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打顶剂甲哌苯甲酸离子液对棉花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不同浓度的甲哌苯甲酸离子液对棉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棉花产量的影响。设置4个处理为A1,甲哌苯甲酸离子液75 g/hm2;A2,甲哌苯甲酸离子液 105 g/hm2;A3,甲哌苯甲酸离子液135 g/hm2;CK,人工打顶。于药后每隔7 d取样1次,通过愈创木酚比色法、氮蓝四唑(NBT)光下还原法、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对3种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甲哌苯甲酸离子液处理下,不同棉花品种MDA含量呈增加的趋势;不同棉花品种随着施药后天数的增加,其POD活性急剧下降;甲哌苯甲酸离子液105 g/hm2处理对棉花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影响明显。不同甲哌苯甲酸离子液浓度影响棉花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适宜的甲哌苯甲酸离子液化学打顶剂的浓度为105 g/hm2;不同浓度甲哌苯甲酸离子液影响棉花产量,高浓度对棉花品种新陆中37、新陆中82有抑制作用,对新陆早77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棉花;化学打顶;酶活性;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2.01
其他文献
摘要:为检测鉴别鸡白痢、肠炎、鼠伤寒、伤寒4种养禽业中常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利用每种血清型的特异基因位点,建立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对多重PCR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与非沙门氏菌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限度13.1 pg/mL,肠炎沙门氏菌最低检测限度达12.5 pg/mL
摘要:为研究防治火龙果介壳虫的安全用药技术,比较噻虫嗪、噻嗪酮的田间防效和作物残留。结果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WG)在41.7~62.5 mg/kg,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WP)在125~250 mg/kg剂量,药后10 d对介壳虫的防治效果在80%左右,25%噻虫嗪WG对火龙果介壳虫防效较优,25%噻嗪酮WP在火龙果叶片的半衰期为1.7 d,噻虫嗪在火龙果叶片中消解速度较快。膳食风险评
摘要:运用山东省1981—2015年实测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数据,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指数)分析山东省干旱时空演变规律,提出了应对旱灾的干旱风险管理概念,并论述其含义和作用,总结了气象科技服务具体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1) 干旱事件在秋季和春季的发生频率最高,在夏季发生频率最低;(2) 干旱事件在山东省西北部地区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東南部地区;(3) 区域干旱灾害管理应由危机管理向风险管
摘要:为明确植物提取物复配剂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赤星病防治效果、产量产值和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常规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基础上依据植物复配剂使用次数的不同,共设5个处理:T1(对照,常规农药防治)、T2、T3、T4、T5(在T1的基础上分别于栽后15、30 d,15、30、45 d,15、30、45、60 d,15、30、45、60、75 d各喷1次植物复配剂),另外T2~T5各
摘要:以二年生多花梾木(Cornus florida Lam.)为试验材料,放入人工气候箱培养,以35 ℃为起始温度,之后每隔2 d调高2 ℃,到达39 ℃后每隔2 d提高1 ℃,直至植株叶片完全凋落。结果表明,多花梾木正常生长的极限温度是40 ℃,在43、44 ℃胁迫期间多花梾木幼苗陆续凋亡,43、44 ℃是多花梾木耐受高温的极限。随着温度升高,多花梾木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持续下降,41 ℃时失水
摘要:为了探究绿萝离体再生的最适条件和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phonate,简称EMS)诱变绿萝的合适剂量,首先以绿萝叶柄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用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 0.5 mg/L噻苯隆(TDZ) 0.3 mg/L萘乙酸(NAA),不定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 3.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 0.5 mg/L NAA,生根最适培养基为
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盘活土地资源,推动乡村振兴,也是关乎脱贫攻坚与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家庭经营性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参与土地流转是否促进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加较缺乏实证研究。基于全国有代表性的947个农户实地问卷调查样本,采用Adaptive LASSO Logistic等模型深入探讨土地流入、土地流出对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加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流入土地、流出土地分别是Adaptiv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外茎秆类农作物播种机的种箱内缺少分离装置的设计,种箱内种茎杂乱无章、均匀度不一的问题,开展播种速度与供种同步技术的研究,采用目标效率确定取种、供种时序,设计一种斗提式茎秆类均匀供种箱,主要对整体结构、关键零部件和主要技术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并在实验室内对斗提式茎秆类均匀供种箱进行台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此装置中,甘蔗种茎被持续不断地搅动,使种茎之间相对分散,避免了大量的种茎淤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