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k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血管中Toll样受体4及核因子κB的表达情况,并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干预。探讨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在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7天组、内膜损伤7天组、阿托伐他汀治疗14天组、内膜损伤14天组,以同系动物的右颈总动脉作对照。采用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动物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4及核因子κB在各组大鼠颈总动脉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7天新生内膜增加,在新生内膜平滑肌中核因子κB(9.8%)及Toll样受体4(15.6%)染色阳性,Toll样受体4 mRNA(0.39)及蛋白水平(26.18)均增高。14天后内膜增生更加明显,管腔显著狭窄,核因子κB(23.2%)及Toll样受体4(37.2%)染色强阳性,Toll样受体4 mRNA(0.49)及蛋白水平(57.12)显著增高。与内膜损伤组相比,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内膜增生程度明显减轻,核因子κB及Toll样受体4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在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模型中,核因子κB活性增加,Toll样受体4 mRNA及蛋白水平均增高,应用阿托伐他汀后可以抑制Toll样受体4和核因子κB的表达,同时抑制内膜增生,表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有可能参与了再狭窄形成过程。
其他文献
从目前的调查研究来看,恐惧心理实际上仍然没有形成统一性的定义,大多是指真实性危险或者是现象性危险中存在着一种较为强烈并且压抑性较强的情感状态,主体不仅包含个体,还包
动脉粥样硬化是许多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应用,对防治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20年来这类药物的发展很快,出现了许多新型调血脂药,发展了抗氧化
法治公正是指与法治相关的公正,是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对称与平衡,包括立法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公正。立法公正是科学立法的前提和基础,是立法程序公正和立法结果公正的统
<正>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下,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提出对于当前的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对当下高校的税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目前高校管理的情况来看,
目的研究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检测血卟啉单甲醚随时间增加在巨噬细胞内的聚集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卟啉单甲醚在细胞的聚集情况;用不同能量
为观察国产低分子量肝素钙———立迈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 ,分别予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钙立迈青治
“争议点”为西方经典修辞学核心范畴,系统研究争议中可能出现的分歧问题,其分类受到古今修辞学者的重视。追溯问题分类系统的演变,本文发现西塞罗后期的争议点体系在当代亦
建立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的谱效关系,为其质量评价与经方现代化研究提供依据。采用Shimadsu GL-science C18色谱柱(4.6mm×250 mm,
在王纲解体的新旧时代,中国近代崛起了一大批新型文化思想的知识分子。章太炎的真与俗的双向流程,王国维的真与美的理想人生,苏曼殊的新旧徘徊的“断鸿零雁”,这三位学人以其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 3 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及 2 4例无脑卒中病史者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受检者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斑块存在部位和斑块内回声情况。结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