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途径探讨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z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计算教学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始终,教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学生计算能力得到提升后,有利于今后数学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本文结合小学生实际年龄和心理特点,探讨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
  计算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结合数学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时候,重点加强口算、估算、简算等方面的联系,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一、端正学习态度
  分析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可知,主要是未养成良好计算习惯,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如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对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审查清题目,不能抄错数字和运算符号,确保计算准确,学生在完成计算以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检查,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对于日常作业与练习,教师应要求工整书写,不能潦草,格式必须规范,题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等,也要规范书写。学生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与实践的过程中,出错在所难免,而教师应要让学生知道出错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粗心,还是知识掌握不牢固,教师要耐心为学生分析错题原因,并要求学生认真反思出错的地方,记录在作业本上,避免今后再犯相同的错误。
  二、加强口算训练
  在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时,应加强口算训练,这是估算与简算的基础。对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口算训练,提升口算能力。一是掌握方法。如用数的组成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等。对四则混合运算,教师要为学生传授一些运算技能,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二是在课堂上加强对某些知识的训练,让学生可以脱口而出,并且准确无误,如此一来可以提升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如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假分数、带分数的互化,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一些计量单位的进率,1—9各数乘以π(3.14)的值等。当前小学生天性爱玩,长期枯燥的训练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开展一些趣味性强的计算游戏,并设置一定奖励,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耐心不足,教师可安排多种形式的训练,调动学生口算训练的积极性。如安排心算、速算、开火车、夺红旗、爬阶梯、集体赛、个别赛等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培养估算能力
  通过估算训练,可以发展学生的数感,这是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将估算的意识与方法渗透到计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这样学生能够及时查找出解题中的错误,并重新思考与演算,提升解题正确率,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如在计算49×487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说出大概结果,让学生明白积的位数,避免出现重大错误;在简算4.74×9.8时,学生容易犯4.74×9.8=3.74×(9.8+0.2)的错误,对此教师要先让学生估算,4.74×9.8的两个因数分别是两位、一位小数,那么积肯定为3位小数,末位4×8=32,所以积的末尾为2。这样可知最终计算为错误,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得出正确答案。
  四、安排简算练习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而通过简便运算教学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如在一次乘法运算中,学生笔算完42×25后,教师可问学生:“谁能够通过口算得出这道题的答案?”学生将会说出三种以上的口算方法,如先计算40×25,再加上2×25等于1050,或者是先计算6×25,再乘7等于1050,或者是先计算2×25,再乘21等于1050。之后教師为学生讲解他们计算中使用的运算定律,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能够掌握更加牢固的计算技能,并懂得计算技巧的使用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能得到培养。
  五、联系生活计算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计算,这样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教学算理是重难点内容,可以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如在加减混合计算67-25+28中,学生可以结合乘公交车的生活体验来进行思考:公交车上原来有67个人,到站后有25人下车,28人上车,计算时可先把67人先加上上车的28人,再减去下车的25人。当前学生还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即:公交车上一共有67个座位,正好坐满。到站后,有25人下车,28人上车,那么上车的人中只有25人能坐到座位,剩下3人只能站着。坐着的和站着的人一共有67+3=70(人),计算时可表示为67+(28-25)=70。如此一来,抽象的计算有了生活经验的支撑,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并始终保持着浓厚的计算兴趣。
  六、结语
  总之,在整个教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还要开展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教师要切实重视,从学生实际年龄与生理特点出发,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主动创新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效果。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还能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海燕.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探析[J].求知导刊,2016,(10):99.
  [2] 翟艳辉.谈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08):213.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以“鲁迅无长篇创作”现象为研究切入点,选取李长之、夏志清、竹内好三位批评家在鲁迅批评方面的理论著作及观点,旨在探讨关于“鲁迅阐释”的态度与方法。  关键词:阐释 精神分析 解构 文学家  纵观鲁迅创作,其短篇小说、杂文、散文成就显著,然独在长篇小说上留有空白。为此,他也曾表示过遗憾:“创作既因为我缺少伟大的才能,至今没有做过一部长篇”。鲁迅为何不作长篇?这是问题,也不只是问题。  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的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注重把学生的需要转变为学习目标。其次教学
摘要:随着中专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写作教学中出现了多种教学策略。究竟应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来激发中专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中专学生开启写作新思路,这需要我们中专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考虑中专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出科学、高效的选择。  关键词:中专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随着中专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写作教学中出现了多种新颖的教学策略。究竟应该采取哪些写作教学策略来激发中专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影响下,人们日益注重教育教学,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更高的期望。而物理这门课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自主
内容摘要:《莎乐美》是英国剧作家和小说家奥斯卡·王尔德的最后一个剧本,也是他最成功的一个悲剧。本文将采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分析《莎乐美》剧中的伦理道德思想及主题,从宗教伦理和社会伦理的视角来思考王尔德的“人生艺术化”伦理观。  关键词:伦理道德 人性 神性 情与理  一.伦理道德概念  “道德”(moral)和“伦理”(ethics)是意义相近的一对词。我们可以从词源来理解它们的内涵:“伦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也飞速发展起来,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同时也冲击着传统教学,教学过程引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