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学生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san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班主任在与学生的长期接触与管理过程中,也极易产生标签效应,给一些学生主观地贴上不良“标签”。这时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早已被先入为主的臆断想法霸占了应有的理性分析,出现的结果往往考虑不周全,对学生是不公平的,甚至会深深伤害到学生。
  我就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当时班中有这样一位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一直是老人照顾孩子,但隔代教育往往出现一味的宠溺、毫无原则。渐渐地,这孩子在七年级下学期时开始有所失控,成绩飞速下滑,在校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屡见不鲜。他的父母也常常在电话里向教师抱怨孩子不懂事、不长进,简直让他们操碎了心。在八年级上学期,我接手该班,尽管对他关注有加,寻找一切机会进行说服教育,但似乎见不到明显效果。
  有一次,上课铃响了,其他学生进了教室,我却在走廊的另一端看到这个学生正和他班学生相互传递着什么,似乎迟迟不愿进教室准备上课。这下我的气不打一处来,疾步走向他,严厉地批评了他:“你平时好玩,总喜欢和他们混在一起,上课了还不舍得分开……怎么回事?”这下他可急了,似乎十分委屈,扯着嗓门喊道:“我不是故意迟到,也不是瞎混,是他向我急着借鞋套……”原来他是在做好事,我错怪了他。
  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衣柜中那些已经长久闲置或渐渐遗忘的衣服。买的时候,都是自己喜欢的,但可能只穿了一次,因他人依据自身喜好评价为“不好看”“显胖”“不适合你”等,从此就把这些标签贴在衣服上,再也没有想去穿的欲望。
  衣服遭受冷落,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只是一件物品,最多浪费了一些钱财。但班主任应该非常清楚,学生不是物品,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存在。他们的心是稚嫩的,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愈合。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前一定要好好想想:“事情弄明白了吗?”千万不能草率主观地去判断、处理。如果学生和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那今后的教学工作会进行得如履薄冰。
  时势在变,教育在变,学生也在变,班主任一定要时时学习新的有用的东西,永远要走在时代的前面,绝不可用固定老化的教育理念和思维,单方面地捆绑学生甚至“看扁”学生。班主任若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看到的学生肯定已失去了自我的“本色”。
  此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和他父母的联系越加密切,尽量把他表现好的一面放大地呈现在家长面前。在班里,特意给他安排一些日常工作事务,让他觉得自己一直是班集体的重要存在。私下里,时常利用微信、QQ、短信等,保持着家长里短般的交谈……果不其然,他在教师、家长和同学们面前的信心大增,形象大为改观。父母给予他的更多的是温暖的关切与鼓励,不再是永无止境的抱怨与责怪。
  班主任教师摘下“有色眼镜”,看到的学生会更加真实、更加亲切,更容易察觉他们身上被遮掩着的多面优势。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这个学生身上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出格的现象,学习热情被重新点燃,考试成绩在稳步提升。令人惊喜的是,他会主动找我谈谈班里出现的不良现象,勇敢、主动地站出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并纠正班级的不良风气。他身上散发着的正义、正气,不正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吗?而我以前竟然一点儿都没看到,就是被他身上那些“不良标签”蒙住了眼,不愿去发现。
  这对我触动很大。班主任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只是过程、方式不同,教育效果也会不同。所以,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绝不可太过冲动。可能由于教师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说出的过火话语,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批评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班主任也一定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用发展的眼光,注意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作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爱护每位学生。班主任的最好的教育方式,肯定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公平的爱。
  教育无疑是启迪心灵的一门艺术。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师生间的沟通才会顺畅无阻,教师给予学生的知识与能量,才能及时有效地输送到位,而学生的各种表现与成长也会全方位地进行反馈、回复。教师看到的是全面真切的學生,学生亦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无限的关心与爱意。学生与教师心意相通,相互珍重,这应该是教育的最美境界。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应摘掉“有色眼镜”,摒弃一切主观臆断,用真心真爱、温暖行动,化解一切困难与冷漠,拉近师生心灵间的距离,让生命之花在灿烂的阳光下多姿多彩地绽放。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中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
