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氏庄园太师椅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ruime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的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此后直到民国初年仍屡有扩建。它是目前我国北方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庄园民居,亦是山东清末民居的代表之一。它吸收了北方民间建筑的优秀成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牟氏庄园不仅有较高的建筑造诣,其室内陈设也同样不能忽视。本文从牟氏庄园太师椅的形态研究人手,对其作一探讨。
  
  椅盘上形态
  
  靠背空间是太师椅的主要功能部位和装饰部位之一,其形态多样,内涵丰富。主要构件有搭脑、靠背、立柱等。
  搭脑构件根据太师椅的种类不同有相应不同的形式。如图1所示,阶梯形靠背太师椅的搭脑多为“一”字形,靠近两头略向下倾斜,形似官帽椅搭脑,但倾斜角度比官帽椅要小。搭脑端头有灵芝纹或云纹样式,与二级靠背相接。在搭脑两端转角处做成弧形曲线。搭脑整体形态微微向后倾斜。如图2所示,透雕靠背太师椅的搭脑多为波纹曲线形或弓背形。搭脑中部多雕蝙蝠纹或云纹,端头与立柱相接处做圆弧或委角。搭脑整体形态垂直于立柱。
  靠背构件如图3所示,阶梯形靠背太师椅靠背分为三部分,中间靠背板高于两侧框体,呈阶梯状分布。靠背板顶端向后倾斜,与搭脑倾斜角度相同。靠背板分上、中、下三个矩形,中间矩形大于上下矩形,最下部的矩形最小。上部和中间多施以浮雕或镶嵌,图案以人物花鸟为主,下部以透雕云纹形式居多。两侧框体以拐子形式为主,端头装饰以灵芝纹或龙纹样式相接。如图4所示,透雕靠背太师椅的椅背内框透雕和浮雕结合,饰水纹或云纹,背板样式分三种。第一种如图4(a)所示,背板通体透雕番草和葫芦,象征子孙万代,连绵不断。第二种如图4(b)所示,为中轴对称式,背板上部透雕蝙蝠,下为透雕寿字或番草,边有两个如意相围,象征添福添寿,吉祥如意。第三种如图4(c)所示,为中心环绕式,背板中部为圆形并施以浮雕,周围以透雕葫芦或番草围绕,同样也有吉祥平安之意。无论是阶梯形靠背太师椅还是透雕靠背太师椅,靠背整体形态都垂直于座面。
  立柱构件如图3所示,阶梯形靠背太师椅立柱为直形方材,垂直于座面,是一种纯功能性构件。如图4所示,透雕靠背太师椅立柱和搭脑委角相接,内委角处透雕和浮雕纹饰及搭脑处纹饰连为一体,垂直于座面。
  扶手空间也是太师椅的功能部位和装饰部位,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太师椅扶手空间的主要构件有扶手、鹅脖等。
  扶手构件如图5所示,阶梯形靠背太师椅扶手与搭脑形式一致,从扶手中间分为前后两段,前低后高,呈阶梯状分布。扶手内部空间为拐子式,端头样式与靠背攒拐子样式一致,只是扶手攒拐子端头样式为双面雕。如图5(b)所示,有的阶梯形靠背太师椅扶手空间内部设有雕刻装饰的小枨子以托起后半部端头。如图6所示,透雕靠背太师椅扶手为扁长方形,接近鹅脖处,扶手变窄而且圆滑。扶手框架中部有单面浮雕或透雕构件,雕刻样式有博古纹、植物纹等。
  


  


  


  


  


  


  鹅脖构件如图5所示,阶梯形靠背太师椅鹅脖为直形方材,只在两头与扶手上下枨连接处做成软圆角。如图6所示,透雕靠背太师椅鹅脖整体形态为曲线形,在与座面衔接处一般做两条密集弧线。无论是阶梯型靠背太师椅还是透雕靠背太师椅,鹅脖整体形态都垂直于座面。
  
  椅盘形态
  
  椅盘是太师椅的主要功能部位,是太师椅上、下部分的主要分界线。椅盘部位的主要构件有座面框和座面芯。
  如图5、图6所示,座面框为矩形,四角做成软圆角,座面边缘无线脚变化。座面芯为素面板,或如图5(a)在中心做一个浅浮雕矩形素面装饰,或做成落堂踩鼓式,很少出现藤编软屉的形式。
  束腰构件如图7所示,阶梯形靠背太师椅束腰立面大都为直面,无任何线脚变化;如图8所示透雕靠背太师椅束腰立面有直面和凹面两种形态,也无任何线脚变化。
  
  椅盘下形态
  
  腿足是太师椅的主要功能部位,也包含部分装饰。其主要分为腿子和足两部分。
  腿子构件如图7、图8所示,无论是阶梯形靠背太师椅还是透雕靠背太师椅都是直腿方材,垂直于座面,只是阶梯形靠背太师椅腿边起线脚。足部形态变化多样,与腿子一木连做,分为有足和无足两种形式。如图9(a)所示,兽形足分上、下两部分,中部以涡卷纹装饰,足部为爪抓球的形式;还有图9(b)内翻马蹄足,图9(c)回纹马蹄足等样式。
  牙子和枨子既是结构件又是装饰件,在太师椅的整体造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牙子构件如图7所示,阶梯形靠背太师椅牙子正立面形态与搭脑外轮廓倒转过来的形态一致,为倒阶梯形,表面以线刻蝙蝠纹或浅浮雕云纹修饰,牙边起线脚和腿边线脚连成一气。如图8所示,透雕靠背太师椅牙子正立面形态与搭脑外轮廓的形态相近,多为波纹曲线形,表面施以浅浮雕云纹或水纹、透雕植物纹等,装饰纹样的形态样式与靠背一致或相仿。
  枨子构件如图7所示,阶梯形靠背太师椅枨子形式多为赶枨,相对的两根踏脚枨在同一平面上,其中前后腿之间的踏脚枨要高于前腿、后腿的踏脚枨。而且踏脚枨的立面起线脚与牙子、腿部的线脚连成一气。如图8所示,透雕靠背太师椅枨子形式多为水平枨,四根踏脚枨平装在椅腿之间,枨子立面几乎没有线脚蛮化。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其他文献
历史上,放逐、出奔这类事不少。屈原、但丁是有名的例子。在“文革”中,我中华民族的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受尽极“左”路线的残酷迫害,被迫于1967年出走国外,以抗议暴徒罪恶,维护了人的尊严,他根本没有错,却还是蒙受了十九年(1967——1985年)的不白之冤。  1984年11月,当我在美国费城和他会晤之时,他给我最初印象最令我惊奇。虽然他还和过去一样的故人情重,且神志泰然,并相当乐观,还在勤奋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