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识与学科发展

来源 :当代外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讨论学科的国家意识不应脱离国家的学科需求和学科自身的规律.学科分类布局是国家全方位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划分的依据不是国家的发展战略需求而是人类知识系统.国家学术水准的高度是通过各学科的发展水平体现的,国家对人类的知识贡献也是由各学科在各自领域里做出的.外语专业目前所开展的外语学科的“国家意识”的讨论无视学科特性,不仅暴露出一些学者混淆了外语教育与外语专业学科教育的根本概念,更是表明了外语专业学科虽然经历了70年的发展,但其专业学科性并没有完全确立.
其他文献
依据计算机科学时代下的场景理论,结合智慧图书馆场景化实践,对新时代下的场景构成要素进行剖析,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从理论、数据、技术3个维度构建数字孪生图书馆场景模型,并尝试将其在用户、馆员、图书馆3个方面进行应用,阐明其应用价值,最后依据数字孪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数字孪生图书馆场景构建的保障策略.
现有政务微博的研究和政务微博单向灌输式信息发布的传播方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沟通效果,构建政务微博沟通效果的评估模型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沟通效果、舆情引导和数字化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着力点参考.基于新浪政务微博运营数据,通过均方差决策法构建了沟通效果评估模型,运用GIS技术和SPSS软件验证了模型可行性,实证了沟通效果的空间差异,并分析了其“资源—环境”视角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模型评估的沟通效果呈现显著的城市和地区间差异.资源因素中,原创性是主要影响因素,粉丝量和发博量是重要影响因素;环境因素中,人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