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西藏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及其引导研究

来源 :青苹果·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gu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正带领全球经济迈入互联网产业时代,同时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西藏经济社会高速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调研当前西藏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状况,分析其就业创业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思考引导其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和创业观的举措和对策,从而促进西藏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创业。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兴起,信息技术正带领全球经济迈入互联网产业时代,传統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已十分有限。同时,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各高校大量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西藏地处祖国西部边陲,虽然建区以来得到了国家和兄弟省市的无私援助和大力支持,但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依然相对落后。在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西藏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和高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调研“互联网+”时代西藏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状况,分析存在的就业创业误区,思考并引导其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正确就业观和创业观的举措和对策,促进西藏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创业从而推动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不断前进。
  1 关于就业和创业的认识
  就业是指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简单点说,就是就业者在某个已经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组织内从事常规性工作,获得稳定收入。从就业类型来看主要分为完全就业和非完全就业两大类,表现为常规性和稳定性。
  创业是指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对于创业者来说重点是实现价值和开创事业,表现为挑战性和创新性。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课题组以位于拉萨市区的几所西藏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抽样调查方式就就业创业有关问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个别访谈形式就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问题对部分高校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进行面对面访谈,从而获取相关研究数据。为了保证所获取数据真实可靠,正式开展调查前课题组以每次发放50份问卷的标准,分两次前后间隔2周对相同人群进行了验证调查。经对两次调查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调查所获取数据真实有效。调查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56份,回收率91.2%。其中,有效问卷420份,问卷有效率84%。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信息、就业认知及态度、创业认知及态度3大部分,共30小题。
  调查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不同专业的本专科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68%,女生32%;汉族30%,藏族70%;城市生源31%,农村生源69%;本科生66%,专科生34%;大一学生13.1%,大二学生23.1%,大三学生29.3%,大四学生28.1%,研究生6.4%。
  3 西藏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误区分析
  3.1 急功近利与求稳心态并存
  经调查发现,西藏大学生就业功利心比较强同时求稳心态也比较重。西藏大学生就业意向大多倾向于公务员、知名国企等社会地位高、物质待遇好、工作环境好的职业和岗位。与此同时,西藏大学生更希望工作能一步到位且相对稳定,不愿意面对跳槽,缺乏重新择业的勇气和心理准备。
  3.2 缺乏自主意识与职业规划
  经调查走访,发现部分西藏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就业创业自信心,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在选择就业或创业时,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多受周围亲朋好友等关系亲近人的影响,且具有严重的从众心理,多随大流而动,对当前的就业创业形式缺乏自我判断。
  3.3 缺乏服务意识和挑战精神
  经调查分析,西藏大学生选择就业或创业的地方多集中在区内大中城市等西藏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区域,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到基层、到农牧区、到偏远边区工作的意愿,缺乏为实现西藏人民精准脱贫和全面小康服务的精神。同时,还发现西藏大学生中愿意到区外就业或创业的极少,由此可以看出西藏大学生缺乏挑战精神和拼搏勇气,不愿意面对未知的陌生环境和相对激烈的职场竞争,甚至极个别大学生不愿意面对双向选择就业,害怕遭遇失败,从而选择不就业或等着父母帮助安排工作。
  3.4 缺乏职业意识和职业认知
  经调查和访谈发现,西藏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意识欠缺和职业认知不足的问题。部分西藏大学生对自己所希望从事的职业或行业缺乏充分的了解,对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缺乏清晰的认识,甚至将职业仅仅看作谋生的手段,不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对职业生涯抱着轻忽的态度。
  3.5 创业认知不足和创业意识欠缺
  经调查了解,发现西藏大学生对创业有一定认知但不全面,部分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但缺乏创业意识,且少有人付诸创业实践。在具有创业意愿的西藏大学生中具备明确的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和创业理想的并不多,同时西藏大学生在商机意识、转化意识、战略意识、风险意识和为开创事业而不懈奋斗的敬业精神方面也较为欠缺。
  4 引导西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的几点建议
  4.1 解读形势政策,引导大学生正视现实,及时调整好心态
  政府要定期公开发布西藏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动态权威数据,特别是人力资源需求变化数据和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数据。各高校相关部门要定期举办面向在校大学生的专题报告会或讲座,及时为他们正确解读国家、自治区关于就业创业的最新政策、相关行业产业发展最新动态、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最新变化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最新动态。让深处高校校园的大学生对国家和西藏的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近年来的社会发展形势和就业创业新常态有切实了解和较为科学的判断,从而引导在校大学生正视现实,调整好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   4.2 创新教育机制,实行“一把手”工程,将就业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
  各高校要落实好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和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的通知》精神,敢于创新教育机制,建立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实行“一把手”工程,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实行书记负责制,在相关部门开展专门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的基础上,将就业创业教育融入到高校教育全过程。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创业教育的基础性必修课程;在高年级阶段开设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性必修课程;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融入大学期间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同时,还要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实践纳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作,开辟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实践的第二课堂。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真正落到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实处,系统性的教育引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
