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的科学依据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夫妻相似不仅表现在外貌上,脾气和动作特征更容易相互影响和传染
  “你们真有夫妻相”,这大概是夫妻在一起时常听到的一种恭维。虽然人们高低胖瘦各不相同,但这依旧是一种让听者窃喜三秒的设定。
  更妙的是,這种结论,还有不少科学依据。
  生理和心理都愈发相似
  俗话说养移气,居移体。一对夫妇如果长期同居共养,慢慢地会在体貌气质上变得越来越像,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在上世纪80年代最早做过关于“夫妻相”的研究。他分析了多对新婚夫妻及其结婚25年后的照片,结果发现,婚姻生活越是愉快的夫妻,其长相会越来越相像。
  他当时分析称,当两个人朝夕相处时,会相互模仿面部表情。如果一方笑口常开,另一人的嘴角也可能出现笑纹。
  长期相濡以沫的夫妻拥有共同生活方式,所以体重、用餐质量、睡眠长度甚至表情及皱纹都会有相似之处,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了一项试验,将1568对夫妻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最后发现,无论是结婚不满20年还是超过50年的夫妻,这些研究对象的面部特征确实越来越相似。
  一起待的时间长了,不仅外貌会相似,甚至连一些生理指标也会接近。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的沙龙·梅希亚博士在美国老年学学会的年会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指出,相处数十年的夫妻,在肾脏功能、胆固醇指数及握力测试结果上,都有惊人的相似度。
  梅希亚认为,一起变老是情侣或夫妻会共同经历的过程。他们生活在相同环境中,一起对这样的环境进行评估,一同作出决定。通过这样的过程,两人在生理及心理上都会愈发相似。
  长得相似的人容易被“配对”
  有趣的是,结婚超过50年的夫妻,其相似度并不一定超过结婚不满20年的夫妻。梅希亚推测,这可能与结婚时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两人是在20多岁时结婚,通过长时间的相处可以互相影响生活习惯,但40多岁才新婚者则已经建立起特定的生活模式,彼此适应和改变的幅度就会变得有限。
  结婚后的夫妻在一起生活,双方的生活习惯也慢慢地被对方所了解,然后就会有着相同的环境和作息习惯,久而久之,双方的身体以及生活轨迹也很容易一样,这是人们出现“夫妻相”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也并非一方长得越来越像另一半,而是双方都受到共同营造的小环境影响,向中间趋同。
  夫妻会出现相似的“夫妻相”,而长得神似的人,也更容易被认为是一对夫妻。
  发表在2006年3月的《个性与个体差异》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人们会在潜意识里给长得相似的人“配对”,认为他们就是夫妻。
  这项研究共招募了22名参与者,男女各11人。在研究中,这22人必须对160对夫妇的外貌、性格和年龄作出评价。他们先分别看了一些男人和女人的照片,但此时并不知道照片中的人哪些是夫妻。但在评价时,他们却一致地把长相和性格相似的男女认定为夫妻。
  以自身为模板寻找配偶
  当陌生男女第一次见面时,人们总是乐于找出共同的话题,才能继续愉快地聊天。如果在聊天过程中意外发现两人竟喜欢同一部电影,或去过同一个旅游目的地,那么很可能有不期而遇的怦然心动感。
  是的,多数人都喜欢选择和自己相似的人成为情侣。在生活中,有着同样的兴趣和性格的人们,容易产生相互的吸引力。既然一开始大家都在默默以自己为模板寻找伴侣,那么之后两人出现一些共同点,也是水到渠成。
  梅希亚说,人们在寻找伴侣时,会倾向选择与自己相同种族、教育程度和年纪相当或是拥有类似经验的对象。
  他的同事、临床心理学博士米克希拉·哈姆巴德进一步推进了类似研究,他与同事研究了明尼苏达州双胞胎与家庭研究中心提供的1296对已婚夫妇的相关数据。结果发现,夫妻长相的相似程度的确高于常人,但这并不是婚后形成的,而是因为婚前,人们在择偶时大多倾向选择体貌特征与自己相似的异性。
  此外,加拿大心理学家琼斯·麦凯恩通过实验发现,人类天生容易对相像的人产生信赖。比如,人们在可选择座位的公共场合常常倾向于坐在与自己相貌、打扮类似的人附近。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根据外观上的相似程度来评价内在的遗传相似性,所以人们下意识地会被和自己长相相似的人吸引。和基因与自己相似的人婚配,可以保证自己的基因可靠地保存下来,并传递给后代。
  研究也发现,人们在选择朋友或恋爱对象时,遗传基因的相似性在选择标准中占有三分之一的权重。人们通常会下意识地认为,和与自己基因特征相似的人相处会更融洽,因此人们在找朋友、挑选丈夫或妻子时,会寻找一些暗示着基因相似的线索——比如体貌上或者性格上的相似点。
