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与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单元的比较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凭借和载体,也是教学能否顺利执行的一个关键,教材使用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选编是语文教材编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的文言文选文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提高高中语文教材的整体质量,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关键词:人教版;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比较
  G633.3
  一、人教版、语文版文言文范文系统的比较
  我国语文教材的编排结构以“选文性”为主,一篇篇的选文按一定结构排列起来构成了语文教材的主体。正如朱绍禹先生所说:“自本世纪初迄今为止的全部语文教科书,无不是文章的集锦,这似乎已经定型化了。”现行语文教材仍是以选文为主体,“文选型”教材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典型特点。范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师生课堂言语交流的主要媒介,范文即模范之文,示范之文。“高中教科书额选文作用主要表现在事例作用、凭借作用、信息传递作用。”这就决定了范文的选取是非常值得关注和谨慎对待问题。
  我们研究重点将从两版教材文言文选文编制的总数、作者及时代背景、体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探究两版教材文言文选文的异同与优劣,以期优化两套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编制。
  1.选文篇目及数量的比较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认为:“文言文数量的观念是必须考虑的,没有数量是谈不上质量。” 所以,教材中文言文选文的数量是值得讨论研究的。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一共有79篇课文,其中文言文的数量是17篇,约占课文总数的21.5%。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共有101篇,文言文有20篇,约占课文总数的19.8%。在这两版教材中,有一篇中包含多个篇目的,我们是以实际篇目为准的。
  从上表可以看出,人教版与语文版文言文的篇目总数上相差不大,而且每年的学习篇目相差不大,比较稳定,但是,两版语文教材共同的文言文篇目只有9篇,分别是《鸿门宴》、《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寡人之于国也》(语文版叫《论民本》)、《劝学》、《师说》、《滕王阁序》、《逍遥游》(语文版叫《神游物外》)和《陈情表》。即使是相同篇目,两版教材在编排上也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滕王阁序》和《陈情表》两篇,人教版编排在必修五,语文版则选在了必修一中。
  人教版选文力求既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又适合作为学生学习阅读的范例。选文大都是短小精美的名家名篇,关注多样文化,体现人文关怀。语文版选文开发了大量的新课文,既注意到选取名家名篇,也注意选取新人佳作,充分注意了多样性,重视体现多元文化,重视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
  2.选文文体及年代的研究
  两版语文教材选文文体都包含了记叙类散文、议论性散文、山水游记类散文、人物传记类和抒情散文,但是两版教材对于同一篇文章的文体归纳有所不同,比如:《赤壁赋》人教版将其归入了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语文版则将其归于抒情类散文。但是在也有不足之处:没有找到有代表性的杂记文,也没有找到典型的祭文和墓志铭。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数量虽然不少,但是过于集中在史传文和论说文方面而忽略了杂记文和应用文。而语文版虽有杂记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但是也没有典型的应用文,虽优于人教版,但仍有地方需要完善。
  从选文的朝代来看,人教版选文的范围基本是从春秋到北宋,北宋之后都没有涉及,更多的选文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和汉代的作品。而语文版选文的范围则比较广,从春秋到明代,而主要篇目集中在春秋战国和唐宋时期的作品。两版语文教材都比较钟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
  总之,两版语文教材文言文单元的编写,还是遵循了新课標的编写建议“教材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文质兼美,富于文化内涵,丰富多彩,难以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
  二、高中文言文教材选编建议
  1.选文编排方式
  近年来,从传承文化的高度编选文言文教材已经成为了教材编者的共识。有编者先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再根据主题来选择经典作品,在确定和选择文言文本时,一方面考虑这个主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没有代表性,对现代中学生有没有课程价值,另一方面考虑这个主题在文化经典中有没有相应的文本,是否适合中学生阅读。
  (1)经典性
  朱自清说“经典”指的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用文字写记下来的东西。被选入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被当做典范供学生学习的,因此,经典性是它追求的目标,也是语文教材编制的一条优良传统。朱绍禹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是所以书籍中最富有价值的一种,“它可能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接触的最重要的读物,它的力量可能影响着受教育者一生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文言文的选文必须对学生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使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真善美的境界,“教科书要……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经典性不仅要体现在内容上,还要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比如语言上,结构上的典型性,学生学生学习习得规范的文言语法结构和修辞方法以及表达技巧。“诸葛亮《出师表》的恳切陈辞,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清明脱俗,刘禹锡《陋室铭》的声情并茂,归有光《项脊轩志》的至情语言,都体现了这些珍品的独特的风貌。”
  (2)时代性
  和以往教科书选文原则相比,弘扬现代意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较新的标准。语文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在坚持“文质兼美”、“典范”这些标准的同时,的确还应该及时反映丰富的生活内容,这样才具有吸引学生的魅力。文言文选文的“时代性”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注意时代的差距。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要注意古今的不同之处。二是要减少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教材中选人经典的文言文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味地强调经典而忽视当今身处的时代背景,割裂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比如《逍遥游》是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的注明篇章,其文雄奇、奇幻,善于夸张,多用比喻,汪洋肆意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创造性的艺术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庄子想要逃避现实进入“无功”、“无名”、“无己”的精神世界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
  三、结语
  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工作一直在进行着,而文言文选文更是教科书编制过程比较重要的环节。我们通过比较人教版和语文版高中必修语文教材,从中发现两个版本在选文数量、体裁及选文年代上各有优劣。通过对比研究,希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取长补短,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文言文作品代表着我国灿烂的中华文明,应该引领学生进入文言文的精神世界。然而,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语文教科书编者值得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G633.41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八年级的分化现象是所有英语教师最为头痛的事了。它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防止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成绩,是我们英语教师一直以来不断讨论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下面分析一下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产生分化现象的原因。  首先,我校学生的来源比较复杂。经调查大部分家长对孩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这一角色也要从传统教学中转变过来,把学生从死板的课堂中解救出来。  关键词:教学;教育;改革;转变  G623.5  小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
内容提要: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诱发和树立“学困生”正确的动机,是初中物理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有趣的“激”开发“学困生”隐在的潜能,提高其自身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成功学习物理奠定基础。  关健词:激发;学困生;兴趣  G633.7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初一的学生兴高采烈的来到学
摘要:众所周知儿童是天性好奇与好动,他们比成年人更具有模仿性和创造力,处在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他们非常需要通过充满生命力的多样化的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和刺激记忆效果。利用孩子们活泼好动的特性作为教学中的突破口,通过种种有效手段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动起来,往往可以取得出人意料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英语;活动;兴趣  G623.31  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
摘要: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语言战略与语言政策学已然成为外国语言文学下属二级学科中一匹奔腾着的黑马。与此同时,语言战略与外语教育的研究也逐渐成为该领域中研究的焦点。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相关部门制定专门的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外语教育呈现了一些如大、中、小教育衔接度差、教育语种生态失衡、教学模式被强制化等现实状况。对此,笔者提出了成立外语教育战略研究机构,创建外语教育“一条龙”战略模式、开启多元化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