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平常所说的做人要有“主心骨”,是指人说话办事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建树的人,必定是有主见者,很难找出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出自己的主张,而又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
遇事要有“主心骨”,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讲,尤其重要。在领导实践中,特别是在一些紧要关头,当断则断、果断行事,往往会变“山重水复”为“柳暗花明”;而当断不断,坐失良机,常常会败溃于一念之间。因此,领导干部有没有“主心骨”,事关重大。
一、领导要有“主心骨”,必须坚持主见,绝不人云亦云
没有主见的人,就像墙上草,随风倒。要么总是顾忌别人的想法,做什么事情都想着取悦别人,为别人而活;要么就是没有主见,没有原则,或者原则性不强,遇到事情不是加以分析与思考,而是人云亦云,甚至一味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和安排,这样的人终将会掉进命运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作为领导干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带头人,在任何时候,特别是在关乎党和人民的利益面前,必须要有“主心骨”。河南省原林县县委书记、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就是一名意志坚强、立场坚定、有主心骨的领导干部。在担任林县县委书记期间,他坚持实事求是,无私无畏,在关键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顶住来自上面要撤他县委书记的压力,带领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经过近10年的艰苦奋战,终于修建了一条能够解决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且还可以灌溉54万亩耕地的红旗渠。这条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时至今日,依然在惠及民生。可以断定,如果当年杨贵的意志有丝毫的动摇,红旗渠工程就有可能半途而废。
事实表明,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既要有政治远见,敢于坚持真理,也要有主见。这不仅是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而且也是对自己负责。
二、领导要有“主心骨”,必须耳根要硬,绝不听信谗言
说领导耳根软,就是说他没有主见,容易听从别人的话。耳根软的领导,如果能听进好的意见,也会对事业有益;如果对别人的奉承话、马屁话、讲情话,甚至谗言,一听就听进去了,就会造成对事错判,对人失察,影响团结,贻害事业。因此,对一些谗言,领导者应慎重对待。要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善于洞察隐情,全面冷静地分析问题,理性判断。切忌脑袋发热,被谗言混淆视听,扰乱秩序,影响工作。
一是对谗言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对人对事要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而这种看法和主见又是来源于对人对事的透彻了解与分析。作为领导,心中应有“一本账”,就是对每个下属的优缺点,要了如指掌,这样才不至于在谗言面前乱了方寸,作出错误的判断。当领导对某个人了解以后,对外来的一切意见、反映,以至谗言,都要采取慎重的态度,不能轻易表示肯定或否定。否则,最终被动的是领导者本人。
二是必须学会识别谗言。首先,要认真分析研究。作为领导者,要正确地识别谗言,必须敏于分析,精于判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作出正确结论,切不可听风就是雨,偏听偏信。其次,要善于察言观行。对于任何一个人,我们都不能随意根据他的片言只语来判断其真伪,而是要认真观察其所作所为,看看其言与行是否一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地评价一个人进言的对错,才能识别隐藏在领导身边的谗佞小人。最后,要追根究底。捏造和歪曲事实真相是谗言的基本特征。因此,只要领导者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去追根究底,穷追不舍,凡谗言便会露出马脚,不攻自破。
三是要及时给进谗言者警告。有的下属或出于小肚鸡肠,或出于嫉贤妒能,或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热衷于说三道四,搬弄是非。如果听之任之,轻则造成同事间不和,人为地产生矛盾和疙瘩;重则使同事之间相互戒备,人心涣散,失去组织的凝聚力。因此,对这种谗言者一定要及时给予警告,不能使其有恃无恐。
四是办事要公开透明。事情公开透明了,进谗言就没有了机会。有话说在明处,适时把话挑明说透,让大家都看到事情真相,没有猜忌与隔阂,就容易形成相互信任、团结共事的良好环境。
三、领导要有“主心骨”,必须战胜诱惑,绝不能随波逐流
当今社会,诱惑多多,诸如权力、金钱、美色等。诱惑的重点公关对象无非是各级领导者。面对种种诱惑,有的人接受,有的人拒绝——这便成了腐败与廉洁的分水岭。一旦我们的领导者放松了警惕,把握不住自己,就可能落入圈套,走上腐败之路。那么,诱惑面前,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怎么办呢?