  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男女会表现出另一个倾向,即寻找与自己不同的人。
  为求证“夫妻相”是否在人类中存在,德国特里尔大学心理学家约翰娜·赖斯·海涅曼与同事招募了50个男性志愿者,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志愿者将右手在冰水中浸泡3分钟,这会对他们造成一种压力,但对身体无害。另一组不浸泡冰水。之后,每位志愿者得到一组女性的照片,其中一些照片已被偷偷处理过:女性的脸已被软件修改得与志愿者的脸相似。
  研究结果同赖斯·海涅曼预测的一样,没有压力的志愿者更多地被修改过的照片吸引;而接受了“冰水压力”的志愿者,更喜欢与自己不相似的原始照片。
  研究者表示,一般来说,男性潜意识里认为与自己相似的配偶是将来培养后代的可靠伴侣,但在生存保障不足时,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孩子,他们会扩大择偶范围,选择与自己不相似的伴侣。
  变色龙效应
  基因相似是夫妻相产生的先天条件,而双方长期在生活中相互学习和模仿,则是夫妻相的后天条件。
  许多结婚前并不特别相似的夫妻,在经过10年以上感情十分融洽的生活后,居然变得相似,并以脸部最为突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人们经常无意识地去模仿其他人的姿势。
  这种彼此模仿在心理学上被称做“变色龙效应”,其实也就是指人们很容易去模仿别人,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模仿。
  在成长过程中,人们也是在不断模仿学习的,孩子模仿父母、老师、同学等,而成人会去模仿配偶。
  夫妻在一起的时间越久,“变色龙效应”导致的相互间影响也就越大,彼此寻求同步的要求也就越高,因为常年看着对方的表情,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模仿,久而久之,眉眼和举止也就越来越像。
  一个人不自觉地模仿另一个人说话办事的脸部表情和动作,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向对方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一种自然习惯,就产生了心理学上所说的“无声移情效应”。
  哈姆巴德发现,夫妻相似不仅表现在外貌上,脾气和动作特征更容易相互影响和传染,例如一方说话时爱做手势,另一方也会出现类似的特征。
  不过,看上去有“夫妻相”的不一定是好的夫妻。夫妻相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仅凭“夫妻相”就作出判断,那么就陷入了以貌取人的窠臼。
其他文献
通过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服务,提出了如何塑造图书馆员的形象,并对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三国中蜀国的五虎大将之一赵云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刘备赞其“一身是胆”,军士尊其“虎威将军”,可谓功成名就,万世流芳。和他同期为臣的善战并屡建战功的大将其实不少,但能像他这样既能在职场平步青云、位高权重,又能在矛盾中游刃有余、全身而退的却很罕见。那么,赵云到底是靠什么纵横职场?他有什么过人的招数呢?  靠忠诚进入核心层  赵云之所以能够终生得到刘备的高度信任和重用,靠的就是忠诚。他的忠诚不但平时看得
期刊
本文在生态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土地及其环境间物质与能量循环转化规律,研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过程中的有关生态问题,并以此指导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本文主
如果不是小亭坚持喊他老爸,我怎么也不相信,我貌美如花的女朋友,有他50%的基因。第一次见他,我和小亭还在北京念大学。他一个人不打招呼就来了,五短身材,穿笔挺西装。拔顶的头发,全部
小时候,我性格刚烈,受不得半点儿委屈。  吃饭的时候,看到哥哥碗里有两个荷包蛋,而我的碗里只有一个。我会气得流眼泪,拍桌子,一定要妈妈给個说法。妈妈说:“哥哥在学校寄宿,每天都吃不好,他应该多吃点儿!”  我反问她:“可是,我这阵子在家也没吃好。你怎么不担心我没吃好?”妈妈一下子被我戗得哑口无言,只好妥协说:好好好,下一次多给你做一个。  抗争取得了效果后,往往会让我愈加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在任何
目的分析舟山市2002-2007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病毒性肝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舟山市2002-200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