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较为复杂的运动项目,它是在快速助跑以后沿着直线完成三次跳跃动作。就力量来说,三级跳远踏跳腿落地时,支撑的运动器官特别是脊柱承担的负荷,超过运动员本身体重的3~5倍,因此,要求三级跳远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下面就三级跳远运动员爆发力训练试作探讨。
一、三级跳远的力学特征
跳跃的目的是使运动员的身体产生位移,获得最大的远度或高度。从力学的原理看:爆发力=力×速度,要提高爆发力,就需要增加肌肉收缩力量和收缩速度。根据上述原理,在三级跳远训练中,当运动员掌握动作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准之后,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即爆发力、弹力)是主要的方面,在训练中以此为基础。才能提高爆发力。同时,从广义来看,力量的发展取决于运动机能单位同步的活动,要提高肌肉爆发力,在训练中还必须考虑力与速度有关方面的因素。
(一)从人体结构技能的力学方面探讨
三级跳远爆发力的获得:首先取决于下肢肌肉横断面增大,肌纤维增粗,包括肌蛋白含量增加,肌肉毛细血管网增多,肌肉结缔组织增厚,肌糖无增加,肌肉脂肪减少。
其次取决于神经调节机能的改善、动员和协调,包括参加活动的肌肉纤维的数量增多。研究表明:训练水平低的只有600/0的肌肉纤维参加活动,而训练水平高的参加活动的肌肉纤维可达到90%。
再次取决于皮层兴奋的强度和灵活性的改善,经研究证明,用自己能力的20%~80%从事肌肉活动时,力量的增加是依靠新的运动肌单位参加。如果是用自己最大力量的85%一90%时,肌肉活动主要是依靠神经中枢对肌体发放神经冲动的次数的增加来完成。
最后是杠杆(骨)的效率,包括传递力和抗拉座力等。
(二)从动作技术分析
三级跳远包括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三个技术环节,不同的技术都各有所需要的力量。就踏跳来说,踏跳的力量取决于下肢肌肉的蹬伸以及上肢迅速的摆动和快速展体的动作,即下肢肌肉爆发式收缩和全身协调配合的能力。要提高肌肉的爆发力,从技术方面讲:其一是增大踏跳力量,这种作用力越大,支撑反作用力就越大,则跳得越远。其二是加快踏跳速度,减少着地时的制动及缩短缓冲时间。其三是掌握好下肢的屈伸角度,特别是膝关节的屈伸角度,这是三级跳远运动员爆发力最大限度发挥的保证。踏跳腿蹬直主要靠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跑长屈肌、腓骨短肌参加爆发式收缩做好准备。在训练中为了提高最大肌力,应用各种阻力器械进行动力性和静力性的训练;提高爆发力和肌肉收缩速度,就必须进行负重训练、抗阻力训练以及跳跃练习的训练。
三级跳远技术从肌肉力学的特征可知,提高肌肉爆发力也就是加大踏跳力量,同时缩短踏跳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肌肉弹性力,产生较大的收缩力。
二、三级跳远爆发力训练方法选择
三级跳远运动员在快速助跑中大幅度地完成各种跳跃动作,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承担最大负荷的能力,二是在承担大负荷的条件下,发挥快速用力的能力,其中第二点更为重要。因为要想使运动员获得最大远度,就必须选择最佳训练方法,提高下肢肌肉爆发力。通过训练实践,在训练下肢爆发力时,应选择那些对大腿、小腿、踝关节力量都能得到发展的练习。其方法是:(1)跳深;(2)负重半蹲跳:(3)负重跨步跳;(4)行进间单足跳;(5)立定跳远越障碍物;(6)跳深接三级跳远;(7)立定跳远、立定多级跳等。
三、三级跳远爆发力训练的具体要求
第一是负荷大小。一般来说,负荷愈大,对力量增长的效果越好,但是完成动作速度就越慢,而负荷太小则达不到增加爆发力的效果。实践证明,能否合理掌握训练的负荷量是影响三级跳远运动员爆发力的重要因素。三级跳远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中采用最大负荷的50%。80%作为负荷量比较适宜。
第二是速度快慢。进行力量训练时,速度的快慢也是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发现,以快脉冲刺激肌肉,则肌肉由慢肌(红肌)变成快肌(白肌);相反,以慢脉冲刺激肌肉,则快肌也会变为慢肌。因此,在训练时加快完成动作的速度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是针对所需要的肌肉进行练习。只有对某肌肉群施以阻力,该肌肉群的力量才能增强,所以要仔细分析动作,有针对性地发展力量。
以上是从生物力学角度在三级跳远训练中选择发展爆发力训练方法的同步探索。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一,三级跳远运动员训练的重点,应以发展爆发力为主,这才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其二,在三级跳远运动中,采用跳深、负重半蹲跳、负重跨步跳、行进间单足跳这四个练习来提高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是比较有效的。其三,三级跳远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训练过程,只有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探索训练的手段,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责编 袁 妮)
