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我们教师在理论上潜心研究的内容,在实践中苦苦追寻的目标.在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三,课堂教学多以复习课教学为主.复习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和理解先前学过的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知识收获,教师应该转变观念,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变教为导,变学为思,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性,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一堂物理复习课通常由 “知识回顾”、“例题训练”、“方法总结”等环节组成,而“知识回顾”环节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1“知识回顾”的重要性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生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没有游刃有余的解题能力,复习成为空谈.“知识回顾”是学生复习基本知识,训练基本能力的过程,即夯实“双基”的过程.学生夯实了基本知识,能使知识网格式内化和拓展性运用;学生扎实了基本能力,能提高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知识回顾”环节,学生唤起和重现已学知识的回忆,把头脑中分散和无序的知识有序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形成体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知识回顾”的方式
2.1直接呈现
“直接呈现”是教师把所复习的物理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通过讲授、板书、多媒体等方法用最直接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迅速回顾知识,讲授的内容一定是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而有些学习底子薄的学生则听得云里雾里,特别遇到物理概念多、原理难的章节,学生更是反应迟钝,表情疑惑,在练习时困难重重.
“直接呈现”是教师对所授知识简单的呈现,是对复习知识的快速播放,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的充当“听众”.学生没有亲身参与基础知识的回顾过程,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更谈不上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深刻地理解.这种方式显然不够有效.
2.2挖字填空
“挖字填空”是教师把叙述某个物理知识或规律的一句话中省略几处关键内容,划上横线以备学生填写.为了完成所填内容,学生回顾知识,查阅资料.学生虽然参与了基本知识的复习,但注意力往往只是所填写的内容,而忽视整句话所表达含义,也就忽略了知识的完整性.
“挖字填空”看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人”,但这种方法不可避免的造成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完整和系统,这种方式在有效性上略显不足.
2.3习题引导
“习题引导”是教师精心设计包含一个或者几个重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决教师创设的几个小问题中回顾和应用已学的知识,使大脑中碎片化的知识记忆串联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复习《交流电的产生及其描述》这一课中, 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习题:如图1所示,线圈abcd的面积是0.05 m2,共100匝,线圈总电阻为1 Ω,外接电阻R=9 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π T.线圈从中性面开始以10π rad/s的角速度匀速旋转.则:(1)转动中的最大电动势及位置;(2)写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3)电路中,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4)从图示位置转过90°过程中的平均电动势和这一过程中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这样的设计就在解题过程中帮助了学生回顾产生交变电流的知识,体验了交变电流“四值”问题求解过程.设计的题干和问题巧妙地解决了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习题引导”让教师成为“知识回顾”环节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成为环节的主体,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深刻体验解题思路和技巧.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的方法,显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复习策略.
3“知识回顾”的有效策略
“习题引导”是“知识回顾”的有效策略,如何有效的创设物理复习情景,设计习题,提高基础知识的复习效率?
(1)选题.选题应该坚持简单、典型原则.首先选题要简单,简单就是所选习题难度低一些,文字信息量少一些.习题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若选题过难,学生容易在学习上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其他环节的复习,若复习的起点低了,学生有信心了,复习才有效果.其次选题要典型,典型就是所选习题包含基本知识、基本解题方法、基本思维模式.毕竟学生对已学知识有部分的遗忘,基本的物理模型和常用的物理思想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回顾和建构基础知识体系,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练题.习题的训练可以课前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可以充分掌握学情,讲解时有的放矢.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课上坚决不讲;反之,则进行重点讲解.习题的训练可以在课堂上展开,形式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是小组讨论完成,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点题.教师应当展示学生的答题成果,对解题过程和结果给予评价,指出答题过程的不正确和不规范的地方.对于学生解题中出现的典型性错误,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寻找错误根源.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后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基础知识体系.教师要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归纳知识要点、规律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一题多变”对基础知识进行加深拓宽,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更多的收获.点题环节是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升华课堂知识的“画龙点睛”之笔.
