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立身,以仪立行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dding_do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当前高职教师职业礼仪存在的问题出发,剖析了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的必要性及对学生的影响力,突出强调了高职教师职业礼仪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意义。同时,针对高职教师职业礼仪要求对教师职业礼仪形象塑造的具体方面和注意细节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师职业礼仪 必要性 意义 形象塑造
  
  教师职业礼仪是教师职业素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角色”一角多能,不仅是教授知识的学者,而且是传承文明的导师和以身作则的楷模。中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教师只有“身正”才能在教育中达到“不令而行”的境界。这里的身正即是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良好职业形象的树立是一个行为过程,是教师内在修养的外显,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礼仪素养的高低。高职教师作为教师大军中的一支重要队伍,该如何重视和完善其职业礼仪素养,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进而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呢?我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的必要性
  高职教师礼仪指的是教师在从事高职教育、教务活动、履行职务时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主要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如何表现教师应有的气质与风度。教师职业素养包含政治思想素养、职业道德、文化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身心素养几个方面。其中政治思想素养、职业道德、心理素养需要通过具体可感的积极的、美的礼仪行为来体现,比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心态健康等。而能力素养里面的执教能力、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也牵涉到较多的礼仪技巧。
  当前高职教师的职业礼仪还存在着一定问题。首先部分高职教师对职业素养认识不全面,对教学中的服务意识等隐性素养的提高不太注重。部分教师专注于知识传授,忽略高职学生性格特点,课堂上缺乏亲和力,课下师生也缺乏沟通,无法融合。部分教师自我定位不高,自身礼仪素养不到位,表现为在一些细节上的随意,非但没有起到榜样作用,反而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部分教师对良好职业礼仪形象的构成和塑造途径更是知之甚少,造成礼仪素养提高中的错位现象,从而对高职学生职业礼仪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就缺少示范作用。
  再者高职院校对教师礼仪素养的提高意识还不强,大多高职院校没有形成较规范的科学管理体系,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也没有提供具体可行、生动化、多样化的途径让教师主动参与。整个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提高教育呈现说教多,训练少;口号多,投入少;市场上笼统涵盖书籍多,针对职业特点方面的书籍少的局面,致使教师职业礼仪的提高完全处于“自发”状态。
  2、提高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意义
  (1)提高职业教育文化力,扩大学院吸引力。
  目前,高职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并不高,往往被看成是“洼地”、“短板”、“软肋”。这种对高职教育的片面理解也造成高职院校教师在高校教师中的尴尬地位,部分人甚至认为高职生素质低,高职教师的素养也一般。当下许多职业学院为生源苦恼,原因其实很简单,对广大学生和家长来说,职业教育仍然缺乏吸引力。
  高职教育要发展,除了依靠国家政策扶持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扭转高职教育在社会、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弱势地位,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赢得社会和企业的美誉。很多企业在招收员工时都谈到现在很多高职生有技术无素质,一些坏习惯颇让企业头疼。因此,要提高学院美誉度,扩大学院吸引力,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基本素质 职业素质”,提高职业教育的文化力。这个目标的实现还是必须依靠教师。新世纪的高职教师注意提高自身的职业基本礼仪和素养,并运用礼仪塑造良好的教师职业礼仪形象,必能扩大个人乃至学院的影响力,从而影响学生,服务社会。
  (2)适应教育和谐发展要求,提升高职教师职业素养。
  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对国家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处于“黄金发展期”和“问题高发期”的高职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设和谐校园,教师是关键。高职院校承担着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的重任,高职学生几年后会融入社会,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动力,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主流文化思想和主体价值体系的认同力量,将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思想基础”。爱因斯坦说:“学校应当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和谐的人需要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需要自身和谐并能创造和谐的教师来担当。国家制定职业教育的“四个发展计划”中,把对教师素质提高发展作为一大计划来实施。高职教师的职业素养的提高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各项能力的完善、健康心理的养成,但这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理解,必须以具体的行为来体现,而礼仪就是它们实现过程中学习和体现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尤其是教师外在形象的塑造、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等更是教师职业礼仪的直接体现。