一、三级跳远的力学特征
跳跃的目的是使运动员的身体产生位移,获得最大的远度或高度。从力学的原理看:爆发力=力×速度,要提高爆发力,就需要增加肌肉收缩力量和收缩速度。根据上述原理,在三级跳远训练中,当运动员掌握动作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准之后,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即爆发力、弹力)是主要的方面,在训练中以此为基础。才能提高爆发力。同时,从广义来看,力量的发展取决于运动机能单位同步的活动,要提高肌肉爆发力,在训练中还必须考虑力与速度有关方面的因素。
(一)从人体结构技能的力学方面探讨
三级跳远爆发力的获得:首先取决于下肢肌肉横断面增大,肌纤维增粗,包括肌蛋白含量增加,肌肉毛细血管网增多,肌肉结缔组织增厚,肌糖无增加,肌肉脂肪减少。
其次取决于神经调节机能的改善、动员和协调,包括参加活动的肌肉纤维的数量增多。研究表明:训练水平低的只有600/0的肌肉纤维参加活动,而训练水平高的参加活动的肌肉纤维可达到90%。
再次取决于皮层兴奋的强度和灵活性的改善,经研究证明,用自己能力的20%~80%从事肌肉活动时,力量的增加是依靠新的运动肌单位参加。如果是用自己最大力量的85%一90%时,肌肉活动主要是依靠神经中枢对肌体发放神经冲动的次数的增加来完成。
最后是杠杆(骨)的效率,包括传递力和抗拉座力等。
(二)从动作技术分析
三级跳远包括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三个技术环节,不同的技术都各有所需要的力量。就踏跳来说,踏跳的力量取决于下肢肌肉的蹬伸以及上肢迅速的摆动和快速展体的动作,即下肢肌肉爆发式收缩和全身协调配合的能力。要提高肌肉的爆发力,从技术方面讲:其一是增大踏跳力量,这种作用力越大,支撑反作用力就越大,则跳得越远。其二是加快踏跳速度,减少着地时的制动及缩短缓冲时间。其三是掌握好下肢的屈伸角度,特别是膝关节的屈伸角度,这是三级跳远运动员爆发力最大限度发挥的保证。踏跳腿蹬直主要靠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跑长屈肌、腓骨短肌参加爆发式收缩做好准备。在训练中为了提高最大肌力,应用各种阻力器械进行动力性和静力性的训练;提高爆发力和肌肉收缩速度,就必须进行负重训练、抗阻力训练以及跳跃练习的训练。
三级跳远技术从肌肉力学的特征可知,提高肌肉爆发力也就是加大踏跳力量,同时缩短踏跳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肌肉弹性力,产生较大的收缩力。
二、三级跳远爆发力训练方法选择
三级跳远运动员在快速助跑中大幅度地完成各种跳跃动作,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承担最大负荷的能力,二是在承担大负荷的条件下,发挥快速用力的能力,其中第二点更为重要。因为要想使运动员获得最大远度,就必须选择最佳训练方法,提高下肢肌肉爆发力。通过训练实践,在训练下肢爆发力时,应选择那些对大腿、小腿、踝关节力量都能得到发展的练习。其方法是:(1)跳深;(2)负重半蹲跳:(3)负重跨步跳;(4)行进间单足跳;(5)立定跳远越障碍物;(6)跳深接三级跳远;(7)立定跳远、立定多级跳等。
三、三级跳远爆发力训练的具体要求
第一是负荷大小。一般来说,负荷愈大,对力量增长的效果越好,但是完成动作速度就越慢,而负荷太小则达不到增加爆发力的效果。实践证明,能否合理掌握训练的负荷量是影响三级跳远运动员爆发力的重要因素。三级跳远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中采用最大负荷的50%。80%作为负荷量比较适宜。
第二是速度快慢。进行力量训练时,速度的快慢也是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发现,以快脉冲刺激肌肉,则肌肉由慢肌(红肌)变成快肌(白肌);相反,以慢脉冲刺激肌肉,则快肌也会变为慢肌。因此,在训练时加快完成动作的速度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是针对所需要的肌肉进行练习。只有对某肌肉群施以阻力,该肌肉群的力量才能增强,所以要仔细分析动作,有针对性地发展力量。
以上是从生物力学角度在三级跳远训练中选择发展爆发力训练方法的同步探索。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一,三级跳远运动员训练的重点,应以发展爆发力为主,这才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其二,在三级跳远运动中,采用跳深、负重半蹲跳、负重跨步跳、行进间单足跳这四个练习来提高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是比较有效的。其三,三级跳远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训练过程,只有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探索训练的手段,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责编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