳大学校园的叙事空间进行分析与诠释,以期对大学校园空间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美国社区绿地在促进居民体力活动、缓解国家公共环境健康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不同时期社会背景下美国社区绿地的建设理念诉求,整理了社区绿地在不同阶段的重点规划特征,并归纳分析了美国与社区绿地建设相关的城市政策变革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对“健康中国”城市绿地建设的启示,即多类型绿地服务融合,提升绿地使用率;完善建设机制,加强社区参与;塑造支持体力活动的社区绿色空间.
湘中地区传统民居是在冬季湿冷夏季酷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类独特的居住形态.以湘中地区娄底市楼下村新旧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实地温湿度测试的方法,对新旧民居室内热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新建民居的砖混结构热情性好,冬季保温效果好,但是在夏季不利于室内散热;古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是木板壁,木板壁在夏季白天防热不佳,但是在夜间的散热比砖混结构好,有利于夏季夜间散热,不利于冬季保暖.再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从选址与朝向、平面布局、外围护结构及材料、自然通风等方面提出了当地民居更新策略.
以骑行社区为单位的慢行系统建设有助于减缓城市的交通拥堵促进城市的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基于共享单车轨迹大数据构建复杂网络,采用社区发现算法Infomap划分城市骑行社区空间结构,并探寻其边界及内部骑行活力的影响因素.以深圳市为例,研究发现:骑行社区主要由城市大型交通设施及自然地块阻隔而成;社区内部骑行活力受居住建筑容积率、同社区职住人口密度等因素影响.研究认为,城市慢行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应以居民实际出行特征为基础划分相应的骑行社区,通过促进骑行社区内部的职住平衡,改善社区内部骑行环境,提高居民骑行出行吸引力,引
基于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浙江省氟化工行业现状,提出“十四五”期间浙江省氟化工行业的发展建议.涉及氟化工细分产品:无机氟化工产品、氟碳化学品、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应关注的高端含氟聚合物包括:无定型氟聚合物、含氟感光树脂、高端氟橡胶、含氟聚酰亚胺、全氟聚醚(PFPE)等.
依托京雄商高铁跨北京五环路特大桥设计项目,根据桥梁工程概况,对桥跨控制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对主桥结构体系开展对比研究.重点在结构参数、施工方法、计算结果、基础形式、景观效果、工程造价等方面,对半漂浮体系独塔斜拉桥方案和加劲连续梁体系矮塔斜拉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独塔斜拉桥跨度紧凑,在温度跨度、梁端转角、支座吨位、景观性方面有较大优势,推荐采用半漂浮体系独塔斜拉桥方案,可为同类项目设计提供借鉴.
为厘清国内岭南园林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以CNKI数据库1963年至2020年间595篇国内岭南园林研究文献为数据源,借助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核心作者群与研究机构及研究主题知识结构可视化图谱.结果 表明:国内近60年的研究可分为初步探索(1963~1996)、缓慢发展(1997~2009)和快速增长(2010至今)三个阶段,研究文献数量持续增长,研究热度越来越高,但缺乏大跨度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综合研究;当前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园林发展与历史渊流、园林美学与艺术风格、园林要素与造园手法、园林遗产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