  4.3 强化队伍建设,通过外引内培活聘方式,打造专业化就业创业教育服务力量
  鉴于目前西藏各高校的就业创业具体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多由辅导员、班主任负责,缺乏专业化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现状,建议各高校创新人才使用机制。通过从外面引进专业化就业创业指导师;加强校内就业创业专门师资专业化培养;灵活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成功的创业团队、社会化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平台、法律和理财服务机构等组织聘请高水准的指导专家的途径,三策并举,合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合适、灵活高效、高度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与指导专门师资队伍。从而更好的为大学生提供科学化、规范化、个性化的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及时有效的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
  4.4 搭建开放平台,通过就业创业实践,转变观念积累经验
  各高校要搭建开放平台,指导大学生通过重要资讯共享、社会经验积累、就业创业实践等方式,逐步转变落后的就业创业观念。一是要尽快建立起能实现政府、高校、企业、大学生之间高效互通、资源共享、信息服务等功能,且组织健壮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二是要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公益性专项扶持基金,为大学生开展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三是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园区,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提供平台和专业化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积累就业创业经验;四是要通过鼓励大学生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举办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开展就业创业文化建设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促进大学生正确就业创业观念的形成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4.5 大力正面宣传,引导舆论,树立典型,更新社会观念
  引导西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仅靠学校的力量和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和媒体的大力支持。只有社会公众媒体、校园媒体和群众自媒体都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大力的正面宣传,不断树立西藏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典型,引导社会舆论风向,帮助西藏人民群众逐步转变落后的就业创业观念,形成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创业的良好大环境和积极向上氛围,才能更好的促进西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
  “互联网+”时代,西藏大学生要顺应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社会潮流,自觉将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需求统一起来,更新就业创业观念,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和创业成功率,为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向前。
  (作者简介:程雪松(1982- ),男,四川省简阳市人,硕士,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化与计算机应用,就业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
其他文献
江西省贵竹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公司坐落在全国十大竹乡之一的江西省崇义县城.注册资本3 000万元,固定资产总额9 476万元,工厂占地面积24 000 m2,生产车间面积15 00
摘 要:企业精神,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适应新形势下,增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法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企业精神作为企业的灵魂,是凝聚、团结员工的重要精神保障,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依靠。因此,要与时俱进,加强与弘扬企业精神建设,让企业精神成为塑造企业形象,推动企业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关键词: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塑造;探讨  一、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指企业整体员工,所
高职院校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职院校发展的水平.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我国有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相关研讨会,会中明确提出,多元人才观是当今社会需求多元化的体现,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体现。我国英语类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如何将多元人才观融入其中,学生又该如何应对当前的挑战呢。本文结合英语类专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1 现有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从目前的高校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学校培养计划较为单一或者说专一,既不能满足學生
期刊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民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普及,信息化技术逐渐向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方面覆盖.自2017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
在现实生活中,有好多员工本来想干好八小时内的手中工作,搞出点名堂来,不愿当个混混,更不愿让人瞧不起。但这其中有不少是由于其所做的事与其自身的个人爱好及所学专业对不上号,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而使工作的热情大减,甚至消极对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这就更加谈不上有什么乐业精神了。  如果一个人不敬重自己的职业,从理性方面说,是亵渎职业之神圣;就事实而言,一定會把事情搞得很糟,结果当然是害人害己。  但是员
【摘要】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现已成为国际范围内的热点话题。从货币的本质来看,仍旧脱离不了使用价值与价值间的关系。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通过对货币价值形式的研究以及美元国际化对其的应用,试图给出我国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 人民币;美元;国际化;价值形式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影响的扩大、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人民币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当前,
对于心绞痛患者来说,速效救心丸是很重要的救命药。速效救心丸由活血化瘀和开窍醒脑的中药川芎、冰片等组成,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的冠心病、心绞痛,有缓解胸闷、憋气的功效,在临床上的应用时间已经有20多年,具有预防、治疗和急救三重功效。但是,掌握这种救命药的科学服用方法,才能真正起到救命作用。  服用速效救心丸要做到“及时”两个字。冠心病患者一旦出现心绞痛先兆症状,应及时服药,因
国外网站有个叫“晒光阴”的活动,最近在国内的微信朋友圈也十分流行。就是把不同时代的照片进行对比,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连衣服、表情也都相似,只是人的容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0年前,年轻的爸爸手牵抱着足球的儿子;60年后,儿子抱着足球牵着已经老迈的爸爸。40年前,夫妻两个那么年轻,丈夫英俊,妻子漂亮;40年后,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穿同样的服装,表情还是原来的表情,手依旧相牵,只是两人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