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的认同与实践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正逐渐由“国家人”、“单位人”转变成社会人,过去10年,其雏形已得到相当的发育成长
  
  一位在上海生活的台湾朋友说他经常听到看到的一句话是,“这事政府怎么不管一管”,这些大陆人想要政府管的事,从小区环境卫生到文体娱乐设施缺乏,从街头的乞丐多了到被套怎么做成国旗样式,从白菜价格到商品房价格,包罗万象。在这位朋友看来,这些事如果在台湾,要么就不用管,要管也不一定是政府来管,比如,小区的卫生不好、娱乐设施缺乏就直接找物业管理和发展商了;街上游民(乞丐)多了会有不少NGO组织和慈善团体介入;至于菜价和房价,那基本上是市场调控的范畴,与政府没什么关系;至于被套做成国旗样式,那就纯粹是个人私事了。
  一个大政府小社会的形态,与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形态,由此可以对号入座。后者,通常被称为公民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民众习惯于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他们与政府是一种互相合作、监督、斗争与妥协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而一个宪政民主的国家领域,一个自由法治的市场领域,以及一个多元人本的公共领域,是一个现代国家的3块基石。
  虽然中国距离成熟的公民社会形态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在过去10年中,其雏形已经得到相当的发育成长。
  中国在过去10年中,公民社会从概念的提出、传播到逐渐被社会认同和实践,无不体现出各种形式的抗争,在一个高度集权的体制下争取自己的空间。从抗议血迁到结石宝宝的哭喊,从厦门PX事件到广州番禺业主反对垃圾焚烧,再到乙肝维权,为了自己的尊严和基本权利,中国公民社会的道路上充满了蒺藜和血泪。
  公民社会原本是与制约政府公权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制约公权是公民社会的前提条件。产生于民间,崛起于民间,自发和自治才是公民社会存在和壮大的根本。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是让路、放开、尊重、互补和对等的关系,而不是推动与被推动、加强与被加强、引导和被引导、鼓励与被鼓励、支持与被支持的等级关系。
  公民社会涉及到一项非常关键的经济制度,要求对私有产权的地位予以承认和保护。
  2007年3月,中国出台的《物权法》,规定:“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但《物权法》又加上了这么一条“例外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什么是“公共利益”?什么是“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事实上,这两条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为日后政府和开发商的权力滥用埋下了伏笔,《物权法》出台后的许多暴力拆迁都假“公共利益”之名。
  可以预见,在小城镇建设大战略的推进下,如果政府及全社会对此问题没有根本性的认识与措施的转变,“血迁”将愈演愈烈,公民抗争也会由点及面,迅速扩展。
  违法拆迁如果没有媒体特别是网络的关注,其危害将更加泛滥。微博的兴起,见证了一个“人人都可做记者”的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正是因为媒体的不懈努力,冲破重重障碍,社会阴暗面才得以曝光,社会正义才得以伸张,在一定程度上,媒体的强烈反应反而有助于政府还信于民,是给政府“帮忙”。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不应对媒体心怀恐惧和憎恨。
  媒体要能为公民社会的成长创造条件,关键是要有一定组织力和动员力的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运动的兴起,公民社会的架构才能搭建起来。2008年的汶川地震让非政府组织看到了希望,但到目前为止,NGO在中国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特别是草根NGO,必须依附于他者才能生存,这和中国民间资本发展受限的命运完全吻合。
  上世纪20年代,逃亡到美国的前苏联作家艾因·兰德写下了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文字:“一个社会如果掠夺个人通过努力而获得的财产,或者奴役他,限制他进行思想的自由,强迫他去做违背理性的行动,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会引发社会法令与人的自然需要之间的冲突。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不是一个社会,而是一个通过帮规组织起来的暴民集团。”
  中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期,政府的强势和公民社会的催生过程并存。宽容,理性,是公民社会能否建成的根本,不仅是公民和社会组织自己应该做到的,也是政府和官员特别要以身作则的。