复习课是高三教学质量的生命线,而“知识回顾”环节是复习课教学质量的基础.“知识回顾”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学习能力,是复习课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心,只有千方百计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才是出彩的.
1“知识回顾”的重要性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生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没有游刃有余的解题能力,复习成为空谈.“知识回顾”是学生复习基本知识,训练基本能力的过程,即夯实“双基”的过程.学生夯实了基本知识,能使知识网格式内化和拓展性运用;学生扎实了基本能力,能提高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知识回顾”环节,学生唤起和重现已学知识的回忆,把头脑中分散和无序的知识有序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形成体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知识回顾”的方式
2.1直接呈现
“直接呈现”是教师把所复习的物理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通过讲授、板书、多媒体等方法用最直接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迅速回顾知识,讲授的内容一定是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而有些学习底子薄的学生则听得云里雾里,特别遇到物理概念多、原理难的章节,学生更是反应迟钝,表情疑惑,在练习时困难重重.
“直接呈现”是教师对所授知识简单的呈现,是对复习知识的快速播放,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的充当“听众”.学生没有亲身参与基础知识的回顾过程,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更谈不上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深刻地理解.这种方式显然不够有效.
2.2挖字填空
“挖字填空”是教师把叙述某个物理知识或规律的一句话中省略几处关键内容,划上横线以备学生填写.为了完成所填内容,学生回顾知识,查阅资料.学生虽然参与了基本知识的复习,但注意力往往只是所填写的内容,而忽视整句话所表达含义,也就忽略了知识的完整性.
“挖字填空”看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人”,但这种方法不可避免的造成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完整和系统,这种方式在有效性上略显不足.
2.3习题引导
“习题引导”是教师精心设计包含一个或者几个重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决教师创设的几个小问题中回顾和应用已学的知识,使大脑中碎片化的知识记忆串联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复习《交流电的产生及其描述》这一课中, 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习题:如图1所示,线圈abcd的面积是0.05 m2,共100匝,线圈总电阻为1 Ω,外接电阻R=9 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π T.线圈从中性面开始以10π rad/s的角速度匀速旋转.则:(1)转动中的最大电动势及位置;(2)写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3)电路中,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4)从图示位置转过90°过程中的平均电动势和这一过程中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这样的设计就在解题过程中帮助了学生回顾产生交变电流的知识,体验了交变电流“四值”问题求解过程.设计的题干和问题巧妙地解决了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习题引导”让教师成为“知识回顾”环节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成为环节的主体,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深刻体验解题思路和技巧.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的方法,显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复习策略.
3“知识回顾”的有效策略
“习题引导”是“知识回顾”的有效策略,如何有效的创设物理复习情景,设计习题,提高基础知识的复习效率?
(1)选题.选题应该坚持简单、典型原则.首先选题要简单,简单就是所选习题难度低一些,文字信息量少一些.习题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若选题过难,学生容易在学习上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其他环节的复习,若复习的起点低了,学生有信心了,复习才有效果.其次选题要典型,典型就是所选习题包含基本知识、基本解题方法、基本思维模式.毕竟学生对已学知识有部分的遗忘,基本的物理模型和常用的物理思想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回顾和建构基础知识体系,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练题.习题的训练可以课前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可以充分掌握学情,讲解时有的放矢.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课上坚决不讲;反之,则进行重点讲解.习题的训练可以在课堂上展开,形式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是小组讨论完成,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点题.教师应当展示学生的答题成果,对解题过程和结果给予评价,指出答题过程的不正确和不规范的地方.对于学生解题中出现的典型性错误,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寻找错误根源.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后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基础知识体系.教师要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归纳知识要点、规律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一题多变”对基础知识进行加深拓宽,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更多的收获.点题环节是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升华课堂知识的“画龙点睛”之笔.
复习课是高三教学质量的生命线,而“知识回顾”环节是复习课教学质量的基础.“知识回顾”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学习能力,是复习课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心,只有千方百计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才是出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