关键是要能够坚持做到 “我心有主”,绝不同流合污。也就是说,要有正确的做人原则,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驱,不被名利所使,“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元代一位叫许衡的理学家,是位大学者,他的做法就令人称道。许衡是位颇有修养、做事特讲原则和境界的人。有一次,他有事外出,正赶上个太阳特毒的大热天,沿途无水,渴得他嗓子眼儿像撒了一把盐。赶巧,途经一路口处有棵大梨树,水灵灵的梨子压弯了树枝。行人见此,犹如久旱逢甘霖,一窝蜂似的拥上前去摘梨子,唯独许衡一人不为所动。有人纳闷儿地问他:“你犯傻呀,咋不摘几个梨子解解渴?”许衡淡淡地回答:“那是别人的梨,岂有乱摘之理?”路人都笑许衡太死板太迂腐:“眼下世道这么乱,谁晓得它是哪家的树?没主儿的梨子,不吃白不吃。”许衡闻听此言大为吃惊,郑重地驳斥那人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好一个可钦可敬的“我心有主”!真可谓“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一个有严格操守的人,一个有为之道的人,一个讲良心和知廉耻的人,就像内心世界有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有个严厉把守道德门户的哨兵,时时刻刻都在监督着自己的言行,使自己始终不为名利所惑。不但在众人都不受诱惑时“我心有主”,即使许多人于诱惑面前蠢动,自身仍能坚守操行,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受污染。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体现。特别是身为领导者,更应坚持原则,心中有“主”。党的宗旨、党的纪律,就是我們心中的“主”。心里始终能记着为人民服务,记着党纪条规,不为各种诱惑所动,就可称为“我心有主”;反之,违法乱纪,贪污腐化,沉溺于灯红酒绿,拜倒在孔方兄和石榴裙下,就是心中无“主”。心中有没有“主”,是支配一个人能否行得正、坐得端的重要因素。
“我心有主”,贵在坚定坚决。无论在什么时候、遇到何种情况都能使自己排除干扰,心定气聚,始终坚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始终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心有主”,贵在始终如一。面对各种诱惑,作为一名领导者,要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就必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心中有“主”,绝不放纵自己,也就是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党的纪律,做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政协,宿迁市图书馆
(责编/朱艳秋)
遇事要有“主心骨”,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讲,尤其重要。在领导实践中,特别是在一些紧要关头,当断则断、果断行事,往往会变“山重水复”为“柳暗花明”;而当断不断,坐失良机,常常会败溃于一念之间。因此,领导干部有没有“主心骨”,事关重大。
一、领导要有“主心骨”,必须坚持主见,绝不人云亦云
没有主见的人,就像墙上草,随风倒。要么总是顾忌别人的想法,做什么事情都想着取悦别人,为别人而活;要么就是没有主见,没有原则,或者原则性不强,遇到事情不是加以分析与思考,而是人云亦云,甚至一味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和安排,这样的人终将会掉进命运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作为领导干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带头人,在任何时候,特别是在关乎党和人民的利益面前,必须要有“主心骨”。河南省原林县县委书记、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就是一名意志坚强、立场坚定、有主心骨的领导干部。在担任林县县委书记期间,他坚持实事求是,无私无畏,在关键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顶住来自上面要撤他县委书记的压力,带领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经过近10年的艰苦奋战,终于修建了一条能够解决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且还可以灌溉54万亩耕地的红旗渠。这条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时至今日,依然在惠及民生。可以断定,如果当年杨贵的意志有丝毫的动摇,红旗渠工程就有可能半途而废。
事实表明,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既要有政治远见,敢于坚持真理,也要有主见。这不仅是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而且也是对自己负责。
二、领导要有“主心骨”,必须耳根要硬,绝不听信谗言
说领导耳根软,就是说他没有主见,容易听从别人的话。耳根软的领导,如果能听进好的意见,也会对事业有益;如果对别人的奉承话、马屁话、讲情话,甚至谗言,一听就听进去了,就会造成对事错判,对人失察,影响团结,贻害事业。因此,对一些谗言,领导者应慎重对待。要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善于洞察隐情,全面冷静地分析问题,理性判断。切忌脑袋发热,被谗言混淆视听,扰乱秩序,影响工作。
