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AL对肾小管上皮HK-2细胞的缺氧与复氧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s8013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NGAL对肾小管上皮HK-2细胞缺氧与复氧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HK-2细胞为模型,体外模拟缺氧与复氧环境(缺氧时氧浓度<0.1%).先用WB和实时定量RT-PCR检测正常对照组、缺氧与复氧组细胞内NGAL蛋白和基因水平.用噻唑蓝(MTT)法和磷脂结合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 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并比较缺氧与复氧同时加入不同浓度NGAL( 20、100、200、400、1 000 ng/ml)处理组、正常对照组、缺氧与复氧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确定加入重组NGAL的适宜浓度.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定量RT-PCR检测并比较正常对照组、缺氧与复氧组、缺氧与复氧同时加适宜浓度NGAL组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平行实验重复3次,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 WB法检测细胞内NGAL蛋白/肌动蛋白缺氧与复氧组为5.88±0.08,与正常对照组(1.51±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9,P<0.05).RT-PCR法检测NGAL/肌动蛋白基因水平缺氧与复氧组为12.32±1.27,正常对照组为1.00±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0,P<0.05).MTT结果正常对照组吸光度(A)值为0.97±0.03,缺氧与复氧组为0.56±0.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68,P<0.05).缺氧与复氧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NGAL(50、100、200、400、1 000 ng/ml)组A值分别为0.56 ±0.04、0.53±0.03、0.56±0.04、0.53±0.03、0.54±0.02,缺氧与复氧组和不同浓度NGAL处理组间A值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978,P>0.05),但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5.20,P<0.05).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双染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Annexin V阳性,碘化丙啶阴性的细胞群),正常对照组为(1.0±0.2)%、缺氧与复氧组为(27.6±1.4)%,两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90,P<0.05);加入重组NGAL50、100 ng/ml后分别为(27.8±1.1)%、(26.4±1.3)%,和缺氧与复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250、1.520,p均>0.05);加入NGAL 200 ng/ml组为(19.4±0.6)%,明显低于缺氧与复氧组,且早期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0,P<0.05);而NGAL400、1 000 ng/ml组为(19.3±1.1)%、(18.9±0.5)%,与NGAL 200 ng/ml组间早期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130、0.630,P均>0.05);因此选取NGAL浓度为200 ng/ml.流式细胞术检测PI正常对照组为(30.2±0.4)%,而缺氧与复氧组下降至(22.1±2.7)%,两组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0,P<0.05),而缺氧与复氧同时加入NGAL 200 ng/ml组PI为(23.2±3.7)%,和缺氧与复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0,P>0.05).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内bax/bcl-2、caspase-3基因水平,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0±0.00、1.00±0.00,缺氧与复氧组为5.83±0.33、8.13±0.20,加入NGAL 200 ng/ml后为2.52 ±0.07、1.89±0.02,三组bax/bcl-2(f=485.30,P<0.05)和caspase-3基因水平(F=3 456.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GAL在缺氧与复氧损伤的肾小管上皮HK-2细胞中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且为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肾损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实验室依据。

其他文献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验的主要内容,也是检验医学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近年来,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忽视了对血常规检验中形态学的观察,以致造成漏检、漏诊及误诊的现象屡有发生.检验科应积极采取对策,避免漏检误报,确保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期刊
期刊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具有广泛直接对抗核抗原、胞浆抗原和核抗原的自身抗体谱[1],抗Sm(抗Smith抗体)被认为是诊断SLE的特征性抗体[2].近期研究发现,Sm抗原由U-RNA、B′、B、N、D1、D2、D3、E、F和G等多种成分组成;D1是主要的Sm抗原,其以多肽序列(aa83-119)取代整个Sm分子作为抗原,可极大地提高Sm抗体的检出率[3].本研究对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混
期刊
王鸿利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实验诊断学和血液学专家,是我国检验医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检验医学专业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期刊
直接溯源至国际标准的定值方法:可使用血细胞分析的参考方法定值,但要建立参考方法的难度较大,在一般临床实验室难以实施。
期刊
多重耐药质粒的演变与抗菌药物耐药决定子特定位点的整合子有关.根据整合酶的不同有4类整合子,临床分离株中最常见1类整合子.本研究是检测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分离株中1类、2类整合子的情况,以调查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
期刊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是一类亚急性自限性发展病因未明的良性淋巴结病变.从1972年日本学者报道首例病例以来,世界各地均有散发病例报道.HNL可继发于红斑狼疮(SLE)、恶性淋巴瘤、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等疾病,但未见HNL合并高IgE血症的报道.我们发现1例HNL合并高IgE血症患者,并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等动态检测,现报告如下。
期刊
众所周知,建立临床检验结果量值溯源体系是世界上面临的共同研究课题.作为发展中国家,努力建设我国的参考体系,是加入国际标化进程的基础.随着对临床实验室要求国际标准化(如ISO 17025 /ISO 15189)的进程,进一步明确了对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量值溯源性的要求.为此,一些单位为建立参考体系做了大量的工作.参考系统或参考体系通常包括3个基本内容:(1)针对分析项目的检测方法,即参考方法;(2)使
期刊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全体会议2005年2月27日在北京召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