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农民行为: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来源 :中国经济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初年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推进,有赖于农民对党和政府号召的响应与配合。农民的积极入社行为,并非理性思考之后的自觉行为,而是在崇拜心理、憧憬心理和从众心理三种心理支使下的有限理性行为。高级合作化实现以后,高级社的实际绩效低于农民高级社经营心理账户的参照点,农民特别是富裕中农感到失望,失望之后选择了退出高级社,于是出现了1956—1957年的退社风潮。退社风潮之后,党在农村开展了整社运动和两条道路的大辩论。之后,原来闹退社的农民不再要求退社,已经退社的农民又强烈要求回到合作社,本来没有入社的单干户也纷纷要求入社。农民行为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并非出于对高级社的热爱,而是出于沉淀成本和机会成本的考虑。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然而,近年来,畜禽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畜禽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所以对于
结合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我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是关于崇尚法治信仰、法治精神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我们建设法治渭南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