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化、移动化、云计算、大数据,当企业想要将这些最新的技术转换成生产力时,“外包”显然是管理者们绝好的实现路径。
正如同一个组织不可能将所有资源揽入囊中一样,IT资源随着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将越来越分散到更多的合作者手中。CIO将作为企业资源的整合者实现自身价值。
与传统将物理机房、桌面设备、网络、技术人员外包不同,在云服务即将大行其道的今天,CIO面临的将是基于云交付的新型外包模式。CIO面临的也将不仅仅选择单一云服务,而是更多的云整合服务。IDC预测,到2015年,市场将不再热议云服务,而会将其视作外包服务的自然演变,即外包3.0时代即将来临。
海辉软件(国际)集团管理咨询部总经理臧权对外包的3个阶段进行了很地道的总结。他说,外包1.0时代的核心是关注如何通过外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外包2.0时代则聚焦核心竞争力、增强应变能力、获取技术与人才。发展到外包3.0时代,管理者们则更多的是在构建生态系统,通过360度合作模式,重设组织和商业策略。
面对外包3.0时代到来,CIO需要更多的去分配、管理、整合更多的社会化及云化资源,突破传统的IT运营思维模式,创造适合企业的新型IT服务模式。CIO需要哪些新的外包方法论?在云计算大趋势中,未来外包的云交付模式,会对外包策略带来哪些影响?企业的应用系统部署在不同外包商提供的云上,如何解决?这些话题都成为CIO们热议的话题。IBM已经开始尝试与传统企业一起,创新性的通过共建共管等新型外包服务方式,和合作伙伴们共赢。
在2012中国IT价值峰会上,关于CIO选择外包服务方面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企业中80%以上的外包项目来自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或KPO(知识流程外包)所占比重极小。这说明,虽然云很美,云交付的外包形式很诱人,但中国的企业在外包领域的起步很晚,需要更多的市场培育和引导工作。针对CIO在ITO外包领域的集中痛点,包括如何进行自建与外包的投资收益对比分析,如何平衡外包服务品质与成本,如何对外包服务资源进行管理,还需要更多的知识和人才的积累,才能让外包3.0时代尽快到来。
“2012年中国IT价值峰会”精彩观点
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服务整合业务总经理 牛履民
企业IT的工作正由技术主导转向IT管理。IT管理最重要的是快速将技术和工具提供给使用者和业务部门。IT管理要通过改进架构来实现价值,动态基础架构会变成将来的核心,所有应用的执行和应用的交付,信息技术管理必须在动态基础架构上运行,以能够随时应付各种变化和需求。
RIM中国区企业业务总经理 任松伟
企业的移动化过程必须关注几个因素:一,智能终端种类不断增多,管理平台的复杂性和成本都在增加。二,随着关键后台生产系统的移动化,必须确保企业的数据安全。三,应兼顾个人应用和企业应用两者的不同。四,移动化要有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兼顾软硬件、终端应用平台开发和维护。
思杰公司中国区工商企业部总监 余 骅
在当前的环境下,企业的业务一直在不断变化,企业希望IT也能够灵活支撑业务的变化,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很难变。我们希望在业务扩展过程中,IT要能够保证安全,保持管理层对整体业务的可控,并让用户获得好的体验。从供应商的角度,我们希望能够协助企业的IT部门,实现管理层或业务部门对IT的期望值。
GE金融集团亚太区IT外包和供应商管理董事 朱叶青
在GE,我们认为IT不是后台,而是前台和生产力,IT的好坏决定了公司产品是不是最先进的,决定了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是不是最有效的,整个市场竞争力是不是最强的。
用友软件公司高级副总裁 郑雨林
人类社会正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除了新能源、新材料以外,第三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IT技术,即信息技术跟传统模式的融合。人类生产方式又有了一次新的革命和变革,从大规模生产制造变成大规模个性化制造。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全面转向“云+端”。
CommVault中国区技术总监 蔡报永
现在每年数据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5%~40%,一些新兴企业由于移动化应用,数据增长速度达到50%甚至70%。今后8-10年,企业数据量的发展会是目前数据量的32倍。而大数据时代,所有的企业都会面临两大挑战:非结构化数据量超过结构化数据量,数据管理人才的增长速度达不到数据增长速度对人才的需求量。
埃森哲大中华区技术咨询董事总经理 何悠毅
企业IT对业务价值有很大贡献,但是传统的IT度量手段无法使之明确体现。IT绩效通常通过专注于IT功能有效性的技术或成本因素来进行考核,IT的战略性业务价值就更加难以度量。事实上,IT的业务价值可以简化为3个部分:支持战略性改变的敏捷性价值,IT服务的价值,以及IT内部效率的价值。
Check Point中国区大客户总监 李若怡
从2007年-2011年,恶意软件达到了600%的增长,过去一年软件的攻击几乎占到82%,65%的企业受到网络攻击,每次攻击平均损失21.4万美元。互联网以及移动技术的确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地创造更多的机遇,但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自己的企业,当发生事件时影响会更大。
海辉软件(国际)集团公司市场总监 顾维维
过去10年,中国IT外包的人力成本快速上升,已经严重削弱了中国作为一个理想外包国家的成本优势。印度IT外包公司人均产值4.5万美元,中国公司人均只有1.5万美元。中国的人才状况,严重阻碍了外包行业的发展,IT人才缺口非常大,高中低人才的比例严重失衡,高端人才只有不到10%,且人才流失率非常高。
微软大中华区CIO 徐 晶
CIO最好的职业生涯定位是把技术和管理融为一身,这才是CIO独特的价值,IT创新以技术为导向是每个CIO身上最独特的、别人无法替代的使命和成长经历。