  (3)强化教师的身教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对象特殊,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在审美能力上表现出强烈追求个性的倾向,对教师的形象有着自己的定位标准,对优秀教师的评价也将是多方位的。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学习基础差、底子薄,再加上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学生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发生冲突,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失去追求目标,迷失人生方向。在此期间,教师的引导就非常重要。作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教师良好的职业礼仪素养和职业能力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外,高职教育多为第二、三产业培养实用性人才,相对普通高校来讲它更具有较强的行业针对性。比如,第三产业中服务行业的要求与特点势必会对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产生深远影响。在职业礼仪规范中蕴含着对职业的认识和从事本职业的要求,也蕴含着许多与人生观紧密相连的思想内容,如为人民服务意识。而教师的言传身教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促进符合行业要求的人才培养。
  3.高职教师礼仪形象的塑造
  教师的职业礼仪主要包括师德、形象、仪态、语言等方面。高职教育由于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者本人素养的差异性,使得高职教师的职业礼仪要求有着自身的特点。在教师形象的塑造、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学技巧的体现、审美情趣的发展等方面和一般中小学教师、普通高校教师有着明显的区别。
  (1)自强振奋的精神。
  教师的精神面貌是其形象的灵魂,也是教师言行规范的心理基础。
  高职教师要以自尊自信的心态挑战职业。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2007年中央拨款20个亿,支持100所高职学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高职教育已经越来越被社会认可,高职教师首先必须自尊自信。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以真诚正直的品格影响学生,要以豁达宽容的心胸面对生活。高职学生非常敏感而且率性,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其对教师的态度。所以教师必须真诚待人、善辨优恶、言行一致,对待学生更要一视同仁。
  (2)端庄高雅的形象。
  学校的教育性特点和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自身外在形象的建设。它一方面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另一方面让学生可以提前感知职业氛围。高校教师仪容风貌,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健康整洁的容貌。教师的仪容美,基本要求是整洁、健康、美观。首先必须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几条:面要净,发要理,牙要洁,须必剃、甲必剪。调查中发现高职生的审美比较时尚、活泼、有个性,他们对美有自己的定义。建议女教师应讲究美容化妆,发型也可以多样化,男教师也应注意修饰,使自己更得体、精神。
  二是得体个性的着装。高职院校可以提倡统一着装,尤其是行业特色比较明显的。教师的统一着装能让学生提前感知企业文化氛围,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衔接。如若无法统一着装,那么在服饰的选择上也应该注意优雅、美观、合度。据学生反映,教师的服式陈旧,色彩单调,对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情绪会起间接的消极影响;衣履拖沓、面容疲惫的教师,更容易让他们昏昏欲睡;但是穿着太时髦的教师也容易让他们把课堂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装扮上,忽视了授课内容。所以高职教师的服装既要符合教师角色的审美要求,又要凸显个性。
  (3)斯文和谐的举止。
  如同仪容一样,高职教师的举止也是教师形象的外在表现之一。高职生和普通高校生相比,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极易受到外界影响。据相关人士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高职学生认为教师的不文明举止会对自己产生影响,而当学生欣赏教师文雅得体的举止,一半以上的学生会刻意或者不自觉的模仿。因此,高职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仪态行为。
  教师的举止总体要求斯文和谐,落落大方,“三姿要稳键、协调。习惯于站着授课的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采取坐姿授课的教师不可手脚分开摊于椅子上,不跷“二郎腿”;行走时应注意头不要抬得过高,给人以高傲不可亲近之感;也不要看地上或东张西望,显出不自信和心神不宁的样子。
  所谓“小处不可随便”,在交往中某些高职教师往往会对一些小动作不加注重,比如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老师的办公室邋遢、男教师课后在教室抽烟、随地吐痰等现象颇有微词。这就要求教师时时检点和修正自己身上不美和不礼貌的动作,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4)亲切友善的表情。
  表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面部表情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访谈中发现高职学生非常渴望和教师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他们喜欢在授课时、生活中面带微笑的教师,更愿意和教师交流时看见老师友善、鼓励的目光。
  高职教师要学会眼睛语言。比如在课上要注意使用亲切鼓励的眼神和学生对话,在授课中注意角度,正视平视学生以示对其的尊重,眼神兼顾多方体现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另外教师还必须了解一些眼神带来的负面效果,比如眼神犹疑不定,会削减信息的可信度;频繁眨眼会让学生觉得你很紧张;经常用俯视的目光让学生觉得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教师的笑容是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一种自然表现,课堂上的笑容是和谐教学的需要,是教师自信心的体现,是赋予学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是对犯错学生的一种宽容,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5)文明得体的交往。
  高职教师的职业礼仪不仅体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中,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加之高职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为教师走出学院提供了较多的机会,高职教师要塑造完美的形象,必须注重各种交往中的文明礼貌。比如礼貌用语的使用,显示出自身的文明和教养,气度和谦恭。再如遵循一些公共场合的礼节规范,妥善使用移动电话,遵循交往中的位次排序,掌握一些必要的见面礼节等,让自己的职业形象更加丰满。
  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高职院校想要提升学院的美誉度、知名度,教师是关键。高职教师应该给自己制定较高的职业形象要求,修身立信,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仪立行。
  
  参考文献:
  [1]李兴国,田雅丽.教师礼仪[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23.
