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组教学为突破口,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成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高中语文分组合作教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明显提高,自主学习水平可以实现较大提升,是较为成功的改革模式,能够较好地体现三维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新课程改革中“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设计与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原则要求,以有效保障分组教学活动的科学开展。
  一、坚持合理分组原则,适应学生基础实际
  合作学习小组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基本的学习单位,在这样的学习载体之中,教师的各项教学目标要求都可以得到有效实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可以向教师进行表达,能够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互动的通道。学习合作小组的分组学问是很大的。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直接就将两张座位前后四名学生作为一个小组,或者六名学生作为一个小组,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分组方式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实际上这种分组方式是不科学的,违背了分组合作教学中分组的初衷。分组教学小组的编排和班主任教师调整座位是不一样的概念,座位的调整涉及个子高矮、视力好差等,而分组合作教学中小组的划分主要是兼顾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此必须突破原有的座位限制进行科学分组。在编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班级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分配,让优秀生在小组当中发挥引领作用,让后进生在小组当中得到进步提高,同时也要适应控制小组的人数,一般不宜超过8人。
  二、强化预习活动要求,奠定语文学习基础
  将语文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放在课堂45分钟之内,这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全部完成。因此,可以将一些学生自己努力在课前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放在预习环节进行突破。在预习中,我要求学生将自己可以完成的基础性知识,如字词等,必须在课堂教学之前解决,将时间节省出来重点开展重点、难点分析。同时,我还对学生提出了科学预习的要求,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阅读,在全面了解教材的基础上,以预习提纲为依据,进行独立的思考活动。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各种外在的资源进行辅助,将自己认为的重难点之处标识出来。最后,指导学生对预习活动中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进行系统归纳,作为课堂质疑的重要方面。
  三、制定研究学习纲要,发挥启发引导作用
  开展分组合作教学,教师要以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学习,这条线索就是学习纲要。学习纲要既是对整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又是对教学目标的全面体现。教师应当充分注重科学设计预习纲要,首先,要注重吸收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问题,要求语文课代表在新课开始之前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教师以此作为开展语文教学设计的参考依据,并对教学方案进行科学的完善和调整,让教学方案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教学实际。其次,在设计学习纲要的过程力一定要注重精练性,要紧扣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关键节点,每一个探究的题目都应当是一个切入点、一个关键点,支撑起整个语文探究学习活动的框架。最后,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探究纲要的连贯性,前后连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成功。
  四、注重开展巡视指点,促进教学深入进行
  在高中语文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开展。部分教师在贯彻落实这一理念的过程中,走进了另一个误区——放得过多。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非一切教学活动都让学生放任自流,在放手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对学习活动的掌握调节与有效引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发挥思维点拨、方向引导和节奏掌控的作用,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调控,才能够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另一方面完全依靠学生的自主努力,是无法解决学习中所有难点的,反而会让教学活动停滞。因此,在开展分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发挥巡视点拨的作用,在小组之间进行巡视,对学生的难点进行点拨,对后进生的学习活动予以帮助,促进整个小组分组合作探究活动有效开展。
  五、开展梳理引导训练,培养自主学习水平
  指导学生讨论学习,这只是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环节,并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学生在依靠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和向教师寻求帮助之后,会综合形成学习成果,这样的成果每一个小组都具有,但并不一定都是科学完善。此时,教师还应当发挥疏理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开展交流与补充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各小组都进行完善补充。最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研究,对各组汇报的学习成果进行系统的甄别、提炼、完善和提高,以此自主获得最为科学全面的学习成果,以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采取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教师单方面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裁判员,忽略学生学习自主地位的弊病,让学生自己学习总结和提炼学习成果,并在相互探讨与研究中完善提高,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具有较大帮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快速提高。
  六、尝试创设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分组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相互之间进行帮助提高,以小组为单位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许多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还开发出了分组教学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营造竞争的良好氛围,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不断增强。许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定期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整体情况开展评价,在班级实行“进位竞赛”活动,以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习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学习激情都更为高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整体进步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模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创新模式,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研究,对分组预习、提纲、巡视、疏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其他文献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学生处于学习被动地位,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新的学习模式。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高中学生心理发展逐渐成熟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视野开阔、见识超群的百科全书式的史学巨著.它蕴藏着深邃的哲理,融汇着民族的精神。江苏新课改以后,把《(史记)选读》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