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肾巨大透明细胞癌1例的超声图像表现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etian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 ,38岁。于 3个月前自觉左上腹部不适 ,并摸到手拳大小的包块来诊。查体 :左腹部可触及 1 5 cm× 2 0 cm的包块 ,下缘可触及 ,表面光滑 ,质地中等 ,活动度欠佳 ,无明显压痛。 B超检查 :脾区下方探及约 1 8.5 cm× 1 3.3cm大小混合性肿物 ,边界较模糊 ,内部实性回声中可见 Male patient, 38 years old. Conscious left upper abdominal discomfort 3 months ago, and touch the mass of hand-box mass diagnosis. Examination: the left abdomen can reach 15 cm × 20 cm mass, the lower edge can be touched, the surface is smooth, medium texture, poor mobility, no significant tenderness. B-ultrasound: exploration below the spleen area and about 1 8.5 cm × 1 3.3cm size mixed tumor, the border is more blurred, the internal echo can be seen in solid
其他文献
背景:建立具有一定特征的、稳定的、可重复性强的Th1/Th2失衡动物模型是研究Th1/Th2失衡机制的重要基础.目的:分析钥孔戚血蓝蛋白诱导Balb/C小鼠脾细胞Th1/Th2失衡的特点.设
期刊
目的 为准确掌握克山病发病消长趋势,科学指导和评价克山病防治工作。方法 按1994 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会议修订的《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进行。结果 全州克山病发病率由1995
期刊
报告1998 年度克什克腾旗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结果表明,病区现阶段仍有新的潜、慢型克山病发生,其发病受生活水平波动及膳食结构诸因素影响较大。抓紧其防治措施的落实是急迫的。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被精确概括的疼痛病理机制--痛感产生之前一定会有一个持续性的刺激因索仔在并诱导其产生,就知道研究者们已经逐渐理解了神经性疼痛的潜在发病机制并已解开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通过监测点病情监测,了解和掌握1998 年甘肃省克山病的消长趋势。方法 对上年检出的潜在型克山病患者及全县慢型克山病患者进行访视和心电图、X 线的全面复查。结果 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