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将意识形态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来使用,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是社会意识形式的一部分,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在这个意义上,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制度的合法性基础,其作为价值系统发挥作用并使人们认同于现存社会制度。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意识形态漂浮”现象。所谓“意识形态飘浮”,是指大众传媒铺天盖地宣传某种意识形态,可是这种意识形态仍不能深入人心,甚至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而飘浮在空中。
从意识形态传播角度来看,如果对意识形态的输入主要依靠外界的強制性灌输,而不能同启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会导致意识形态传播的可接受性不强,甚至会让广大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的科学论断,凸显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通过影响、改变或重塑社会心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建构起双向互动的坚实桥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头脑、扎根于心,真正为人们所接受、所掌握、所认同,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和自觉行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维护,其有效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意识形态宣传的效果好坏。
列宁指出,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发达国家将会继续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输出与渗透,坚持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在这场较量中,核心问题就是意识形态问题。如果主流意识形态受到破坏,必然会危及到国家的安全,影响到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重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把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根据意识形态的要求,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作为一种宣传、引导、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社会舆论的实践活动,具有促进意识形态固化的功能,要深入贯彻“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整合各种资源和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宣传格局,通过对教育对象施加有说服力的影响,把社会主义政治观点、思想理论灌输到师生的意识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效克服“意识形态漂浮”现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与弘扬,这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常 晶]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意识形态漂浮”现象。所谓“意识形态飘浮”,是指大众传媒铺天盖地宣传某种意识形态,可是这种意识形态仍不能深入人心,甚至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而飘浮在空中。
从意识形态传播角度来看,如果对意识形态的输入主要依靠外界的強制性灌输,而不能同启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会导致意识形态传播的可接受性不强,甚至会让广大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的科学论断,凸显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通过影响、改变或重塑社会心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建构起双向互动的坚实桥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头脑、扎根于心,真正为人们所接受、所掌握、所认同,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和自觉行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维护,其有效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意识形态宣传的效果好坏。
列宁指出,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发达国家将会继续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输出与渗透,坚持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在这场较量中,核心问题就是意识形态问题。如果主流意识形态受到破坏,必然会危及到国家的安全,影响到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重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把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根据意识形态的要求,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作为一种宣传、引导、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社会舆论的实践活动,具有促进意识形态固化的功能,要深入贯彻“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整合各种资源和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宣传格局,通过对教育对象施加有说服力的影响,把社会主义政治观点、思想理论灌输到师生的意识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效克服“意识形态漂浮”现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与弘扬,这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常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