一是对谗言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对人对事要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而这种看法和主见又是来源于对人对事的透彻了解与分析。作为领导,心中应有“一本账”,就是对每个下属的优缺点,要了如指掌,这样才不至于在谗言面前乱了方寸,作出错误的判断。当领导对某个人了解以后,对外来的一切意见、反映,以至谗言,都要采取慎重的态度,不能轻易表示肯定或否定。否则,最终被动的是领导者本人。
二是必须学会识别谗言。首先,要认真分析研究。作为领导者,要正确地识别谗言,必须敏于分析,精于判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作出正确结论,切不可听风就是雨,偏听偏信。其次,要善于察言观行。对于任何一个人,我们都不能随意根据他的片言只语来判断其真伪,而是要认真观察其所作所为,看看其言与行是否一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地评价一个人进言的对错,才能识别隐藏在领导身边的谗佞小人。最后,要追根究底。捏造和歪曲事实真相是谗言的基本特征。因此,只要领导者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去追根究底,穷追不舍,凡谗言便会露出马脚,不攻自破。
三是要及时给进谗言者警告。有的下属或出于小肚鸡肠,或出于嫉贤妒能,或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热衷于说三道四,搬弄是非。如果听之任之,轻则造成同事间不和,人为地产生矛盾和疙瘩;重则使同事之间相互戒备,人心涣散,失去组织的凝聚力。因此,对这种谗言者一定要及时给予警告,不能使其有恃无恐。
四是办事要公开透明。事情公开透明了,进谗言就没有了机会。有话说在明处,适时把话挑明说透,让大家都看到事情真相,没有猜忌与隔阂,就容易形成相互信任、团结共事的良好环境。
三、领导要有“主心骨”,必须战胜诱惑,绝不能随波逐流
当今社会,诱惑多多,诸如权力、金钱、美色等。诱惑的重点公关对象无非是各级领导者。面对种种诱惑,有的人接受,有的人拒绝——这便成了腐败与廉洁的分水岭。一旦我们的领导者放松了警惕,把握不住自己,就可能落入圈套,走上腐败之路。那么,诱惑面前,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怎么办呢?
关键是要能够坚持做到 “我心有主”,绝不同流合污。也就是说,要有正确的做人原则,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驱,不被名利所使,“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元代一位叫许衡的理学家,是位大学者,他的做法就令人称道。许衡是位颇有修养、做事特讲原则和境界的人。有一次,他有事外出,正赶上个太阳特毒的大热天,沿途无水,渴得他嗓子眼儿像撒了一把盐。赶巧,途经一路口处有棵大梨树,水灵灵的梨子压弯了树枝。行人见此,犹如久旱逢甘霖,一窝蜂似的拥上前去摘梨子,唯独许衡一人不为所动。有人纳闷儿地问他:“你犯傻呀,咋不摘几个梨子解解渴?”许衡淡淡地回答:“那是别人的梨,岂有乱摘之理?”路人都笑许衡太死板太迂腐:“眼下世道这么乱,谁晓得它是哪家的树?没主儿的梨子,不吃白不吃。”许衡闻听此言大为吃惊,郑重地驳斥那人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好一个可钦可敬的“我心有主”!真可谓“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一个有严格操守的人,一个有为之道的人,一个讲良心和知廉耻的人,就像内心世界有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有个严厉把守道德门户的哨兵,时时刻刻都在监督着自己的言行,使自己始终不为名利所惑。不但在众人都不受诱惑时“我心有主”,即使许多人于诱惑面前蠢动,自身仍能坚守操行,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受污染。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体现。特别是身为领导者,更应坚持原则,心中有“主”。党的宗旨、党的纪律,就是我們心中的“主”。心里始终能记着为人民服务,记着党纪条规,不为各种诱惑所动,就可称为“我心有主”;反之,违法乱纪,贪污腐化,沉溺于灯红酒绿,拜倒在孔方兄和石榴裙下,就是心中无“主”。心中有没有“主”,是支配一个人能否行得正、坐得端的重要因素。
“我心有主”,贵在坚定坚决。无论在什么时候、遇到何种情况都能使自己排除干扰,心定气聚,始终坚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始终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心有主”,贵在始终如一。面对各种诱惑,作为一名领导者,要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就必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心中有“主”,绝不放纵自己,也就是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党的纪律,做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政协,宿迁市图书馆
(责编/朱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