  [2]韩兰娟.和谐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之我见[J].探索,2009,6:122-123.
  [3]张秉福.关于加强教师礼仪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97-98.
  [4]严壁.礼行于外,规范在前[J].成才之路,2007,5:7-9.
  [5]李贤温,张术环.论高职教育目标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J].前沿2005,8:76-78.
其他文献
摘 要: 校规即“学校所定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学校为了进行学生教育和管理而制定的规则或行为规范。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都会以各种方式向学生说明学校的规范,以期明确并遵守规范。本文作者试图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校规的认同程度,以及违规的主要原因,为学校的规范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 校规 认同 违规    校规即“学校所定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学校为加强学生管理,训练学生个人责
摘 要: 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优良品质和素质缺陷都表现鲜明,但木桶原理告知我们,素质缺陷严重制约大学生的成才,也关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高校要充分发挥育人职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扬长避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科学发展观 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主
摘 要: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推行,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对高考制度的有益补充。本文在对自主选拔录取生源进行质量调查的基础上,从学业水平、个性能力、综合素质、毕业意向四个维度对自主选拔入校的学生进行了分析,建议从扩大自主招生范围,构建科学、多元的测评指标体系,探索多样化的测试模式,改革测试方式,建立常态化评价机制等方面优化自主选拔录取机制,以促进高校更好地选拔和培养出优秀的特色型、创新
摘 要: 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高级阶段,对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学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在学校素质教育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素质教育    1.高校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的优势  1.1 文献优势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种载体,是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图书馆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物质保障。作为图书馆重要
摘 要: 陆机《文赋》有关文章功用的论述及思想,是其文论思考的起点和基础,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论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所表露出的清醒的意识,代表了中国传统文论对于文学意义的终极看法。  关键词: 《文赋》 文章功用 文章地位 中介    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①,陆机《文赋》一直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②。但对于《文赋》最后一段关于文章功用的思想,以往学者只是
摘 要: 学生应是作文修改的主人,教师应该放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应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找出学生的症结,给予他们必要的引导,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以有尽之言达无尽之意,给人回味。此外,高中记叙文要有适当的虚构。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润色技巧 哲理味 散文味 小说味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头戏。每当看到学生交上来的“流水账作文”,我们就大叫头痛,不知不觉已把批改学生的
摘 要: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通过对新课标中口语交际能力内涵的理解,探讨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指出将课堂训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口语交际 课堂教学 社会实践    一、口语交际课的误区  “敏于事而讷于言”是孔子对其学生的要求,是传
摘 要: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主客体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概念的混乱、对哲学史的遗忘和非哲学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史 主客体关系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既是“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又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1]但张树斌在《客体与主体的关系问题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中认为,
摘 要: 陶渊明在他的仕宦过程中,写下了一些感人身心的“行役诗”。这些诗记录了陶渊明在羁旅行役中的艰辛,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家人的思念及仕宦生活给他的思想和精神所带来的巨大考验。  关键词: 陶渊明 行役诗 苦闷 真情    行役诗主要是指:游子外出仕宦或者服劳役时自己或者亲人所写的诗歌。这些诗歌充满了游子对亲人的思念,也能够看到游子在外的艰辛。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末期和刘宋政权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比较,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切身感受,对《二胡演奏与教学》从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三个方面论述独到之处。   关键词: 《二胡演奏与教学》 系统性 科学性 实用性    《二胡演奏与教学》一书,由张柏铭、朱小虎主编,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以来,被各大院校使用至今,充分体现了系统、科学、实用的特色。作为一名高校二胡教师,能够在如今良莠不齐的众多二胡教材中,得到这样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