正如同一个组织不可能将所有资源揽入囊中一样,IT资源随着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将越来越分散到更多的合作者手中。CIO将作为企业资源的整合者实现自身价值。
与传统将物理机房、桌面设备、网络、技术人员外包不同,在云服务即将大行其道的今天,CIO面临的将是基于云交付的新型外包模式。CIO面临的也将不仅仅选择单一云服务,而是更多的云整合服务。IDC预测,到2015年,市场将不再热议云服务,而会将其视作外包服务的自然演变,即外包3.0时代即将来临。
海辉软件(国际)集团管理咨询部总经理臧权对外包的3个阶段进行了很地道的总结。他说,外包1.0时代的核心是关注如何通过外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外包2.0时代则聚焦核心竞争力、增强应变能力、获取技术与人才。发展到外包3.0时代,管理者们则更多的是在构建生态系统,通过360度合作模式,重设组织和商业策略。
面对外包3.0时代到来,CIO需要更多的去分配、管理、整合更多的社会化及云化资源,突破传统的IT运营思维模式,创造适合企业的新型IT服务模式。CIO需要哪些新的外包方法论?在云计算大趋势中,未来外包的云交付模式,会对外包策略带来哪些影响?企业的应用系统部署在不同外包商提供的云上,如何解决?这些话题都成为CIO们热议的话题。IBM已经开始尝试与传统企业一起,创新性的通过共建共管等新型外包服务方式,和合作伙伴们共赢。
在2012中国IT价值峰会上,关于CIO选择外包服务方面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企业中80%以上的外包项目来自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或KPO(知识流程外包)所占比重极小。这说明,虽然云很美,云交付的外包形式很诱人,但中国的企业在外包领域的起步很晚,需要更多的市场培育和引导工作。针对CIO在ITO外包领域的集中痛点,包括如何进行自建与外包的投资收益对比分析,如何平衡外包服务品质与成本,如何对外包服务资源进行管理,还需要更多的知识和人才的积累,才能让外包3.0时代尽快到来。
“2012年中国IT价值峰会”精彩观点
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服务整合业务总经理 牛履民
企业IT的工作正由技术主导转向IT管理。IT管理最重要的是快速将技术和工具提供给使用者和业务部门。IT管理要通过改进架构来实现价值,动态基础架构会变成将来的核心,所有应用的执行和应用的交付,信息技术管理必须在动态基础架构上运行,以能够随时应付各种变化和需求。
RIM中国区企业业务总经理 任松伟
企业的移动化过程必须关注几个因素:一,智能终端种类不断增多,管理平台的复杂性和成本都在增加。二,随着关键后台生产系统的移动化,必须确保企业的数据安全。三,应兼顾个人应用和企业应用两者的不同。四,移动化要有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兼顾软硬件、终端应用平台开发和维护。
思杰公司中国区工商企业部总监 余 骅
在当前的环境下,企业的业务一直在不断变化,企业希望IT也能够灵活支撑业务的变化,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很难变。我们希望在业务扩展过程中,IT要能够保证安全,保持管理层对整体业务的可控,并让用户获得好的体验。从供应商的角度,我们希望能够协助企业的IT部门,实现管理层或业务部门对IT的期望值。
GE金融集团亚太区IT外包和供应商管理董事 朱叶青
在GE,我们认为IT不是后台,而是前台和生产力,IT的好坏决定了公司产品是不是最先进的,决定了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是不是最有效的,整个市场竞争力是不是最强的。
用友软件公司高级副总裁 郑雨林
人类社会正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除了新能源、新材料以外,第三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IT技术,即信息技术跟传统模式的融合。人类生产方式又有了一次新的革命和变革,从大规模生产制造变成大规模个性化制造。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全面转向“云+端”。
CommVault中国区技术总监 蔡报永
现在每年数据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5%~40%,一些新兴企业由于移动化应用,数据增长速度达到50%甚至70%。今后8-10年,企业数据量的发展会是目前数据量的32倍。而大数据时代,所有的企业都会面临两大挑战:非结构化数据量超过结构化数据量,数据管理人才的增长速度达不到数据增长速度对人才的需求量。
埃森哲大中华区技术咨询董事总经理 何悠毅
企业IT对业务价值有很大贡献,但是传统的IT度量手段无法使之明确体现。IT绩效通常通过专注于IT功能有效性的技术或成本因素来进行考核,IT的战略性业务价值就更加难以度量。事实上,IT的业务价值可以简化为3个部分:支持战略性改变的敏捷性价值,IT服务的价值,以及IT内部效率的价值。
Check Point中国区大客户总监 李若怡
从2007年-2011年,恶意软件达到了600%的增长,过去一年软件的攻击几乎占到82%,65%的企业受到网络攻击,每次攻击平均损失21.4万美元。互联网以及移动技术的确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地创造更多的机遇,但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自己的企业,当发生事件时影响会更大。
海辉软件(国际)集团公司市场总监 顾维维
过去10年,中国IT外包的人力成本快速上升,已经严重削弱了中国作为一个理想外包国家的成本优势。印度IT外包公司人均产值4.5万美元,中国公司人均只有1.5万美元。中国的人才状况,严重阻碍了外包行业的发展,IT人才缺口非常大,高中低人才的比例严重失衡,高端人才只有不到10%,且人才流失率非常高。
微软大中华区CIO 徐 晶
CIO最好的职业生涯定位是把技术和管理融为一身,这才是CIO独特的价值,IT创新以技术为导向是每个CIO身上最独特的、别人无法替代的使命和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