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苹果叶分类方法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minn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叶分类图像模型过于关注某一类特征而忽视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导致叶片的分类准确度不高、时间开销大.针对这一问题,在研究密集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以苹果叶为对象,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检测效果:(1)增加一个数据不连续掩模层,以缓解训练神经网络时的过拟合现象;(2)使用广义平均池化改造原有池化方法,以增大输入特征的对比度,专注于输入特征图突出的部分,更好地利用来自卷积层输出张量的信息;(3)使用基于标签平滑(LableSmoothing)损失函数防止模型训练时过度拟合.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不仅可发现原有数据集中存在的同一种病叶的错误标签分类问题,同时提高了整个苹果叶的检测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为研究千里光石油醚提取物(PEESS)对小鼠气管平滑肌(ASM)的舒张作用及机理.方法:使用80 mmol·L-1 KCl或100μmol·L-1 Ach刺激小鼠离体气管环、小鼠气管平滑肌细胞(ASMCs)、肺部支气管以及在体小鼠气管,进行了气管环张力、细胞内Ca2+浓度、气管环面积及小鼠呼吸系统阻力检测.结果:PEESS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高钾和ACh诱导的气管环预收缩,同时扩张气管环面积,降低小鼠呼吸系统阻力,这种作用是通过抑制LVDCC及NSCCs等离子通道,阻断细胞外Ca2+内流,从而舒张AS
对合成的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进行了结构修饰,制备了L-亮氨酸衍生的手性锌卟啉(1a)和(1R,2R)-环己二胺衍生的手性锌卟啉(1b),并研究了其对α-羟基羧酸、氨基醇、二胺和二醇对映体的手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主体1a和1b对手性二胺有很好的手性识别作用.在低浓度下,主体1a和1b的结合常数均在104 L·mol-1以上,选择性识别作用非常明显,可用来定量测定手性二胺对映体混合物的组成.
为研究樟属植物樟树叶化学成分,采用溶剂提取法、正反相硅胶柱色谱法、聚酰胺、制备HPLC法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从樟树叶的95%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苯乙醇类化合物,7个为酚类/苄基类化合物,1个为苯丙酸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熊果苷(1)、对硝基苯基-β-D-葡萄糖苷(2)、苄基-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3)、淫羊藿次苷D2(4)、对羟基苯乙醇-α-L-呋喃芹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5)、3,5-二羟基
分析了沙雷氏菌SCR21026对黄芪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以及对黄芪皂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沙雷氏菌SCR21026对黄芪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黄芪幼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MDA、G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力的影响较大.施加沙雷氏菌SCR21026能够促进黄芪皂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施菌后第15天时,HMGR、IDI、FPS、SS、SE、CA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03.33、42.12、24.83、66.57、35.00、43.00倍.本研究为利用微生物改良和提高黄芪
目的:基于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结节的恶变危险因素,辅助临床诊断,同时为早期防治和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省级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所有HT合并结节患者基线特征、超声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基于TI-RADS结果将研究患者的恶变风险分为低、中、高三组,应用累积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恶变危险因素.结果:502例HT合并结节患者中,TI-RADS结节恶性风险等级判定的有346
对阵列波导光栅(AWG)器件的偏振相关波长(PDW)进行理论分析,研究PDW产生的机制以及优化方案.以石英基二氧化硅密集AWG作为研究对象,针对AWG中易于产生PDW的波导部位即与输入/输出平板波导连接处的波导间距在1~5μm范围内的阵列波导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上述连接处阵列波导的热应力分布,基于热应力仿真分析及相关理论分析,对这部分波导对应的包层进行掺杂以调节包层的热膨胀系数,从而减小波导正交方向的热应力差,达到优化PDW的目的;提出一种新工艺流程以实现AWG不同波导处包层的掺杂,使PDW优化得以
以生物可降解的低分子有机酸为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修复淋洗液,研究了有机酸种类、离子强度、pH等因素对Cd、Cr、Mn的吸附解吸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离子强度的增加及pH的减小,均有利于促进重金属的解吸;柠檬酸、酒石酸和草酸对土壤中的Cd、Cr、Mn均表现出较高的解吸率,且有机酸浓度的提高有利于重金属解吸率的提升;土壤pH环境通过改变有机酸的电离形式而显著影响重金属的解吸效果,且柠檬酸对重金属的解吸能力高于酒石酸;在Cd、Cr、Mn共存的复合污染体系中,3种重金属之间存在着竞争吸附,其中Cd的解吸被抑制,而Cr、
采用3种不同开冷温度(720,740和760℃)制备厚度为31.75 mm的管线钢,结合微观组织观察和低温力学性能测试,研究3种开冷温度对管线钢微观组织和低温断裂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开冷温度为760℃时,转变产物为准多边形铁素体(QF)+多边形铁素体(PF)+粒状贝氏体(GB)+细粒状马氏体-奥氏体(M/A),有效晶粒粒径为4.6μm;当开冷温度为740℃时,转变产物为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贝氏体铁素体(BF)+块状M/A,有效晶粒粒径为3.9μm;当开冷温度为720℃时,转变产物为多边形铁素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加速和制动过程中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不高、引起电网电压波动等问题,提出一种车载超级电容RBF神经网络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基于超级电容的车载储能控制系统,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电路模型,进行精确反馈线性化,构建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滑模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牵引电网电压波动,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利用列车的再生制动能量.
针对胶质瘤在结构上的多样性给分割带来的不精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对抗网络的胶质瘤MR图像分割方法,使用改进的U-Net网络作为生成器的基础架构,获得逐像素的分割结果,判别器是一个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利用对抗机制优化生成器与判别器,直到两者同时收敛为止.训练好的生成器即可完成胶质瘤MRI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比于传统U-net方法,Dice系数提高了4.42%,提高了分割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