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诱蝶记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隆沟 供图/ 达娃

  近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的其他主要传粉昆虫科学考察分队2021年第一次考察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镇开展。
  吉隆地处喜马拉雅南麓,平均海拔2600米,是中尼之间最重要的边境贸易城镇,尽管吉隆发展迅速,但该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状态极佳。
  小镇的清晨氤氲着轻云薄雾,耳畔是清脆的鸟鸣声,眺望远方,巍峨的雪山仿佛近在眼前,中间的过渡带是一片翠绿的森林,信徒在千年古寺帕巴寺前磕着长头,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远处挂满招牌的商铺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风光画卷。
  在昆虫家族中,鳞翅目是一个大的传粉优势类群。其目内所包含的蛾类,是鳞翅目昆虫中的一大类。该类群适应性极强,能够在几乎所有地区和各类环境中繁衍生息。由于大部分蛾类幼虫会蚕食作为它寄主植物的农作物,因此蛾类被笼统地认为是农业生产中的害虫。
灯诱环境 供图/普布卓玛

  但是放到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大环境内来看,蛾类的多样性与植物、鸟类多样性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作为食物链的一员,蛾类是森林里许多动物的口粮,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蛾类亦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一角。同时,有研究表明,蛾類中的一些特定类群对森林生态系统可能具有指示作用。
  调查蛾类多样性需要采集蛾类标本,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蛾类趋光性的灯诱法。
  夜幕逐渐降临,我们驱车前往位于吉隆镇东面的孔桑桥上方一个不知名的山上,在一片密林中寻找到一片相对空旷平坦的草地。因为我们要在夜幕完全笼罩之前完成灯诱所需的准备工作。
  来不及歇一下,队员们便匆匆忙忙地撑开灯诱幕布,做好防水工作,安上高压汞灯打开发电机。刹那,朦朦胧胧的森林中一片明亮。幸运的是那天晚上刚好没有月亮,虽然星星很多,但是对我们灯诱工作影响不大。一切准备就绪,就等蛾子们扑棱着上灯。
灯诱过程 供图/普布卓玛

  我们分队的灯诱工作有时候要持续到凌晨三四点。现在的吉隆气温还没有完全回暖,夜色渐浓,气温也越低。不远处孔桑桥下奔流不息的吉隆藏布的水流声响彻耳畔。偶尔会有一两声奇怪的鸟鸣,除此就只有队员们哈气的声音了。我们常常是跺跺脚,身上回暖一些,就继续投入到收集蛾子的工作中。
  现在由于较密集地开发森林资源,蛾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被破坏,蛾类的多样性、数量等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以我们此次野外工作来讲,最后收集到的蛾类多以夜蛾和尺蛾为主,物种多样性较低。森林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可持续地利用森林资源?如何更加科学、生态地保护和管理我们的森林资源?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长久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森林资源,我们的森林资源能够永远长青。
其他文献
现有游客亲环境行为驱动因素研究大多从游客认知层面进行,鲜有对情感层面的探究,尚未明确情感因素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价值与机理,导致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力度有限。为解析认知、情感因素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本研究以江西省婺源县6个景区为典型案例地,结合现场与线上调研,引入心理契约和自然共情概念,尝试构建\"情感—认知\"双维度的模型框架,借助AMOS对模型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验证了\"情感\"和\"认知\"双因素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理,发现表征情感维度的\"关系型心理契
绘本画家几米说过这样一段话:“向日葵告诉我,只要面对着阳光努力向上,日子就会变得单纯而美好。前些日子,我把这个秘密告诉花园里的野花,他们全都兴奋极了。后来他们悄悄对我说,其实面对着月亮,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只是慢一些罢了。”  多么温暖的一段话啊,轻飘飘地拂过心头,却让人坚定了前行的脚步。是啊,哪怕身在低谷,只要不断向前,低谷也会变成上坡路,可能行进困难,但每一步都是在向高处迈进。  《夜航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