其他文献
让印度恼火的是,在2007年普京访问新德里的时候,印度曾经提出希望俄罗斯加强出口武器的质量管理,但现在还是发生了进口潜艇6次导弹发射均失败的严重问题。    最近,印度和俄罗斯之间因为“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改装加价问题陷入僵局以后,又因“基洛”级潜艇闹僵。印度政府高官已经向俄罗斯施压,希望俄赔偿印度的损失,甚至一些印度媒体呼吁,不再购买俄罗斯的废铁。印度国防部一位高级官员表示,俄罗斯虽然是印
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  现在,请你取出一支笔、一张白纸,摆在面前,然后,按照以下指示去做:请在这张纸上画上一棵树、一只松鼠,以及任何可能与它们有关的内容。你不必有什么顾虑,不必感到拘束,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你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去画它们。即使你并不是一位绘画高手,也不必感到窘迫,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评价你绘画技术的好坏,而是为了从你的作品中推测你的性格,进而推测出你对生活的态度。  第一种画面
马来西亚槟城州巫统升旗山区主席依斯迈近日发表讲话,表示华人只是寄居在马来西亚,不可能享有同马来西亚其他族裔一样的平等权利。一场政治风暴顿时掀起。    回顾历史,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如今,在马来西亚2700万总人口中,华人就占了25%的比例,不仅如此,马来华人还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    分裂的社会    在依斯迈发表“华人寄居论”后,华人社会马上强力反击,朝野批评
陈女士(46岁):多年以来,我既是家里的顶梁柱,包揽了带孩子和大部分家务,又是单位的骨干,工作能力突出,做事效率高。我一直认为自己精力充沛,对自己的状态颇感自豪。可是,近两年来,我的体力严重下降,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早上总想多睡会儿,下午需要闭目养神,走两层楼梯就气喘吁吁,晚上回家全身瘫软,不想动弹。以前做起来轻轻松松的体力活现在做得很吃力,偶尔运动一下就腰酸背痛……  体质下降,衰老的必然结果  
2008年,中国遭受特大雪灾、西藏事件、汶川地震,奥运火炬传递受挫,当中国精英层和某些知识分子阴阳怪气的时候,有几个人出动了——央视著名军事评论员宋晓军、中国民族主义领军人物王小东、社会学家黄纪苏、《中国可以说不》作者宋强、资深媒体人刘仰,他们不留情面地批评了当今诸多“精英人物”,且胆敢个个指名道姓,其指点江山之气令人仰俯,其言语豪情进发令人击节。  2178年前,匈奴骚扰汉朝,文帝食不甘味卧不安
前几天接受了“一条”的访问,聊了不少。我总结一下中心思想,这也是我这些时间的所想所得。  指责80后90后抗压能力不强是不公平的,因为经济和生存的压力都比以前大很多,社会发展和历史原因,给了这一代人太多的压力。  杂文这东西,无论起初三观多正,写着写着,会发现自己容易变成一个鸡贼的人,往往情不自禁想怎么样煽动更多人的情绪,当我发现自己有这方面倾向的时候,就反思和停止了。  很久没写杂文也是因为悲剧
必备技能1: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调整胰岛素剂量的根据是血糖变化,而不是症状。为了解全天的血糖变化情况,患者应监测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凌晨3时的血糖,以及随机血糖。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值代表不同的意义,都是调整胰岛素剂量的重要参考依据。在调药阶段,患者应每3~5天测一次多点血糖。待血糖控制达标后,可改为每1~2周测一次。必备技能2:合理确定血糖控制目标  血糖控制目标因人而异,患者应了解
[摘 要]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时,我们要体现三个原则,即课文的情境与学生的心境的和谐共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生本与文本的和谐共生。只有做到这三者的和谐共生,学生的生命才能在我们课堂上焕发光彩。  [关键词]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 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33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
原来,包括何正文(时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在内,大家最初的基本倾向是成都军区合并到昆明军区,方案也的确是这么报的。但在后来的上上下下反复论证中,认为昆明合并到成都更为合适的意见逐渐占了上风,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对外宣布:中国将裁军100万!  此说一出,全球震惊。以美国为首的超级大国,在长期的冷战中,争当全球军备竞赛的先锋,却时时
2002年4月21日,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候选人让-玛丽·勒庞意外闯入总统大选“决赛”。2017年4月23日,同样来自“国民阵线”的候选人玛丽娜·勒庞杀入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    时隔15年,此勒庞已非彼勒庞。当年,老勒庞的“成功”普遍被归因于侥幸,但这一次,同样持反移民、反欧盟立场的勒庞取得“胜利”却不再令人意外。在欧洲当前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下,曾今的法国极右翼不再是一股黑马政治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