其他文献
猎手哥:  朋友介绍了一个女孩子给我认识,当时一起吃的饭,回来后在QQ上聊得不错,她听说我喜欢钓鱼,好像也非常感兴趣,就约好了第二周一起去钓鱼。一起去的还有我的朋友和他女朋友。我们去了一个很棒的水库钓鱼。可是好景不常,开钓不久,我的鱼杆就滑到水里去了(有女生在呀,慌),然后就悲剧了,没事干了,大眼瞪小眼。我们只戴了帽子,没带伞,晒死了,我可够倒霉的,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办呀?后来朋友也觉得没劲就想回
在空中飘着的陈凯歌,这回落了下来。除了王学圻扮演的老板沈流舒说话的那股劲儿,陈凯歌以往电影中的气息,已经很难闻到。媒体看片会上,有记者问,电影《搜索》更像是冯小刚的电影,你怎么看?陈的回答有点儿含糊:陈凯歌永远成为不了冯小刚,冯小刚也永远成为不了陈凯歌。  之所以疑似冯小刚,一个被认为的理由是“接地气”。不知什么时候,“接地气”成为了评说哪部中国电影“还行”的常用词。把“接地气”说得更俗一些,就是
1984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和美国的男篮比赛,王立彬(中)出战  “85年左右吧,一美国朋友问我,想不想去美国打球。”王立彬“叭叭”抽两口烟斗说,“想啊,怎么不想,就是不敢。”  那可是世界篮球的黄金时代,在NBA里玩着的是乔丹、巴克利——王立彬1963年的同龄人,他们的帅照后来就贴满了中国少年的卧室。“不敢”的理由也足够吓人,投敌叛国——1982年网球选手胡娜在美国滞留不归,最后就成了国人心中的“
中国国家层面的经济近代化,始于民国;而民国经济现代化的决策和实施,始于宋子文。  在1949年后大陆官方历史书中,宋子文的面目,如投射于哈哈镜之中,扭曲而鼓胀——“大官僚大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腐朽卖国的“四大家族”成员之一,以及传闻中以贪腐致富的“地球上最富的人”。  而官方话语体系之外,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借史说今,又指责宋子文背叛了“哈佛的自由主义传统”,是代表权贵资本主义的“大怪物”。  
11月22日,李嘉诚在香港长实中心的会议室,背后是维多利亚港。85岁的李嘉诚带了一块3000港币的手表,这是他在日本的一个机场免税店买到的,他喜欢这块表的诸多高科技功能,特地订购了100块用于赠送朋友 图/本刊记者 方迎忠  85岁的华人首富步履匆匆走进了会议室,随即和善地来到房间里每个人的面前,握手、打招呼、交换名片。他的双手依然有力,很认真看着对方双眼,有些多余地自我介绍——“李嘉诚”。  交
王绍光 1954年出生于武汉,康奈尔大学政治学博士。1990年至2000年任教耶鲁大学政治系。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兼职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那间办公室太小,十几平米的空间装不下王绍光那些资料。要知道,他已经搜集了大约3000册有关民主理论的书,现在正想着用5至10年完成一个大的写作计划,探讨民主这个核心问题。  “一方面要破,一方面要立。破,
没有了“中国制造”,美国人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3个孩子的母亲莎拉·邦吉奥妮(Sara Bongiorni),决定用他们一家子的亲身实验回答这个问题。  实验的想法来得非常突然。一年圣诞过后,正在清理节日垃圾的莎拉发现,“中国制造”几个字不断出现。她立即动手做了个节日用品分类,结果是:中国的,25件;世界的,14件。莎拉猛然意识到,圣诞节已经变成一个中国制造的节日。  她站在电视机
赵文卓和甄子丹因电影《特殊身份》发生纠纷,已经超过半月,梳理一下经过,会发现事情并不复杂。  2月29日,电影《特殊身份》剧组发声明,声称与赵文卓经协商后终止合作。赵文卓随即发表声明,表示终止合作是制作方的单方行为,自己并未如剧组所说携带7个助手,也没擅自离开,更未修改剧本,并透露制作方以电影严重超支为由,不再提供酒店住房,要他离开。3月4日,他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申以上要点,并指出是剧组不断
近日,一段时长27分钟、名为“科尼2012”的视频,如病毒一般席卷YouTube、Vimeo、“脸谱”、推客等社交平台,短短一周,点击率超过7600万人次,创造了网络传播奇迹。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美国偶像》主持人瑞安·西克瑞斯特、爱尔兰U2乐队主唱博诺·沃克斯等一众知名人士纷纷予以关注。  几乎是一夜之间,全世界都知道了,在遥远的非洲小国乌干达,有一个“世界上最坏最坏的坏蛋”,他的名字叫“约
比起现在的白富美,1965年出生的扬州美女、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女生、1986年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女演员林芳兵,应该是她们的鼻祖了。她身高1米76,足以傲睨群芳,一览众妞小。一阵风过后,自然有玉树临风;一缕烟飘过,必须请芍药含烟。所以,林芳兵当年,是被大自然作成风骨的女人,她要矮10公分,绝对是林黛玉形骸再现,演电视剧《红楼梦》就没陈晓旭啥事儿了。  当下流行的气质美女、知性美女、氧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